捻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83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捻线装置,可以不用装上锭子轴而构成每个锭子的驱动电机,并将锭子轴插入或拔出驱动电机内而与驱动电机的转子不相关。公开一种捻线装置,具有单个驱动对纱线加捻的锭子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将锭子轴从支撑锭子轴自由旋转的外壳向上方拔取的的拔取部件,该拔取部件装在锭子轴的下端部,具有与锭子轴同轴的螺钉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驱动锭子轴的驱动电机与该锭子轴设在同一轴上,通过该锭子轴的旋转进行的捻线的捻线装置。例如涉及一种单锭驱动型捻线加工机的捻线装置,将多个捻线装置并列设置,在每个锭子轴上设置驱动用电机,特别涉及一种捻线装置,可以不用装上锭子轴而构成每个锭子的驱动电机,并将锭子轴插入或拔出驱动电机内而与驱动电机的转子不相关。
技术介绍
在以往,人们已知一种单锭驱动型多重捻线机,在每个锭子轴上设有与之同轴的驱动电机,通过该锭子轴的旋转,在喂纱筒的周围将纱卷绕并加捻。作为这种多重捻线机,已知的有例如通过锭子轴的一次旋转对纱加捻两次的单锭驱动型二重捻线机。作为该二重捻线机,将电机外壳装在作为支撑体的下龙筋上,通过在该电机外壳内周面上固定的锭子内,插入将转子直接固定在外周面的锭子轴,从而构成驱动电机,这样的捻线机正在开发中。作为一种将转子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在驱动电机的定子内将该锭子轴可以插入或拔出的结构的例子,例如使锭子轴不固定在支撑体上,可以将锭子轴相对于支撑体及固定在支撑体上的定子装上和取下的捻线锭子轴(参照特开平3-14636号)。具体来说,将转子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在支撑体上安装的套筒的内侧将轴套自由装上取下,通过在该轴套和轴承之间配置轴承,使锭子轴可以自由旋转地被套筒支撑。在这样的结构中,因为锭子轴没有固定在支撑体上,可以将轴套相对于套筒装上和取下,使得锭子轴与轴套一起容易地装上和取下。由于锭子轴的旋转速度直接影响生产的捻线的捻数,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捻线,需要将捻线加工中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正确地维持在所需的预定值。因此对于在多个锭子轴上设置驱动电机的单锭驱动型捻线加工机,为了不产生各个锭子的捻线质量的不均匀,需要对多个驱动电机分别进行质量检查。在驱动电机的质量检查中,要实际地使驱动电机旋转驱动,测定磁场的强度和电压、电流值。例如,定子使用永久磁铁时,将转子通过接合固定在锭子轴上后,对该转子进行上磁操作,其后将包括锭子轴的插入物(包括转子)插入,从而可以构成驱动电机。但是,如上所述,在将转子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时,由于不将锭子轴插入则不能构成驱动电机,会产生不装上锭子轴则不能进行质量检查的问题。即,需要首先对包括锭子轴的旋转体进行完平衡调整作业后,将该锭子轴装在驱动电机内,其后实际地将驱动电机旋转驱动以检查质量。因此不能同时进行上述平衡调整作业和质量检查,特别是在使用多个驱动电机的情况下非常不便。而且将转子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时,锭子轴和转子一体地被装上取下,因此在更换轴承和条件变更的情况下,将锭子轴插入或取出时转子容易接触周围,有可能产生损伤。而且由于条件变更,对包括锭子轴的插入物进行更换时,例如在二重捻线机中,为得到不同的喂纱直径,而将旋转盘等的直径改变时,如果转子被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时,也需要将锭子轴和转子一起更换,特别对使用价格高的转子是一种浪费,而且在更换后需要再次进行驱动电机的质量检查。另外在进行轴承更换时,为了不影响固定在锭子轴上的转子而取出轴承时,需要使轴承内径大于转子的外径,轴承直径受到了限制。由于轴承直径变大,在高速旋转时耐久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除由于将转子直接固定在锭子轴上,将转子与锭子轴一起安装和取下情况下所产生的上述各种不利之处。并且,如单锭驱动型多重捻线机那样,在用电机直接驱动锭子轴的结构中,锭子轴通过轴承被支撑台旋转自由地支撑,该支撑台被固定设在支架上,在向支撑锭子轴的轴承供给润滑油等的保全操作时,要将锭子轴从支撑台向上方拔出来进行供给。在以往的同时驱动型多重捻线机中,将取出锭子轴用的工具,与和锭子轴一体化形成的上述锭盘下端的一部分接合,由于是通过该工具将锭子轴推向上方而取出,因此取出作业繁杂,需要特别预备拔取锭子轴用的工具。因为将工具与锭盘下端的一部分结合并向上方推,有可能在锭子轴上产生多余的力而使该锭子轴的轴心偏离,并且固定在锭子轴的转子和固定在外壳的定子可能因为干涉而使电机破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特别预备拔出锭子轴的工具,能简单进行拔取操作,并能将锭子轴沿正确的轴心方向向上推的装置。在用电机直接驱动锭子轴而构成的单锭驱动型多重捻线机中,在支撑台和锭子轴的一部分上,对向电机供给电力的动力线配线,当该配线位于该润滑油供给口的下方时,在供给润滑油时有可能产生润滑油洒落,沾附在配线上,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过驱动锭子轴的电机的配线口的配线上,洒落的润滑油不易沾附,不会受到润滑油对配线产生的不好的影响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捻线装置,其是将用于驱动锭子轴的驱动电机与锭子轴设在同一轴上,通过该锭子轴的旋转进行捻线,其特征在于将锭子轴与驱动电机的转子分离、以将该锭子轴在驱动电机内可插入或拔出,所述捻线装置包括套筒,该套筒在轴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粗径部,在轴方向的上下两个端部具有外径小于上述粗径部的细径部,在上述粗径部的外周面固定上述转子,并且其通过上述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细径部上。为了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用于驱动锭子轴的驱动电机与锭子轴设在同一轴上、通过该锭子轴的旋转进行捻线装置中,将锭子轴与驱动电机的转子分离,并可以在驱动电机内插入和拔出。作为捻线装置,例如为一种通过锭子轴的旋转,在喂纱筒的周围一边进行气圈卷绕(balloon)一边加捻的多重捻线机,或是一种通过设有用于驱动各个锭子轴的电机的单锭驱动型多重捻线机的捻线装置、或锭子轴的旋转,在卷绕筒的周围使引导环沿圆周旋转进行捻线的细纱机,或是一种通过设有用于驱动各个锭子轴的电机的单锭驱动型多重捻线机的捻线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锭子轴相对于驱动电机内的插入和拔取不是和驱动电机的转子一体进行,而是与该转子分离而单独进行,所以可以不用装上锭子轴而构成驱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在将上述锭子轴从驱动电机拔出的状态下,将上述转子保持与驱动电机的定子相对状态的保持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是在将锭子轴从驱动电机内拔出的状态下,也能使转子保持在驱动电机内,即,可以在驱动电机内(电机外壳内)将转子保持与定子相对的状态下将锭子轴拔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与上述锭子轴不同体而构成,并将上述转子固定在外周面;电机外壳,将上述定子固定在内周面;轴承,支撑上述套筒相对该电机外壳自由旋转,可以将上述锭子轴在上述套筒内插入或拔出。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支撑套筒相对该电机外壳自由旋转,可以与锭子轴完全无关地构成驱动电机。即,转子在例如使用永久磁铁时,首先将转子(未上磁)通过接合在与锭子轴不同体构成的套筒的外周面而固定后,对该转子进行上磁作业,上磁后,支撑该套筒相对于电机外壳自由旋转,构成与锭子轴无关的驱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轴承设在上述转子的上下两侧。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套筒在转子的上下两侧被轴承支撑,可以使锭子轴与例如锭子轴上方的2处位置的轴承支撑锭子轴情况相比减短尺寸。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套筒在轴方向的中央部具有粗径部,在轴方向的上下两端部具有外径小于上述粗径部的细径部,将上述转子固定在上述粗径部的外周面,在上述细径部被上述轴承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子接合部的外径的增大,转子的外周面积增大,由此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捻线装置,具有单个驱动对纱线加捻的锭子轴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将锭子轴从支撑锭子轴自由旋转的外壳向上方拔取的的拔取部件,该拔取部件装在锭子轴的下端部,具有与锭子轴同轴的螺钉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辰夫木野义浩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