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的外壳部件以及纺织机的冷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180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纺织机的外壳部件,尤其带有至少一个纱线导向装置的敞开式精纺机上的外壳、盖子(12)和适配器(17)。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壳部件表示了,纱线导向装置连接在一个冷却装置上,该冷却装置装有活化和/或钝化的致冷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的外壳部件,特别涉及带有至少一个纱线导向装置的敞开式精纺机上的外壳、盖子和适配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纺织机的一种冷却方法,特别涉及设有许多工作位置的敞开式精纺机,在这些位置上生产出的纱线被导向经过纱线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纱线的纺织机例如敞开式精纺机,需要将产出的纱线抽拉着引导经过导向装置。此时,部分速度很高,由于摩擦产生了许多热量。尤其在敞开式精纺机上发生很强的冲击,产生了很多热量。此时,纱线一方面以大约240米/分钟的抽拉速度抽拉着经过导向装置的表面,同时纱线在抽拉时,即纱线引入转子中,引起了相当大的阻力。因此,用于敞开式精纺机的出线喷嘴,尤其在纱线发生剧烈偏转的范围内,产生了特别大的热量。此外,产出的纱线以很高的旋转速度旋转,并且也在该范围内交叠在出线喷嘴的表面。此时转子的部分转速达180,000转/分钟甚至更高,产出的纱线以相当高的速度220米/秒钟甚至更高,交叠在出线喷嘴的表面。由此产生了大量热量,使得出线喷嘴的表面持续发热。实际上,热量的散发尤其在出线喷嘴的表面是不充分的。基于所产生的高温同时在旋转及工作速度下,有时会损伤纺成的线以及产出的纱线。由此导致了纺织机的较好的生产速度在部分方面由于纺织技术的原因而不能实现。显然这种纺织机的效率较低,应当加以避免。为了改变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例如德国专利文献DE 4411972A1试图作出改进。它提出一个敞开式精纺机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有一个构成双层壁的管板,在工作时管板封闭了转子外壳。因此管板装有一个围绕出线装置的冷却室,该冷却室越过吸管同冷却介质循环系统相接。此种解决方法的缺点是费用较高,增加了成本。使用者在使用这种纺织机时,其成本问题特别明显,因此所提出的这种解决办法很少得到认同。此外,附加安装独立的冷却装置,增加了纺织机的维护费用和故障易发性。对纱线导向装置进行冷却,日本专利文献JP 62250237也试图作出改进。从该文献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管插装在一个线引导部件内,由此传导出热量。这种解决方法的缺点是,针对专门的线引导部件,必须安装使用专门的热管。此外,在更换线引导部件时,或者需将热管与线引导部件一起更换,或者将热管重新安装在新的线引导部件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保证线引导部件在足够大的范围内进行冷却,同时由此减少了所发生的费用,特别是设备和能源费用,并且使得维护特别简单。本专利技术任务通过本文开头所述的外壳部件加以解决,其特征在于,纱线导向装置连接在一个冷却装置上,该冷却装置装有活化和/或钝化的致冷装置。同时使用相互组合的活化和钝化致冷装置,可使产生的热量以极其有效的方式传导出去。同时使用两个致冷装置,同现有的结构型式相比,可明显提高所传导的热效率。除了同时使用活化和钝化致冷装置以外,还可以采用确定的和具有特别优点的独立安装的致冷装置结构型式,这将在下面加以描述。当纱线导向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至少装有另一个部件尤其为适配器时,对于替代部件来说,易操作性和节省费用,则显得特别有利。如果将冷却装置设计成对另一个部件进行冷却,那就可以对另一个部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来加以限制。例如安装在敞开式精纺机上的一个适配器,可设计成独立的,适配器可与现有的冷却装置共同起作用。安置在适配器中的出线喷嘴不需要作任何技术上的改变。其结果表明,带有这种结构的外壳部件的纺织机,可使用传统的出线喷嘴,因而在选用纺织方式时保持了较高的灵活性。出线喷嘴在这种结构型式中可继续以现有方式进行更换。因此保持了现有的灵活性,避免了对专门安装出线喷嘴所产生的较高费用。具有优点的是,外壳部件装有一个活化致冷装置,该活化致冷装置装有一个珀耳帖组件(peltierelement)、一个空气引导系统或者一个流体系统。由此珀耳帖组件特别可以对准方向,如同一个热泵将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空气引导系统,尤其一个已在敞开式精纺机上应用的导气装置,具有优点的是,它不需要单独的驱动装置,就可以保持任何在机器上产生的低压。此外,流体系统也可以作为活化致冷装置来使用。流体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具有很高的可传导的热效率。如果例如钝化致冷装置将热量导向现有的空气管道时,那么前述用于独立装设冷却管的技术装置费用由于较高且有缺点而应取消。如果采用一个钝化致冷装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例如在机器外面或者连接到机器内部的一个中心管道上,使产生的热量发生传导,那么被传导的热量就可以在那里传导在一个现有的空气或流体系统里。然后在这些合适的位置上可将空气或流体系统安排得相对简单,例如以一种简单的管子或管道形式进行安置。具有特别优点的是,外壳部件的钝化致冷装置装有至少一个热管。安装这种热管,可使机器内部在纱线导向装置上产生的热量,向外或向内传导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则位于外界空气中,或者如前所述传导到一个流体系统。另外,在热管上可安装一个热交换器,它改善了热管向冷却空气及冷却液体进行的热传导。如果将数个热管装设在纱线导向装置的周围,就能有利地改善可传导的热效率。因此最好装设在纱线导向装置的一个上部范围,因为根据经验这里有特别高的温度需要调节。但是也可以例如将热管安置在其下部,因为从那里传导出的热量相当大。此外,可以任意方式将热管安置到纱线导向装置的周围,只要保证热传导具有功效就行。如果将不同类型的热管安装在一个外壳部件上,一定的结构型式的外壳部件则具有特别优点。此外,长管形热管具有其它结构型式,例如非常平的薄壁热管。当长形热管特别适合于使热量传导到一个空间远离的位置时,而平的和例如环形热管可使在出线喷嘴的同样是环形接触面上产生的热量,传导到一个沿着径向在外面设置的位置。因此,同时使用不同类型的热管,可使钝化的致冷装置最佳满足于上述情况。此外,改进了热管的安装方式,其剖面对于制冷部件及纱线导向装置来说,具有一个尽可能大的接触面。因此热管除了有一个圆环形截面外,还有一个矩形的、三角形的或四角形的横剖面。角形横剖面很容易与制冷部件相接触,因此角形横剖面具有特别的优点。而圆环形截面通常需有一个配合精确的孔,以便进行平接触,例如对于一个角形横剖面,要有一个简单的和较宽的缝,使得与三个角形面相等地进行平接触。如果致冷装置连接附加的热交换器,那么致冷装置的冷却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具有优点的是,附加的热交换器是一个散热片,或者具有一个附加的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如前所述,例如一个热管在其散热的端部可由一流体进行环流。该流体例如可以是空气或者是一种冷却液体如水。为了改善热传导,热交换器装有散热片,并有一个再次明显扩展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别明显地表明了纱线导向装置是一个出线喷嘴。正如现有精纺机上所用的出线喷嘴,在出线喷嘴上,由于出线速度很高,进入转子中的线头旋转很快,因此产生了很大的热量。本专利技术对所产生的热量实现了有效的传导,出线喷嘴可以有益的方式进行冷却,使得产量得到提高,或者对温度敏感的未作加工的纤维可进行纺织。一个特别有效的工作方式的优点显示了,致冷装置的一个吸热段最好位于一个散热段之下。这对于热管的工作原理是有利的。对于结构型式简单的热管来说,在其中流动的流体被吸热,然后上升到上部,到达那里后散发所传导的热量,经流动冷却后重新回到吸热的下部范围。将吸热段设置在散热段的下面,由此支持了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纺织机的外壳部件,尤其带有至少一个纱线导向装置的敞开式精纺机上的外壳、盖子(12)和适配器(17),其特征在于,纱线导向装置连接在一个冷却装置上,该冷却装置装有活化和/或钝化的致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布克哈特J埃尼
申请(专利权)人:吕特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