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78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蒸发器;包括上水室总成、下水室总成、扁管、边板、散热带、隔片、进口高压管、出口低压管和进出口连接模块,是一种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蒸发器结构,不但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而且单位面积换热效率高。

A new type of evapo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vaporator, in particular a new type of evaporator, which includes a water chamber assembly, a sewer assembly, a flat tube, a side plate, a heat dissipation belt, a septum, an inlet high pressure tube, an outlet low pressure pipe and an import and export connection module. It is a evaporator structure that can meet the actual needs. It is not only small in size but also occupied by the evaporator. The space is small and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per unit area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
,特别是一种新型蒸发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内汽车空调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高性能、低耗能、轻量化的汽车空调系统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同时,近年来随着汽车整车轻量化,对于汽车空调的尺寸以及换热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汽车空调器中传统的75mm蒸发器和60mm蒸发器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振动与噪声强,不利于在整车上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布置、安装的缺点,而且换热效率低,不符合整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蒸发器,该蒸发器是一种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蒸发器结构,不但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而且单位面积换热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蒸发器,包括上水室总成1、下水室总成2、扁管3、边板4、散热带5、隔片、进口高压管7、出口低压管8和进出口连接模块9;其中下水室总成2是由前下水室21和后下水室2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上水室总成1是由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且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上分别设有12个直径为5.5mm的圆孔13,二者之间通过圆孔13相联通;边板4分别固定在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之间的两端端部,且边板4的宽度为38mm;前下水室21和前上水室11之间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后下水室22和后上水室12之间也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且该两横排扁管3对齐布置,在该两横排扁管3中每两纵排扁管3之间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在每个边板4与紧挨着该边板4的纵排扁管3之间也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每根扁管3与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均是相连通的;前下水室2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槽211,后下水室22上设置有四个第二槽221;前上水室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三槽111,后上水室12上设置有三个第四槽121;前上水室11上的第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第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一隔片61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第二个第三槽11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上水室12上的第二个第四槽12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最后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最后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五隔片65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一个第一槽211与后下水室22上的第一个第二槽2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一隔片61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二个第一槽211上插入第三隔片63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下水室22上第二个第二槽221上插入第三隔片63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三个第一槽21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下水室22上第三个第二槽22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最后一个第一槽211与后下水室22上的最后一个第二槽2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四隔片64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进口高压管7固定安装在下水室总成2的后下水室22右端端部的第四隔片64的孔上;所述出口低压管8固定安装在上水室总成1的前上水室11右端端部的第五隔片65的孔上,进口高压管7未与下水室总成2连接的一端和出口低压管8未与上水室总成1连接的一端均固定在进出口连接模块9上。隔片共分为四种,第一隔片61为双隔片,中间有槽且其上没有孔,第二隔片62为单隔片且其上没有孔,第三隔片63为单隔片且其上有孔,第四隔片64为双隔片且其上有一孔,第五隔片65为双隔片且其上有一孔。所述上水室总成1总长度为326.8mm,下水室总成2总长度为326.8mm;所述的前下水室21和前上水室11之间固定的扁管3外侧面与边板4一侧对齐,后下水室22和后上水室12之间固定的扁管3外侧面与边板4另一侧对齐。所述的出口低压管8的管口处横截面为长圆孔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蒸发器边板厚度为38mm,与传统的75mm、60mm相比厚度较小,节省材料,制造成本低。2、传统的蒸发器中间为隔板,安装在标准板与散热带间,而该蒸发器为上下水室总成,中间为隔片,安装在上下水室总成间,不仅体积减小,更将前后排扁管分开,制冷剂在通道内的换热更为合理。3、该蒸发器的出口低压口管采用长圆孔设计,插入隔片中与蒸发器连接,这种长圆孔低压管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低压管与蒸发器的连接更为紧密,降低制冷剂渗出的风险,同时保证出口管的截面积,出口流量不变,保证换热效率。4、该蒸发器进出口连接模块将进口高压管与出口低压管固定牢靠,与传统的进出口管与膨胀阀通过汽车空调壳体固定方式相比,降低了进出口管易于松动,产生异响的风险,更为装配膨胀阀时减少安装工装夹具繁琐工序,大大提高装配速度。5、此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散热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右视图。图8为本技术出口低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出口低压管管口处BB′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一隔片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二隔片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三隔片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四隔片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五隔片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水室总成;11前上水室;111第三槽;12后上水室;13圆孔;121第四槽;2下水室总成;21前下水室;211第一槽;22后下水室;221第二槽;3扁管;4边板;5散热带;61第一隔片;62第二隔片;63第三隔片;64第四隔片;65第五隔片;7进口高压管;8出口低压管;9进出口连接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蒸发器,如图1所示,包括上水室总成1、下水室总成2、扁管3、边板4、散热带5、隔片、进口高压管7、出口低压管8和进出口连接模块9;如图5所示,其中下水室总成2是由前下水室21和后下水室22并列通过NB炉焊接在一起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上水室总成1是由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并列通过NB炉焊接在一起构成,且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上分别设有12个直径为5.5mm的圆孔13,二者之间通过圆孔13相联通;边板4分别通过NB炉焊接在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之间的两端端部,且边板4的宽度为38mm;如图1和图2所示,前下水室21和前上水室11之间通过NB炉焊接有46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后下水室22和后上水室12之间也通过NB炉焊接有46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该两横排扁管3对齐布置,在该两横排扁管3中每两纵排扁管3之间通过NB炉焊接有一个散热带5;在每个边板4与紧挨着该边板4的纵排扁管3之间也通过NB炉焊接有一个散热带5,共安装了47个散热带5;每根扁管3与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均是相连通的;如图5所示,前下水室2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槽211,后下水室22上设置有四个第二槽221;如图4所示,前上水室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三槽111,后上水室12上设置有三个第四槽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室总成(1)、下水室总成(2)、扁管(3)、边板(4)、散热带(5)、隔片、进口高压管(7)、出口低压管(8)和进出口连接模块(9);其中下水室总成(2)是由前下水室(21)和后下水室(2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上水室总成(1)是由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且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上分别设有12个直径为5.5mm的圆孔(13),二者之间通过圆孔(13)相联通;边板(4)分别固定在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之间的两端端部,且边板(4)的宽度为38mm;前下水室(21)和前上水室(11)之间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后下水室(22)和后上水室(12)之间也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且该两横排扁管(3)对齐布置,在该两横排扁管(3)中每两纵排扁管(3)之间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在每个边板(4)与紧挨着该边板(4)的纵排扁管(3)之间也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每根扁管(3)与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均是相连通的;前下水室(2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槽(211),后下水室(22)上设置有四个第二槽(221);前上水室(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三槽(111),后上水室(12)上设置有三个第四槽(121);前上水室(11)上的第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第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一隔片(61)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第二个第三槽(11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上水室(12)上的第二个第四槽(12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最后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最后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五隔片(65)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一个第一槽(211)与后下水室(22)上的第一个第二槽(2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一隔片(61)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二个第一槽(211)上插入第三隔片(63)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下水室(22)上第二个第二槽(221)上插入第三隔片(63)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第三个第一槽(21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下水室(22)上第三个第二槽(22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上的最后一个第一槽(211)与后下水室(22)上的最后一个第二槽(2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四隔片(64)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进口高压管(7)固定安装在下水室总成(2)的后下水室(22)右端端部的第四隔片(64)的孔上;所述出口低压管(8)固定安装在上水室总成(1)的前上水室(11)右端端部的第五隔片(65)的孔上,进口高压管(7)未与下水室总成(2)连接的一端和出口低压管(8)未与上水室总成(1)连接的一端均固定在进出口连接模块(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室总成(1)、下水室总成(2)、扁管(3)、边板(4)、散热带(5)、隔片、进口高压管(7)、出口低压管(8)和进出口连接模块(9);其中下水室总成(2)是由前下水室(21)和后下水室(2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上水室总成(1)是由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并列固定在一起构成且前上水室(11)和后上水室(12)上分别设有12个直径为5.5mm的圆孔(13),二者之间通过圆孔(13)相联通;边板(4)分别固定在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之间的两端端部,且边板(4)的宽度为38mm;前下水室(21)和前上水室(11)之间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后下水室(22)和后上水室(12)之间也固定有n根扁管(3),该扁管(3)同时位于两个边板(4)之间,且该两横排扁管(3)对齐布置,在该两横排扁管(3)中每两纵排扁管(3)之间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在每个边板(4)与紧挨着该边板(4)的纵排扁管(3)之间也固定有一个散热带(5);每根扁管(3)与上水室总成(1)和下水室总成(2)均是相连通的;前下水室(2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槽(211),后下水室(22)上设置有四个第二槽(221);前上水室(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三槽(111),后上水室(12)上设置有三个第四槽(121);前上水室(11)上的第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第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一隔片(61)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第二个第三槽(11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后上水室(12)上的第二个第四槽(121)上插入第二隔片(62)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上水室(11)上的最后一个第三槽(111)与后上水室(12)上的最后一个第四槽(121)并列布置且其上插入第五隔片(65)并在接触面进行密封;前下水室(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晶陈广杰王钢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