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68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该机构由剥棉辊、导棉辊及两个转移辊组成,剥棉辊和第一转移辊表面之间不接触,也没有隔距要求;第一道夫与第一转移辊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毫米以下,第一道夫与第二锡林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0毫米左右,该机构简单、可靠,不需二次生头,能稳定、有效地转移棉网。(*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双联梳棉机的一种中间转移机构,该机构由第一剥棉辊(2),导棉辊(4),第一转移辊(6)和第二转移辊(7)构成。双联梳棉机是由2台梳棉机组合而成,经过二次分梳后的棉条质量好,适合于气流纺纱用。而如何解决好将经过第一梳棉机分梳后的纤维,稳定、可靠地转移给第二梳棉机,则是双联梳棉机使用好的关键。已引进的日本CKW型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是由一套完整的四罗拉剥棉装置再配有二只转移辊组成;英国MK3型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是由一套完整的三罗拉剥棉装置再配有二只转移辊组成。以上两种结构均比较复杂,安装、维修保养均不够方便,而且有时还会产生二次生头的现象(即在开车过棉时,需要到中间转移区域观察棉网是否顺利通过,若不顺利,则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处理)。我国生产的A190型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与附图所示的机构不同之处是没有导棉辊(4),而且第一剥棉辊(2)和第一转移辊(6)之间有隔距要求。另一种A190A型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与附图所示的机构不同之处是第一剥棉辊(2)和第一转移辊(6)之间有一定隔距要求。以上两种转移机构均存在开车时需要二次生头,且存在第一剥棉辊(2)处纤维转移不够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A190A型双联梳棉机上采用了如图所示的中间转移机构。附图为本技术——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的示意图。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这种转移机构能保证开车时一次生头成功,并且在高速运转情况下,能稳定、有效地转移棉网。该机构易于安装,便于维修保养。其解决方案是保留导棉辊(4),使第一剥棉辊(2)与第一转移辊(6)表面之间不接触,也没有隔距要求;第一道夫(1)与第一转移辊(6)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毫米以下;第一道夫(1)与第二锡林(9)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0毫米左右。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结构第一剥棉罗拉(2)将第一道夫(1)上的棉网剥下后经导棉辊(4),第一转移辊(6)和第二转移辊(7)输送到第二转移辊(7)和第二刺辊(8)隔距点处,由第二刺辊(8)抓取转移给第二锡林(9)进行再梳理。螺旋毛刷(3)可绕附第一剥棉辊(2)产生的返花、飞花,以免挤坏道夫,锡林针布,螺旋毛刷(3)两端轴头处配有触动自停开关,可起毛刷直径过大自停作用,保证双联梳棉机安全运行,刮刀(5)起清洁导棉辊(4)的作用。该中间转移机构已装在5台A190A型双联梳棉机上,在洛阳棉纺织厂使用几个月以来,效果良好。权利要求1.一种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剥棉辊(2)、导棉辊(4)、第一转移辊(6)和第二转移辊(7)组成。第一剥棉辊(2)与第一转移辊(6)表面之间不接触,也没有隔距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夫(1)与第一转移辊(6)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毫米以下,第一道夫(1)与第二锡林(9)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0毫米左右。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该机构由剥棉辊、导棉辊及两个转移辊组成,剥棉辊和第一转移辊表面之间不接触,也没有隔距要求;第一道夫与第一转移辊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毫米以下,第一道夫与第二锡林之间的表面间距在500毫米左右,该机构简单、可靠,不需二次生头,能稳定、有效地转移棉网。文档编号D01G15/00GK2075659SQ9022181公开日1991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树芳, 刘胜昌 申请人:青岛纺织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联梳棉机中间转移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剥棉辊(2)、导棉辊(4)、第一转移辊(6)和第二转移辊(7)组成。第一剥棉辊(2)与第一转移辊(6)表面之间不接触,也没有隔距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芳刘胜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纺织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