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gid flex plate, which consists of a flexible plate and a first rigid plate and a second rigid plate i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lexible plate two, which includes a bonding part at both ends and a bending part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bond. The first rigid plate and the second rigid plate are respectively with the flexibility. The bonding part of the plate is pressed and bonded through a half solidified sheet; the first rigi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first opening area on the position of the bending part. The second rigi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second opening area on the position of the bending part, and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window area is the same as the length of the bending part. The first opening is first opened. The length of the window area is less than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window area. The rigid flex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avoids excessive bending and cracking of the rigid flex joint position,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igid flex join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刚挠结合板
本技术涉及印制电路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刚挠结合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刚挠结合板,其刚性区域的刚性板和挠性板层叠设置,且挠性板从刚性区域的边缘伸出,但是外露的挠性板往往会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而使得刚挠结合位置发生过度弯折,从而导致挠性板上的线路断裂。例如,当刚挠结合板需要安装在圆柱体内时,如果采用传统的刚挠结合板,则挠性板的线路将会卡在圆柱体内壁,导致挠性板线路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外露的挠性板往往会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而使得刚挠结合位置发生过度弯折,从而导致挠性板上的线路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刚挠结合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刚挠结合板,包括:挠性板以及分别设于挠性板两相对侧面的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挠性板包括设于两端的粘结部和设于两端粘结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刚性板、第二刚性板分别与所述挠性板的粘结部通过第一半固化片压合粘结;所述第一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一开窗区,所述第二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二开窗区,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与所述弯折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开窗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传统的刚挠结合板中刚性区域的刚性板和挠性板外形尺寸保持一致,挠性板从刚性区域的边缘伸出来,当刚挠结合板需安装在圆柱体内时,挠性板的线路将会卡在圆柱体的内壁上,造成过度弯折和线路断裂。而本技术方案采用刚性区域的刚性板和挠性板外形不一致的方式;所述挠性板包括设于两端的粘结部和设于两端粘结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粘结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通过第一半固化片压合粘结;将挠性板一侧的第一刚性板的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挠性板以及分别设于挠性板两相对侧面的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挠性板包括设于两端的粘结部和设于两端粘结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刚性板、第二刚性板分别与所述挠性板的粘结部通过第一半固化片压合粘结;所述第一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一开窗区,所述第二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二开窗区,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与所述弯折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开窗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挠性板以及分别设于挠性板两相对侧面的第一刚性板和第二刚性板;所述挠性板包括设于两端的粘结部和设于两端粘结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第一刚性板、第二刚性板分别与所述挠性板的粘结部通过第一半固化片压合粘结;所述第一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一开窗区,所述第二刚性板上正对弯折部的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二开窗区,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与所述弯折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开窗区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窗区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固化片的尺寸与所述粘结部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固化片的厚度范围为0.1mm-0.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挠结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板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芯板或多层芯板,且各层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何远,林楚涛,李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兴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