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45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用于将馈源阵列安装在主反射件的主反射面上,且还将副反射件安装在馈源阵列的上空,使副反射件的副反射面平行于馈源阵列,且副反射面的中心和馈源阵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馈源阵列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馈源阵列安装架包括:一端竖立固定在主反射面的圆心处的立柱;固定在立柱的另一端上且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的插槽;均焊接在副反射面上且以副反射面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的多个定位部一;均焊接在插槽的底面上且以馈源阵列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的多个定位部二;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一上而相对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二上的多个支撑杆。馈源阵列安装在插槽上。

A feed array mount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 array mounting frame, which is used to install the feed array on the main reflection surface of the main reflector, and also to install the auxiliary reflector over the feed array, so that the sub reflector is parallel to the feed array, and the center of the secondary reflection surface and the center of the feed array are on the same line. And the feed array is located at the focal point of the main reflector. The feed array mounting frame consists of a vertical column fixed at one end at the center of the main reflection surface; a slot fix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column and at the focus of the main reflection surface; all welded on the sub reflector and the center of the sub reflective surface as the center of the center; all weld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lot and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units two in ring layout with the center of the feed array as a center; one end is fixed on one of the positioning parts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poles fixed to one of the positioning units two at the other end. The feed array is mounted on the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
本技术涉及微波通信、星地动中通领域中的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
技术介绍
由金属反射面和馈源为主要部件组成的天线,主要包括单反射面天线和双反射面天线两大类,这是基于光学原理导出的天线形式,广泛用于微波和波长更短的波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多种单反射面天线开始大量使用,到60年代出现了以卡塞格伦天线为代表的双反射面天线。它们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类微波和毫米波高增益天线,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无线电导航、电子对抗、遥测、射电天文和气象等
以卫星通信为例,由于增益高和结构简单,反射面天线是通信卫星地球站的主要天线形式;由于能制成可展开的折伞形结构,它又是宇宙飞船和卫星天线的基本形式。至今不但已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反射面形式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同时也出现了性能优良的多种馈源结构。动中通是“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简称。星地“动中通”是为了满足用户通过卫星在动态移动中传输宽带视频信息的需求产生的新应用,使用固定轨道卫星的Ku频段进行移动通信传输宽带信息,是一种新兴业务应用。通过动中通系统,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的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等平台,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可满足各种军民用应急通信和移动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的需要。目前,“动中通”系统主要使用Ku波段与固定轨道卫星进行通信。根据国家2014年发布的《Ku频段静止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Ku频段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等文件要求,Ku波段“动中通”系统需由应用分系统、电源分系统、信道分系统、天线及其控制系统等组成。天线系统需同时覆盖上行/下行频段,其中上行频段为13.75~14.5GHz,下行频段10.95~11.75GHz、12.25~12.75GHz,上行和下行频段的极化为两正交的线极化。为保证卫星与地面移动设备间流畅的通信,系统天线需实时指向通信卫星。为了避免天线发射时对邻近卫星的干扰,通常需要移动设备在运动中天线的跟踪误差小于0.1°,并且馈源也要进行旋转跟踪,接收和发射间的极化隔离度要大于30dB。此外,文件中对天线的发射功率、副瓣电平等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单位推出了“动中通”相关的产品,如以色列RaySat公司推出的多组片天线、美国TracStar推出的IMVS450M产品、以色列Starling公司推出的Mijet系列产品以及国内中电集团54所研发的0.5m与1.2m车载环焦天线等。为满足天线对卫星的高精度实时跟踪对准的要求,上述“动中通”产品中均包含有自动跟踪系统。“动中通”自动跟踪系统是在初始静态情况下,由GPS、经纬仪、捷联惯导系统测量出航向角、载体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及相对水平面的初始角,然后根据其姿态及地理位置、卫星经度自动确定以水平面为基准的天线仰角,在保持仰角对水平面不变的前提下转动方位,并以信号极大值方式自动对准卫星。在载体运动过程中,测量出载体姿态的变化,通过数学平台的运算,变换为天线的误差角,通过伺服机构调整天线方位角、俯仰角、极化角,保证载体在变化过程中天线对星在规定范围内,使卫星发射天线在载体运动中实时跟踪地球同步卫星。该系统跟踪方式有自跟踪和惯导跟踪两种。自跟踪是依靠卫星信标进行天线闭环伺服跟踪;惯导跟踪是利用陀螺惯导组合敏感载体的变化进行天线跟踪。这两种跟踪可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切换。当系统对星完毕转入自动跟踪后,以自跟踪方式工作;与此同时,惯导系统也进入工作状态,并不断输出天线极化、方位和俯仰等数据。当由于遮挡或其它原因引起天线信标信号中断时,系统自动切换到惯导跟踪方式。无论天线采用何种跟踪方式,高精度的伺服系统始终是传统“动中通”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通常情况下,高精度伺服系统需具有约0.1°的高跟踪精度,同时由于“动中通”天线具有较大的口径(目前满足入网要求的天线口径超过1米)及重量,从而造成了高精度伺服系统的较高成本。目前,应用于“动中通”的高精度伺服系统成本动辄数万、甚至超过十万,占整个“动中通”系统成本的一大部分,限制了“动中通”通信系统在民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目前卫星通信天线中,副反射件是根据环境需要而是否考虑增设,增设副反射件时,其需要保证副反射件的副反射面背对着馈源阵列,而面向馈源阵列的上空领域。因此,需要用到副反射件安装支架,副反射件安装支架用于将副反射件安装在馈源阵列的插槽上,并且需要:副反射件的副反射面平行于馈源阵列,且副反射面的中心和馈源阵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馈源阵列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否则容易出现比较大通信数据误差,因此需要降低组装时的工装误差,并且保证副反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相对馈源阵列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副反射件组装在馈源阵列上空时的工装误差,并且保证副反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相对馈源阵列的平稳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用于将馈源阵列安装在主反射件的主反射面上,且还将副反射件安装在馈源阵列的上空,使副反射件的副反射面平行于馈源阵列,且副反射面的中心和馈源阵列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馈源阵列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所述馈源阵列安装架包括:立柱,其一端竖立固定在主反射面的圆心处;插槽,固定在立柱的另一端上且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馈源阵列安装在插槽上;多个定位部一,其均焊接在副反射面上,且以副反射面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其均焊接在插槽的底面上,且以馈源阵列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分别与多个定位部一一一对应,定位部二与相应的定位部一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在平面垂直于副反射面;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一上,每个支撑杆的相对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二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支撑杆为多次弯折的片状结构,每个支撑杆的两端上下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杆固定定位部一的一端沿副反射面的边沿平行延伸,延伸出副反射面后向下弯折并延伸至定位部二后弯折并沿底面平行延伸至相应的定位部二。进一步地,每个支撑杆固定定位部一的一端沿副反射面的边沿平行延伸,延伸出副反射面后向下弯折并垂直延伸,再朝定位部二方向弯折并延伸,延伸至定位部二后弯折并沿底面平行延伸至相应的定位部二。进一步地,所述馈源阵列安装架还包括多个紧固件,每个支撑杆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固定在相应定位部一上,还通过至少另一个紧固件固定在相应定位部二上。优选地,支撑杆位于相应定位部一与相应定位部二的同一侧,且支撑杆的其中一个侧边和相应定位部一、相应定位部二均相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馈源阵列安装架还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在主反射面的圆心处,立柱竖立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地,底座通过若干紧固件固定在主反射面的圆心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插槽和立柱均呈圆柱形,且立柱的直径小于插槽的直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定位部二一体成型在底面上。采用本技术的馈源阵列安装架,定位部一在副反射面上的固定方式,定位部二在底面上的固定方式,保证了馈源阵列与副反射件之间的稳固连接;馈源阵列通过插槽安装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保证了馈源阵列位于主反射面的焦点处;定位部一以副反射面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用于将馈源阵列(2)安装在主反射件(3)的主反射面(710)上,且还将副反射件(1)安装在馈源阵列(2)的上空,使副反射件(1)的副反射面(75)平行于馈源阵列(2),且副反射面(75)的中心和馈源阵列(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馈源阵列(2)位于主反射面(710)的焦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阵列安装架包括:立柱(712),其一端竖立固定在主反射面(710)的圆心处;插槽(73),固定在立柱(712)的另一端上且位于主反射面(710)的焦点处,馈源阵列(2)安装在插槽(73)上;多个定位部一(74),其均焊接在副反射面(75)上,且以副反射面(75)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76),其均焊接在插槽(73)的底面(77)上,且以馈源阵列(2)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76)分别与多个定位部一(74)一一对应,定位部二(76)与相应的定位部一(74)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在平面垂直于副反射面(75);多个支撑杆(78),每个支撑杆(78)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一(74)上,每个支撑杆(78)的相对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二(7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用于将馈源阵列(2)安装在主反射件(3)的主反射面(710)上,且还将副反射件(1)安装在馈源阵列(2)的上空,使副反射件(1)的副反射面(75)平行于馈源阵列(2),且副反射面(75)的中心和馈源阵列(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馈源阵列(2)位于主反射面(710)的焦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阵列安装架包括:立柱(712),其一端竖立固定在主反射面(710)的圆心处;插槽(73),固定在立柱(712)的另一端上且位于主反射面(710)的焦点处,馈源阵列(2)安装在插槽(73)上;多个定位部一(74),其均焊接在副反射面(75)上,且以副反射面(75)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76),其均焊接在插槽(73)的底面(77)上,且以馈源阵列(2)的中心为圆心而环形布局,多个定位部二(76)分别与多个定位部一(74)一一对应,定位部二(76)与相应的定位部一(74)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在平面垂直于副反射面(75);多个支撑杆(78),每个支撑杆(78)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一(74)上,每个支撑杆(78)的相对另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定位部二(76)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杆(78)为多次弯折的片状结构,每个支撑杆(78)的两端上下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源阵列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杆(78)固定定位部一(74)的一端沿副反射面(75)的边沿平行延伸,延伸出副反射面(75)后向下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万如季文涛陈士兵黄金梅徐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