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管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91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管上料机,包括用于堆叠轴管的托架、用于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装置、用于将轴管运送至相应输送线上的换道装置以及用于将轴管推入相应输送线的推进装置;所述托架包括对轴管下表面进行支撑的横梁以及与上料机的机箱固定连接并对横梁下表面进行支撑的纵梁,纵梁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横梁相垂直;所述托架还包括沿所述纵梁设置且与纵梁固定连接的导轨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下表面且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上料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下面用于驱动两横梁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并运送至相应的输送线上。

An axle tube fee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ft fee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bracket for stacking a shaft tube,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a single shaft tube from a pile of piles, a switch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the shaft pipe to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line, and a propulsion device for pushing the shaf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line. The bracket includes a propelling device for pushing the shaf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line. A beam supporting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haft and a longitudinal beam that is fixed and suppor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eam, which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beam; the bracket also includes a guide rail arrang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fixed connection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eam. A sliding block that is slid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ail; the feeder also includes a driving mechanism set under the beam for driving two beams to close or stay away from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 that a single shaft tube can be separated from a pile and transported to a corresponding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管上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管上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轴管上料机。
技术介绍
轴管是一种管状结构的零部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需要的轴管长度不同,在生产过程中,被切成一定长度的轴管半成品堆叠放置,到达下一工序之前,需要对成堆的轴管进行逐个分离并运送到相应的输送线上,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管上料机,其优点是可以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并运送至相应的输送线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包括用于堆叠轴管的托架、用于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装置、用于将轴管运送至相应输送线上的换道装置以及用于将轴管推入相应输送线的推进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管堆放在托架上,分离装置可将单根轴管分离出来,换道装置将分离出来的轴管运送至相应运输线,推进装置再将与运输线对齐的轴管推入运输线,运输线将轴管转运至相应的加工区段便于对轴管进行加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架包括对轴管下表面进行支撑的横梁以及与上料机的机箱固定连接并对横梁下表面进行支撑的纵梁,纵梁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横梁相垂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纵梁可对横梁下表面进行支撑,轴管可以稳定地堆放在横梁上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架还包括沿所述纵梁设置且与纵梁固定连接的导轨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下表面且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梁可以通过滑块沿导轨滑动,改变横梁之间的间距,以适应支撑不同长度的轴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下面用于驱动两横梁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可以更加方便的调节横梁之间的间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且与所述横梁垂直的丝杠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杠两端且旋向相反的螺母,螺母与横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时,螺母在丝杠的驱动力作用下沿丝杠水平移动,由于螺母旋向相反,因此,朝一个反向转动丝杠时可带动螺母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横梁相互靠近或远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定位块和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竖直上下运动的托举杆,定位块上面设有向下凹用于放置单根轴管的定位槽,托举杆顶面设有朝向定位块的斜面,斜面上同时托举的轴管数少于两根;托举杆在最低位置时,斜面位于成堆叠放的轴管下方,分离装置还包括与上料机机箱固定连接的挡杆,挡杆的顶面与定位块上表面对齐;托举杆将轴管向上提升过程中,被提升的轴管沿挡杆滑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先带动托举杆向下运动,托举杆的顶面位于轴管下表面下方时,轴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滚到斜面上,斜面与挡杆之间构成V形结构,可以对轴管进行定位,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托举杆向上运动,轴管被向上提升,当斜面运动至与定位块上表面相平齐时,轴管沿斜面滚入定位槽,轴管可稳定地位于定位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道装置包括用于夹持轴管的夹持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夹紧轴管或松开轴管的第一气压缸、带动夹持机构竖直上下运动的第二气压缸以及带动夹持机构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装置先带动夹持机构运动至轴管的正上方,第一气压缸驱动夹持机构松开,第二气压缸再带动夹持机构向下运动,便于夹持机构夹持轴管,夹持机构夹紧轴管后,第二气压缸再带动夹持机构和轴管一起向上运动,最后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轴管水平移动至相应的输送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二气压缸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与第一气压缸活塞杆下端转动连接的一对铰接杆以及与铰接杆固定连接的夹持块,铰接杆位于夹持块和第一气压缸活塞杆之间的位置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气压缸的缸体与第二气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气压缸的缸体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压缸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夹持机构上下运动,第二驱动装置水平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气压缸、第二气压缸和夹持机构一起水平运动;第一气压缸伸长时可以推动铰接杆转动以带动夹持块相互远离,夹持机构张开,第一气压缸收缩时可以带动交接杆转动带动夹持块相互靠近夹紧轴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下方的杂质收集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管表面、端面或内壁可能会粘附锈、毛刺残料或粉尘等杂质,堆在托架上后可能会从轴管上脱落下来向下掉,杂质收集盒可以盛接杂质,便于对残料或毛刺等有利用价值的杂质进行回收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进装置包括顶块和沿轴管轴向运动以带动顶块从轴管端面推动轴管进入相应输送线的第三驱动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管被上料机放置在相应输送线入口后,需要进一步将轴管送入输送线,第三驱动装置沿轴管的轴向运动带动顶块推动轴管进入输送线不需要人工将轴管运送至输送线中,比较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驱动机构可以方便于带动横梁沿导轨滑动使两横梁相互靠近或远离,因此,可方便地调节横梁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于支撑不同长度的轴管;2、分离装置可以将单根轴管从堆放在一起的轴管分离出来以便于后续的加工;3、换道装置可以将分离出来的轴管运送至相应的输送线上,不需要人工搬运,省力且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托架与机箱之间装配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体现杂质收集盒与机箱之间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体现托架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体现滑杆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体现分离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体现分离装置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8是体现轴管滚上斜面的远离示意图;图9是体现换道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体现第一气压缸和第二气压缸以及夹持机构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11是体现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体现推进装置结构的示意图;图13是体现推进装置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中,1、机箱;2、托架;21、横梁;22、纵梁;23、导轨;24、滑块;25、丝杠;26、螺母;27、手轮;3、分离装置;31、托举杆;311、斜面;32、定位块;321、定位槽;33、挡杆;4、换道装置;41、夹持机构;411、固定板;412、铰接杆;413、夹持块;42、第一气压缸;43、第二气压缸;44、第二驱动装置;441、固定滑轨;45、连接板;5、推进装置;51、第三驱动装置;52、顶块;6、杂质收集盒;7、滑杆;8、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轴管上料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机箱1下部用于堆叠轴管的托架2、用于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装置3、用于将轴管运送至相应输送线上的换道装置4以及用于将轴管推入相应输送线的推进装置5。如图3和图4所示,托架2包括与机箱1固定连接的一对纵梁22和位于纵梁22上方并与纵梁22相垂直的一对横梁21,纵梁22水平设置并对横梁21的两端进行支撑,轴管两端分别架在两横梁21上面。横梁21靠近分离装置3的一端低于另一端,轴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沿横梁21向靠近分离装置3的方向滚动。如图4所示,纵梁22上面固定连接有与纵梁22平行的导轨23,横梁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与导轨23滑动连接,横梁21通过滑块24和导轨23可以沿纵梁22滑动以调节两横梁2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管上料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堆叠轴管的托架(2)、用于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装置(3)、用于将轴管运送至相应输送线上的换道装置(4)以及用于将轴管推入相应输送线的推进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堆叠轴管的托架(2)、用于将单根轴管从成堆叠放的轴管中分离出来的分离装置(3)、用于将轴管运送至相应输送线上的换道装置(4)以及用于将轴管推入相应输送线的推进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托架(2)包括对轴管下表面进行支撑的横梁(21)以及与上料机的机箱(1)固定连接并对横梁(21)下表面进行支撑的纵梁(22),纵梁(2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横梁(21)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托架(2)还包括沿所述纵梁(22)设置且与纵梁(22)固定连接的导轨(23)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21)的下表面且与导轨(23)滑动连接的滑块(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上料机还包括设置在横梁(21)下面用于驱动两横梁(21)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且与所述横梁(21)垂直的丝杠(25)以及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杠(25)两端且旋向相反的螺母(26),螺母(26)与横梁(2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管上料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离装置(3)包括定位块(32)和由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竖直上下运动的托举杆(31),定位块(32)上面设有向下凹用于放置单根轴管的定位槽(321),托举杆(31)顶面设有朝向定位块(32)的斜面(311),斜面(311)上同时托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锋吴勇风郑岳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劲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