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834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的制造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制成品染色性不好及耐氯性差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聚氨基甲酸酯或降氨基甲酸酯脲为主要成分的聚氨酯或聚氨酯溶液是以***为端基封锁剂和添加(ROAr)nZ的耐氯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制成品具有优良染色性,耐氯性好的显著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的工业制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纶纤维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具有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的制造方法。氨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的纺织纤维,现已广泛应用于针织和机织的弹性织物中。然而由于在氨纶本身的大分子结构中无着色基团,所以通常对染料有不上染的缺点。为改善其染色性,国外一些公司采用添加含三价氮化合物进行共聚,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上染率大,染色牢度差的缺点。再一种方法可以往聚合体中添加三价氮化合物,但该方法在后加工工序易发生操作上的问题,产生粉末,造成断头。另一方面现有制造氨纶纤维方法其制成品的耐氯性很差。尤其是制成泳装后受泳池中活性氯的侵蚀会丧失其强度和弹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制造氨纶纤维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并使制成品具有易染耐氯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向以具有 (式中R1、R2为C原子数1-4的烷基或异烷基,R为C原子数1-12的烷撑)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为端基封锁剂,以数均分子量1000-4000,熔点为60℃以下的聚醚二醇或聚酯二醇和有机二异氰酸酯以及分子量400以下的有机二胺为原料制成的聚氨基甲酸酯或聚氨基甲酸酯脲为主要成份的聚合体或聚合体溶液中溶加具有(ROAr)nZ(式中Z代表C原子数为0-12的烷撑,C原子数为1或2的叔烷撑、或-S-、或 、或-N=N-、或-O-;Ar代表 ;R代表C原子数为1-4的烷基;n=1-3)结构的相对于聚氨酯重量的0.1-15%的烷氧基苯衍生物,经过滤、脱泡后纺丝制得成品。其中,端基封锁剂可以是N,N-二甲基丙二胺、N,N-二乙基丙二胺、N,N-二乙基乙二胺、N,N-二丁基丙二胺、N,N-二丁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等N,N-二烷基烷撑二胺,特别是R为C原子数为4以下的烷撑较好。另一方面聚氨酯或聚氨酯溶液还可与光稳定剂、抗氧剂、消光剂、含三价氮的耐候剂、阻燃剂、颜料等添加成份的稳定化量配合。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效果是,由于添加了有效的耐氯助剂和具有带着色基团的端基封锁剂,使得用该方法所得的制成品具有染色物鲜明而坚牢,耐氯性优良的优点,而且能与光稳定剂、抗氧剂等并用有协同效应而改良纤维的耐光性。并在成型过程中或后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发生故障,不产生物性差,无色差的优点。以下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用分子量1950聚四亚甲基醚二醇1950份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0份在70℃反应45min,得到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加入4487份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形成溶液后,冷却至8℃,边搅拌边加入74份1,2-丙二胺溶解于983份二甲基酰胺所得的1,2丙二胺溶液进行链增长反应,当1,2-丙二胺溶液添加剂90%粘度达到约360PaS(20℃)时,加入N,N-二甲基丙二胺/二甲基甲酰胺为21份/72份溶液到聚合体溶液中,使游离的异氰酸酯基消失。之后加入无水醋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为10份/72份溶液稳定粘度,制得粘度为340PaS(20℃)浓度为32%的聚氨酯溶液A。然后相对于聚氨酯溶液A100份加入光稳定剂GW540 0.32份,抗氧剂3114 0.32份,抗氧剂双酚A亚磷酸酯0.16份,含三价氮的耐侯剂MS-100 0.48份,月桂酰肼和双酚二甘油醚的反应物0.24份,聚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乙酯0.24份,双(4-甲氧基苯基)二甲基甲烷0.32份,氧化镁0.51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6份调配成含固量为32%的聚氨酯溶液,所纺织得到116dtex的氨纶纤维A,将其氯损后测定其强度保持率和应力保持率分别为98.2%和95.0%,并且易于染色。实施例2,用分子量1950的聚四亚甲基醚1950份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00份在70℃反应45min得到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加入4487份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形成溶液后,冷却至8℃,边搅拌边加入用74份1,2-丙二胺溶解于983份二甲基甲酰胺中所制得的1,2-丙二胺溶液进行链增长反应。当1,2-丙二胺添加剂90%、粘度达到约360PaS(20℃)时,加入N,N-二乙基乙二胺/二甲基甲酰胺为23份/72份溶液到聚合体溶液中,与游离异氰酸基反应,之后加入无水醋酸酐/二甲基甲酰胺为10份/72份溶液稳定粘度,制得粘度为340PaS(20℃)含固量为32%的聚氨酯溶液D。再相对于聚氨酯溶液D100份加入光稳定剂GW540 0.32份,抗氧剂3114 0.32份,含三价氮的耐候剂MS-100 0.48份,月桂酰肼和双酚二甘油醚的反应物0.24份,聚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乙酯0.24份以及二甲基甲酰胺3.4份调配成,浓度为32%的聚氨酯溶液,经纺织制得116dtex氨纶纤维D,同样具有良好的耐氯性和易染性。权利要求1.一种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以具有(式中R1、R2为C原子数1-4的烷基或异烷基,R为C原子数1-12的烷撑)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为端基封锁剂,以数均分子量1000-4000,熔点为60℃以下的聚醚二醇或聚酯二醇和有机二异氰酸酯以及分子量400以下的有机胺为原料制成的聚氨基甲酸酯脲为主要成份的聚合体或聚合体溶液中添加具有(ROAr)nZ,(式中Z代表C原子数为0-12的烷撑,C原子数为1或2的叔烷撑、或-S-、或或-N=N-、或-O-;Ar代表;R代表C原子数为1-4的烷基;n=1-3)结构的相对于聚氨酯重量的1-15%的烷氧基苯衍生物,经过滤、脱泡后纺丝制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端基封锁剂可以是N,N-二甲基丙二胺、N,N-二乙基丙二胺、N,N-二乙基乙二胺、N,N-二丁基丙二胺、N,N-二丁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等N,N-二烷基烷撑二胺,特别是R为C原子数为4以下的烷撑较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或聚氨酯溶液还可与光稳定剂、抗氧剂、消光剂、含三价氮的耐候剂、阻燃剂、颜料等添加成份的稳定化量配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制成品染色性不好及耐氯性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聚氨基甲酸酯或降氨基甲酸酯脲为主要成分的聚氨酯或聚氨酯溶液是以文档编号D01F8/12GK1193665SQ9611599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玉林, 沈淦清, 张瑞业 申请人: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染耐氯性氨纶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以具有***(式中:R1、R2为C原子数1-4的烷基或异烷基,R为C原子数1-12的烷撑)化学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为端基封锁剂,以数均分子量1000-4000,熔点为60℃以下的聚醚二醇或聚酯二醇和有机二异氰酸酯以及分子量400以下的有机胺为原料制成的聚氨基甲酸酯脲为主要成份的聚合体或聚合体溶液中添加具有(ROAr)nZ,(式中:Z代表C原子数为0-12的烷撑,C原子数为1或2的叔烷撑、或-S-、或-*-、或-N=N-、或-O-;Ar代表***、***;R代表C原子数为1-4的烷基;n=1-3)结构的相对于聚氨酯重量的1-15%的烷氧基苯衍生物,经过滤、脱泡后纺丝制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林沈淦清张瑞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