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护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52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0:11
一种手机保护后盖,包括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后盖本体的一端,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后盖本体的另一端。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及第一定位螺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机保护后盖,通过设置的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进行抛光工序时,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分别对后盖本体的两端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手机保护后盖进行抛光工序时的定位效果,通过将手机保护后盖精确定位,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进行抛光工序时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手机保护后盖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保护后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后盖。
技术介绍
在中国,各种中高端手机内链使用人群的普遍化、普及化。看到全球手机套的发展前景,使得手机保护后盖的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这些公司以各种材料生产手机保护后盖,同时也着重手机保护后盖的美观、个性,以及品质。在手机保护后盖的多样化,多元化更是层出不穷,令人吃惊的是有的手机保护后盖的价格都远远比手机还要贵。有一些公司重金打造奢侈品系列的手机套,手机套的外表镶钻——Ketaili系列,镶玛瑙——科泰利系列,镶嵌金边——KTL系列等更多系列的高端、高奢侈的精美手机保护后盖。目前,传统企业在制造手机保护后盖的过程中,对手机保护后盖进行抛光工序时,无法将手机保护后盖精确定位,从而导致手机保护后盖表面的粗糙度增加,以及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后盖,能够提高手机保护后盖进行抛光工序时的定位效果,降低手机保护后盖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一种手机保护后盖,包括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及第一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顶板及第二定位螺丝,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上。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本体具有弯曲部。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本体具有腰圆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本体的两侧设有第一挡片及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及所述第二挡片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螺丝上设置有第一螺帽。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螺丝上设置有第二螺帽。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帽具有圆形横截面。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螺帽具有圆形横截面。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具有第一收容腔。在本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具有第二收容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手机保护后盖,通过设置的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进行抛光工序时,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分别对后盖本体的两端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手机保护后盖进行抛光工序时的定位效果,通过将手机保护后盖精确定位,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进行抛光工序时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手机保护后盖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手机保护后盖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手机保护后盖,包括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及第一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诉讼第一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顶板及第二定位螺丝,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上。如此,上述手机保护后盖,通过设置的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进行抛光工序时,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分别对后盖本体的两端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提高手机保护后盖进行抛光工序时的定位效果,通过将手机保护后盖精确定位,以使得手机保护后盖在抛光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降低手机保护后盖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为了更好地对上述简易型冲压装置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手机保护后盖的构思。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手机保护后盖10,包括后盖本体100、第一定位组件200及第二定位组件300,第一定位组件200安装在后盖本体100的一端,第二定位组件300安装在后盖本体10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后盖本体100具有弯曲部110。后盖本体100具有腰圆形结构。后盖本体100的两侧设有第一挡片120及第二挡片130,第一挡片120及第二挡片130分别设置于后盖本体100的两侧。其中,当将手机安装在后盖本体100上时,第一挡片120及第二挡片用于限制手机位置,从而避免手机左右移动。要说明的是,第一定位组件200用于定位后盖本体100的一端,第二定位组件300用于定位后盖本体100的另一端。请再次参阅图1所示,第一定位组件20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一侧板220、第二侧板230、第一顶板240及第一定位螺丝250,第一基板210设置于后盖本体的一端,第一侧板22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210的一端连接,第二侧板230的一端与第一基板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顶板240的一端与第一侧板220的另一端连接,诉讼第一顶板240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3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定位螺丝250设置于第一顶板24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螺丝250上设置有第一螺帽251。第一螺帽251具有圆形横截面。第一定位组件200具有第一收容腔260。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定位块(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手机保护后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保护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及第一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顶板及第二定位螺丝,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二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保护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本体、第一定位组件及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顶板及第一定位螺丝,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螺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二顶板及第二定位螺丝,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胜曹鹏豹毛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硕贝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