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渡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473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渡线器,包括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装置的两端,该渡线器,方便导线的导向,且在导向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了,导线之间的相互接触,减少了导线之间的摩擦力,此外,能够对导线进行限位,操作方便、使用时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渡线器
本技术涉及输变电线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渡线器。
技术介绍
在导线架设的过程中,下导线为固定不动,而上导线在飞跃下导线的过程中,会使得上导线与下导线相接触,在拉动上导线的过程中,会使得上下导线相摩擦,易造成导线破损,导致导线损坏,此外,还会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渡线器,方便导线的导向,且有效的防止导线间的接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渡线器,包括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装置的两端,其中,所述穿线装置包括滚筒支架和轴承座,所述滚筒支架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滚筒支架包括中空半圆柱所述中空半圆柱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母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筒支撑架和第二滚筒支撑架,所述第一滚筒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滚筒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套有滚筒;所述轴承座有两个,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支架的两侧,固定两个所述滚筒支架;所述轴承座的中部为圆环,所述圆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轴承座通过将螺杆穿过第一螺母孔和第二螺母孔与两个所述滚筒支架相固定;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两根第二轴承,两根所述第二轴承分别穿过所述圆环;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一步,所述中空半圆柱中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沿着所述第二轴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螺母孔设置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进一步,所述滚筒为中空圆台形,所述中空圆台形直径大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滚轮相离,所述中空圆台形直径小的一边与所述第二滚轮相邻。进一步,两个所述中空半圆柱围成一个具有圆形内置空间的圆柱。进一步,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轴承的方向来回滚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渡线器,方便导线的导向,且在导向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了,上下导线之间的接触,减少了导线之间的摩擦,此外,能够对上导线进行限位,操作方便、使用时安全系数高。1)由于第二轴承和滚筒都可以转动,从而使得该渡线器在上导线的带动下,能够翻转;2)由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能够沿着第二轴承的方向来回滚动,从而使得该渡线器在下导线的带动下,能够左右移动;3)由于该穿线装置采用铝合金材料,从而降低了改渡线器的重量,使得该渡线器的重量控制在15KG以内,有利于该渡线器在空中操作;4)由于滚筒采用倒锥形设置,使得上导线在拉动过程中,如果太过于靠近左侧或右侧,能够带动该渡线器向左或向右偏移,从而保证上导线不会偏出该渡线器,使上下导线处于分离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渡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渡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混筒支架;101、中空半圆柱;102、第一挡板;103、第二挡板;104、第一滚筒支撑架;105、第二滚筒支撑架;106、第一轴承;107、滚筒;108、第一滚轮;109、第二滚轮;1011、圆形内置空间;2、轴承座;201、圆环;202、第一臂;203、第二臂;205、螺杆;301、第二轴承;302、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渡线器,包括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装置的两端,其中,即穿线装置在滚筒装置的两端,对滚筒装置进行固定。所述穿线装置包括滚筒支架1和轴承座2,所述滚筒支架1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滚筒支架1包括中空半圆柱101所述中空半圆柱101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母孔,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第二滚筒支撑架105,所述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所述第二滚筒支撑架10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06,所述第一轴承106上套有滚筒107;即,每个穿线装置包括两个滚筒支架1,即包括两个中空半圆柱101,两个中空半圆柱101相对接,形成一个中空圆柱。即,每个穿线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其中,两个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分别在第二轴承301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轴承座2有两个,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的两侧,固定两个所述滚筒支架;所述轴承座2的中部为圆环201,所述圆环2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3,所述第一臂202和所述第二臂203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轴承座2通过将螺杆205穿过第一螺母孔和第二螺母孔与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相固定;即,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3通过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螺杆205对第二轴承301两侧的滚筒支架1进行固定;此固定方式易拆卸,方便组装,适合输变电的户外作业。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两根第二轴承301,两根所述第二轴承301分别穿过所述圆环201;即,两根第二轴承301能够相向或相背转动。能够减少导线的摩擦,有利于导线的导向。且两根第二轴承301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滚筒107和所述第二轴承301均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中空半圆柱101中设有第一滚轮108和第二滚轮109,所述第一滚轮108和所述第二滚轮109沿着所述第二轴承3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滚轮108和所述第二滚轮109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轴承301的方向来回滚动。即,该渡线器与下导线的安装方法为:拆卸掉滚筒支架1两侧的第一臂202或第二臂203的螺杆205,使得滚筒支架1与轴承座2相分离,从而将下导线放入其中一个滚筒支架1中,然后将两个滚筒支架1合上,将滚筒支架1两侧的轴承座2通过螺杆205安装好。滚筒支架1与轴承座2能够拆卸式安装,实用性强,且方便实用。每个中空半圆柱101内设有第一滚轮108和第二滚轮109,即每个穿线装置包括两个中空半圆柱101,且包括两个第一滚轮108和两个第二滚轮109,且两个第一滚轮108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第二滚轮109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此设置有助于导线在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中滑动,减少导线的摩擦。此外,上导线在第二轴承301上飞跃时,第二轴承301和滚筒107都可以转动,在上导线、第二轴承301和滚筒107的带动下,该渡线器能够翻转。第一滚轮108和第二滚轮109能够沿着第二轴承301的方向来回运动,在下导线、第一滚轮108和第二滚轮109的带动下,该渡线器能够沿着第二轴承301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第二轴承301的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302。橡胶层302能够有效的保护上导线,有效防止上导线的破损。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螺母孔设置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即,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为直角三角形,为加强筋,有利于滚筒107的固定,稳定性高。所述滚筒107为中空圆台形,所述中空圆台形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渡线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渡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装置的两端,其中,所述穿线装置包括滚筒支架(1)和轴承座(2),所述滚筒支架(1)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滚筒支架(1)包括中空半圆柱(101)所述中空半圆柱(101)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母孔,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第二滚筒支撑架(105),所述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所述第二滚筒支撑架(10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06),所述第一轴承(106)上套有滚筒(107);所述轴承座(2)有两个,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的两侧,固定两个所述滚筒支架;所述轴承座(2)的中部为圆环(201),所述圆环(2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3),所述第一臂(202)和所述第二臂(203)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轴承座(2)通过将螺杆(205)穿过第一螺母孔和第二螺母孔与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相固定;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两根第二轴承(301),两根所述第二轴承(301)分别穿过所述圆环(201);所述滚筒(107)和所述第二轴承(301)均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渡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线装置和滚筒装置,所述穿线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装置的两端,其中,所述穿线装置包括滚筒支架(1)和轴承座(2),所述滚筒支架(1)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滚筒支架(1)包括中空半圆柱(101)所述中空半圆柱(101)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102)和第二挡板(103),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母孔,所述第一挡板(102)和所述第二挡板(103)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第二滚筒支撑架(105),所述第一滚筒支撑架(104)和所述第二滚筒支撑架(105)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06),所述第一轴承(106)上套有滚筒(107);所述轴承座(2)有两个,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的两侧,固定两个所述滚筒支架;所述轴承座(2)的中部为圆环(201),所述圆环(2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臂(202)和第二臂(203),所述第一臂(202)和所述第二臂(203)的中部均设有第二螺母孔,所述轴承座(2)通过将螺杆(205)穿过第一螺母孔和第二螺母孔与两个所述滚筒支架(1)相固定;所述滚筒装置包括两根第二轴承(301),两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甲罗新余亮张晶陈华光童静锻炼冯细选陈化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天润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