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04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包括生产终端,所述生产终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传送线,还包括第二传送线,所述第二传送线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传送线的末端与第二传送线之间设置移载设备,所述移载设备用于将物料从第一传送线转移至第二传送线上;所述第二传送线上以移载设备为起点,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质检工位、包膜工位、装订工位、绑带工位、下货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盘式物料的出厂线占用空间大、距离过长的问题,实现降低盘式物料出厂时对车间长度的需求、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disc type material outgoing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disc type material factory line, including a production terminal.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production terminal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ine is also include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ine is in a ring of first and end connection,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ine is set with a load transfer device betwee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ine. The transfer equipment is used to transfer the material from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ine to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in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ine takes the transfer equi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ets up the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the envelope, the binding site, the bandage position and the delivery posi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layout structure of a disk type material outgoing lin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space and long distance in the outgoing line of the disk type material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o reduce the demand for the length of the workshop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
本技术涉及盘式物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领域,许多设备都以盘状结构作为成品出厂,如各种光缆、电缆、线缆等。现有技术中对于各种盘式物料的出厂包装都是在很长的生产线上进行,对车间的长度要求极高,同时又会导致首尾之间距离很长,不便于物料的交互与循环,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使用叉车等设备进行物料的交互,不利于高效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盘式物料的出厂线占用空间大、距离过长的问题,实现降低盘式物料出厂时对车间长度的需求、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包括生产终端,所述生产终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传送线,还包括第二传送线,所述第二传送线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传送线的末端与第二传送线之间设置移载设备,所述移载设备用于将物料从第一传送线转移至第二传送线上;所述第二传送线上以移载设备为起点,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质检工位、包膜工位、装订工位、绑带工位、下货工位。针对现有技术中盘式物料的出厂线占用空间大、距离过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生产终端即为盘式物料的生产末端,使得已经生产好的盘式物料直接传输至第一传送线上,随着第一传送线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一传送线的末端,此时由移载设备将物料转移至第二传送线上。其中移载设备为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设备,如夹持换向的夹具即可,任何现有的能够实现移动物料功能的设备均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盘式的物料被移载设备转移至第二传送线上后,随着第二传送线进行向前移动,依次经过质检工位、包膜工位、装订工位、绑带工位、下货工位。其中质检工位用于对设备进行质检,一般采用人工抽查质检的方式进行。包膜工位用于对盘式物料进行薄膜包覆,装订工位用于在包膜完成后在物料外表面装上木板进行保护,绑带工位进行最后的捆绑固定,最后从下货工位处将加工包装完成后的盘式物料从第二传送线上卸下即可。由于现有的盘式物料如电缆线缆等都是放置在托盘上进行加工,因此将包装完成后的物料在下货工位处被卸下后,托盘继续留在第二传送线上,由于第二传送线为首尾相接的环状,因此托盘会重新回到移载设备的位置,从而承接下一个被移载设备从第一传送线上转移而来的盘式物料,实现循环作业的效果。本技术由于形成了循环的布局结构,能够极大的降低盘式物料出厂时对车间长度的需求、提高作业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盘式物料的出厂线占用空间大、距离过长的问题。优选的,还包括第三传送线,所述第三传送线的两端均与第二传送线相连,所述质检工位位于第三传送线上。由于第三传送线的两端均与第二传送线相连,因此第三传送线不会对第二传送线正常的循环造成干扰,因此在第三传送线上进行质检也不会干扰第二传送线正常的物料输送,工作人员仅需在第三传送线上进行选择性的抽查质检即可完成质检作业,同时又能够保证经过质检的物料也能够快速的回到第二传送线上进行后续的作业。优选的,所述第三传送线呈直线,第三传送线有相互平行的N条,每条第三传送线上都设置质检工位,其中N≥2。由于第三传送线呈直线,因此第三传送线仅能够位于环形的第二传送线的内部,便于工作人员在第二传送线内部进行质检作业,同时降低经过质检后的物料的移动距离,使其快速的回到第二传送线上。第三传送线有相互平行的N条,便于提高质检效率,同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进一步降低对车间空间的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线上与第三传送线相连处均设置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用于对位于其上的物料进行换向,便于工作人员对即将进入第三传送线的物料进行转动,以取得最佳最方便的之间工位。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线在装订工位处分叉为若干支线,每个支线上都设置一个装订工位。现有技术中对盘式物料的外部木板装订速度较慢,因此通过若干支线,提高装订工位的数量,从而解决装订过慢的问题,防止物料堆积。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装订工位相邻的切割工位。便于根据不同盘式物料的大小切割不同大小的木条或木板,从而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盘式物料的装订作业,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优选的,所述切割工位与装订工位沿着第二传送线的传送方向进行分布,其中切割工位在前,装订工位在后。使得切割工位能够与装订工位良好的进行配合,首先对木材进行适应性的切割,之后再通过装订工位进行装订,极大的提高本技术的配合程度。优选的,所述切割工位上设置有吸尘系统。对木材进行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方案在切割工位上设置吸尘系统,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保护。优选的,所述包膜工位为设置在第一传送线上的包膜机。通过现有的包膜机进行包膜能够极大的提高包膜效率、降低本技术的人力消耗。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线为地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能够极大的降低盘式物料出厂时对车间长度的需求、提高作业效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盘式物料的出厂线占用空间大、距离过长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生产终端,2-第一传送线,3-第二传送线,31-支线,4-移载设备,5-质检工位,6-包膜工位,7-装订工位,8-绑带工位,9-下货工位,10-第三传送线,11-旋转平台,12-切割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图中箭头发现表示传送方向,包括生产终端1,所述生产终端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传送线2,还包括第二传送线3,所述第二传送线3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传送线2的末端与第二传送线3之间设置移载设备4,所述移载设备4用于将物料从第一传送线2转移至第二传送线3上;所述第二传送线3上以移载设备4为起点,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质检工位5、包膜工位6、装订工位7、绑带工位8、下货工位9。盘式的物料被移载设备4转移至第二传送线3上后,随着第二传送线3进行向前移动,依次经过质检工位5、包膜工位6、装订工位7、绑带工位8、下货工位9。其中质检工位5用于对设备进行质检,一般采用人工抽查质检的方式进行。包膜工位6用于对盘式物料进行薄膜包覆,装订工位7用于在包膜完成后在物料外表面装上木板进行保护,绑带工位8进行最后的捆绑固定,最后从下货工位9处将加工包装完成后的盘式物料从第二传送线3上卸下即可。包装完成后的物料在下货工位9处被卸下后,用于承载的托盘继续留在第二传送线3上,由于第二传送线3为首尾相接的环状,因此托盘会重新回到移载设备4的位置,从而承接下一个被移载设备4从第一传送线2上转移而来的盘式物料,实现循环作业。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三传送线10,所述第三传送线10的两端均与第二传送线3相连,所述质检工位5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包括生产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终端(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传送线(2),还包括第二传送线(3),所述第二传送线(3)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传送线(2)的末端与第二传送线(3)之间设置移载设备(4),所述移载设备(4)用于将物料从第一传送线(2)转移至第二传送线(3)上;所述第二传送线(3)上以移载设备(4)为起点,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质检工位(5)、包膜工位(6)、装订工位(7)、绑带工位(8)、下货工位(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包括生产终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终端(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传送线(2),还包括第二传送线(3),所述第二传送线(3)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传送线(2)的末端与第二传送线(3)之间设置移载设备(4),所述移载设备(4)用于将物料从第一传送线(2)转移至第二传送线(3)上;所述第二传送线(3)上以移载设备(4)为起点,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质检工位(5)、包膜工位(6)、装订工位(7)、绑带工位(8)、下货工位(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传送线(10),所述第三传送线(10)的两端均与第二传送线(3)相连,所述质检工位(5)位于第三传送线(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线(10)呈直线,第三传送线(10)有相互平行的N条,每条第三传送线(10)上都设置质检工位(5),其中N≥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物料出厂线的布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欣睿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