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植绒绒毛的制造方法。采用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主要单体的PTT切片,和第三单体、稳定剂、消光剂经聚合成新的PTT,对其熔融纺丝,经牵伸得到未卷曲的丝束,再切割、染色,经导电整理、干燥、筛分、包装,即得到静电植绒用的PTT绒毛。得益于PTT纤维的优秀性能,该绒毛具有极强的回弹性、柔软性,优良的抗静电性、耐污染性及染色印花性能,更好的挺直度有利于提高植绒密度和绒面平整度,印花比锦纶更便捷,是优秀的植绒绒毛材料。良好的色牢度,光稳定性和回弹性,使之比锦纶更适宜应用在汽车内饰、密封、家具等方面。(*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行业,尤其涉及植绒行业中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以下简称PTT)植绒绒毛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植绒是将短纤维的头端通过重力、风力、或静电力等带动,移植到涂覆胶粘剂的基材表面,随后固化的工艺过程。用于植绒的短纤维称为植绒绒毛,一般通过切割取得长度精密一致的绒毛,也有通过削磨粉碎制取绒毛。目前采用的植绒绒毛主要有锦纶和粘胶,腈纶、丙纶、芳纶等也有应用,除此还有天然棉、碳纤维;而涤纶包括PTT仅用于棉纺业。以静电力驱动绒毛飞升的植绒工艺也称静电植绒,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植绒工艺。用于静电植绒的绒毛一般需经过专门的整理,使绒毛的电阻低至一定水平来保证在相应的静电场中的飞升。应用聚酯类化纤制造植绒绒毛其工艺是熔融纺丝有前纺和后纺,先对聚酯切片进行真空干燥,纺丝后经卷绕、落桶得到初生纤维,此为前纺;若干桶初生纤维通过集束并牵伸得到未卷曲丝束,此为后纺,再进行切割,制造成植绒绒毛。然后经过抗静电处理,便可制得静电植绒用的绒毛。用于棉纺业的PTT,其后纺工艺生成的丝束均为卷曲丝束,由此生产出的PTT绒毛无法用于植绒业。现有的植绒绒毛其抗静电性差,染色性能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PTT为主原料生产植绒绒毛的制造方法,为植绒行业提供性能优异的全新的绒毛产品。本专利技术植绒绒毛原料的制备是以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主要单体的PTT切片,其重量百分含量为50-98%,第三单体为其它醇类十稳定剂为2-40%,消光剂为0-10%,经聚合成新的PTT切片。其中第三单体可选用乙二醇,稳定剂可选用磷酸类,消光剂可选用二氧化钛。新PTT切片的熔融纺丝工艺基本上采用涤纶的纺丝工艺,其流程是将新PTT切片进行真空干燥,熔融、经纺丝机纺丝、通过甬道到卷绕机卷绕、落桶得到初生纤维。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前纺过程中,纺丝温度为250-290℃,以270-280℃为最佳,这对保证弹性回复率达到87-98%的水平非常重要,纺丝速度以1000-2000米/分钟为宜。本专利技术的新PTT纺丝的截面可以是已知熔融纺丝的任何截面,如圆形、三角形、三叶形、中空形、扁平形、L形、T形、W形、正方形、其它四边形、多边形、多角形、狗骨形等等。其单丝细度为0.5De-40De,丝束纤度为50万-1000旦尼尔。颜色可以是本白色或者在纺丝过程中以染料或颜料进行注射或色母着色,也可以在丝束切短后染色。若干桶初生纤维通过集束架集束,并进行牵伸得到未卷曲丝束,此为后纺。其中牵伸比以2.6-4.5倍为宜,牵伸速率以700-1000米/分钟为宜,热辊温度以45-70℃为宜,热盘温度以120-165℃为宜。光度可通过消光剂含量的调节进行调整,如大有光、半消光、2/3消光,全消光等。对未卷曲丝束进行切割,根据要求切短为0.15-5mm的长度,最好是0.6-1.5mm,制备成PTT植绒绒毛。对丝束或绒毛进行漂洗后再进行导电整理,再将绒毛干燥、筛分、包装,即可得到静电植绒用的PTT绒毛。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得益于PTT纤维的优秀性能,该绒毛具有极强的回弹性、柔软性,优良的抗静电性、耐污染性及染色印花性能,更好的挺直度有利于提高植绒密度和绒面平整度,印花比锦纶更便捷,是优秀的植绒绒毛材料。良好的色牢度,光稳定性和回弹性,使之比锦纶更适宜应用在汽车内饰、密封、家具等方面。实施例1. 以含量为90%PTT切片和含量为5%的乙二醇、含量为5%的二氧化钛进行聚合,对新PTT切片真空干燥、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260℃,卷绕速度为1000米/分钟,得到初生纤维,对初生纤维进行牵伸,牵伸比为3倍,牵伸速率为800米/分钟,热辊温度为55℃,热盘温度为145℃,得到单丝纤度为1.67旦尼尔(dtex)未卷曲丝束。对丝束进行切割,得到长度为1mm的PTT绒毛,对绒毛进行漂洗、干燥、筛分、包装,即得到可用于静电植绒的PTT绒毛。实施例2. 以含量为80%PTT切片和含量为10%的乙二醇、含量为10%的二氧化钛进行聚合,对新PTT切片真空干燥、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270℃,卷绕速度为1000米/分钟,得到初生纤维,对初生纤维进行牵伸,牵伸比为3.2倍,牵伸速率为800米/分钟,热辊温度为55℃,热盘温度为145℃,得到单丝纤度为1.67旦尼尔(dtex)未卷曲丝束。对丝束进行切割,得到长度为1mm的PTT绒毛,对绒毛进行漂洗、干燥、筛分、包装,即得到可用于静电植绒的PTT绒毛。权利要求1.,包含有对聚酯切片进行真空干燥、熔融纺丝、切割、抗静电等常规工艺,其特征在于(1)绒毛原料是采用以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主要单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切片,其重量百分含量为50-98%,第三单体十稳定剂为2-40%,消光剂为0-10%,经聚合成新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前纺温度为250-290℃,最佳为270-280℃。(3)在后纺工艺中初生纤维经集束后必须牵伸成未卷曲的长丝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第三单体为乙二醇,消光剂为二氧化钛,稳定剂为磷酸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牵伸比为2.6-4.5倍,牵伸速率为700-1000米/分钟,热辊温度为45-70℃,热盘温度为120-16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主要单体的PTT切片,和第三单体、稳定剂、消光剂经聚合成新的PTT,对其熔融纺丝,经牵伸得到未卷曲的丝束,再切割、染色,经导电整理、干燥、筛分、包装,即得到静电植绒用的PTT绒毛。得益于PTT纤维的优秀性能,该绒毛具有极强的回弹性、柔软性,优良的抗静电性、耐污染性及染色印花性能,更好的挺直度有利于提高植绒密度和绒面平整度,印花比锦纶更便捷,是优秀的植绒绒毛材料。良好的色牢度,光稳定性和回弹性,使之比锦纶更适宜应用在汽车内饰、密封、家具等方面。文档编号B05D1/04GK1766182SQ20041006749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冯忠耀, 解德诚, 王永东, 张根敏, 沈在红, 杨卫忠, 姜粉根, 贺聿金, 王企章 申请人:上海第十化学纤维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植绒绒毛的制造方法,包含有对聚酯切片进行真空干燥、熔融纺丝、切割、抗静电等常规工艺,其特征在于:(1)绒毛原料是采用以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主要单体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切片,其重量百分含量为50-98%,第三单体十稳定剂为2-40%,消光剂为0-10%,经聚合成新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前纺温度为250-290℃,最佳为270-280℃。(3)在后纺工艺中初生纤维经集束后必须牵伸成未卷曲的长丝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耀,解德诚,王永东,张根敏,沈在红,杨卫忠,姜粉根,贺聿金,王企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十化学纤维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