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667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07:10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凸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凹入,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为100度或更大。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The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lens, a second lens, a third lens, a fourth lens, a fifth lens, and a sixth lens arranged in order from the imaging surface of the object direction. The surface of the fourth lens is protruded, the surface of the fifth lens is concave, and the field angle of the optical imaging system is 100 degrees or l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系统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7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6-018032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在移动终端中,相机模块已经被设置为能够进行视频通话和图像捕捉的标准组件。另外,由于在便携式终端中的相机模块的功能已经逐渐增加,对于在便携式终端中的高分辨率和高性能的相机模块的需求也已经增加。然而,因为便携式终端正在变得小型化和轻量化,所以在实现高分辨率和高性能的相机模块方面已经遇到了限制。为实现小型高性能相机模块,相机模块的透镜已经由比玻璃轻的塑料材料形成,并且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五个或更多个透镜以实现高分辨率。在相机模块安装在便携式终端的前表面上的情况下,还必须将其他考量作为设计的因素。这种相机模块使用相对宽的视角来捕获宽幅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以以简化的形式对所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并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所述构思。本
技术实现思路
既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主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在一个总的方面,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光轴凸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所述光轴凹入,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为100度或更大。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表达式0.5<f/f3<5.0,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表达式20<v1-v2<60,其中,v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表达式0<TTL/FOV<0.1,其中,TTL表示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FOV表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视场角。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表达式1.60<n4<2.10,其中,n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光阑。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表面可以是非球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被构造成: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物方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像方表面,并且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可被构造成: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且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物方表面以及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物方表面和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并且所述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均沿着所述光轴凸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像方表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物方表面和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凸出的物方表面;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凸出的像方表面;及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凹入的像方表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满足表达式0.5<f/f3<5.0,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凹入的像方表面;及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F数为2.45或更小。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构造示意图。图2是示出表示图1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一组曲线图。图3是列出图1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特性的表格。图4是列出图1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图5是根据第二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构造示意图。图6是示出表示图5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一组曲线图。图7是列出图5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特性的表格;及图8是列出图5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图9是根据第三示例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构造示意图。图10是示出表示图9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一组曲线图。图11是列出图9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特性的表格;及图12是列出图9所示的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的非球面系数的表格。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适用的情况下,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或便利起见,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被夸大。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公开内容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公开内容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被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所限制。更确切的说,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整个说明书,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区域或晶圆(基板)的元件被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能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元件或层。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区域或部分,但是除另有指出外,这些组件、区域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开。因而,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组件、区域或部分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区域或部分。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他们的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光轴凸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所述光轴凹入,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为100度或更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27 KR 10-2016-0180325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方向成像面顺序地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光轴凸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沿着所述光轴凹入,并且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视场角为100度或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0.5<f/f3<5.0,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总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20<v1-v2<60,其中,v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0<TTL/FOV<0.1,其中,TTL表示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至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的距离,FOV表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所述视场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1.60<n4<2.10,其中,n4表示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光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为非球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物方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沿着所述光轴凸出的像方表面,并且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沿着所述光轴凹入的像方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弼镐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