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08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为提高其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内加入超细短切碳纤维增强,并在250~300℃下进行纺丝得到的单丝纤维,这类产品强度增加,抗冲击强度高,成型收缩率小,成品不容易变形,可以应用于面料单丝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纤维,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
技术介绍
目前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简称PBT),PBT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仅为0.1%,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电绝缘性,但体积电阻、介电损耗大。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缺点是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缩率大。故大部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或无机填充改性,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可提高一倍以上,热变形温度也大幅提高。可以在140℃下长期工作,玻纤增强后制品纵、横向收缩率不一致,易使制品发生翘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纤维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本专利技术技术构成如下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采用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其特征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内加入超细短切碳纤维增强,并在250~300℃下进行纺丝。卷绕速度保持在800~2000米/分,这样由纺织机得到的初生丝有大于4.5克/旦的强度。这样相对于原来的技术进步效果是单丝纤维的强度增加,抗冲击强度高,成型收缩率小,成品不容易变形。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30-7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添加30-70%复合增韧剂来提高单丝韧性,同时结合熔体直纺技术生产,解决了常规增韧剂增韧效果差、同时增韧后强度和刚性大幅度下降等问题,实现了高缺口冲击强度且未降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成本低的实际效果,生产出单丝韧性优良的单丝纤维。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德国XIMMER公司等涤纶超细纤维的生产设备,应用于50D/18F、75D/36F、75D/48F、50D/36F、100D/48F、80D/12F、50D/12F、150D/144F等单丝纤维的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采用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其特征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内加入超细短切碳纤维增强,并在250~300℃下进行纺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卷绕速度保持在800~2000米/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丝纤维,其特征在于采用30-7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添加30-70%复合增韧剂来提高单丝韧性,同时结合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全文摘要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为提高其韧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内加入超细短切碳纤维增强,并在250~300℃下进行纺丝得到的单丝纤维,这类产品强度增加,抗冲击强度高,成型收缩率小,成品不容易变形,可以应用于面料单丝的生产。文档编号D01D5/08GK101041909SQ20071004021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缪汉根 申请人: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单丝纤维,采用喷丝板和熔体直纺技术生产,其特征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内加入超细短切碳纤维增强,并在250~300℃下进行纺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汉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