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062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4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包括机体组件、供电组件、组装组件和运送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组装机机架和工位护板,所述工位护板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的前表面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组装机机架为框架结构;通过接头组装工位上设置的机械手,来代替原有工作人员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装配,跳线接头由震动上料盘自动进行供料,在接头组装工位的位置进入,然后经机械手抓取分别放入接头组装工位的后端对应位置,自动完成压装,机械手采用三爪式,行程短,效率高,使得整个装配过冲时间缩短,并且使用机械手臂,使得装配时精度更高,使产品的次品率降低,提高跳线的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jumper assembly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jumper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n body assembly, a power supply component, an assembly assembly and a transporting component. The body assembly comprises an assembly machine frame and a workstation guard plate,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assembly machine fram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of the assembly machine, the assembly machine. The frame is a frame structure. By the manipulator set on the joint assembly position, the manual method is used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staff to be assembled by hand. The jumper joint is automatically supplied by the vibrating material plate, and is entered in the position of the joint assembly position, and then put into the rear end of the assembly position by the manipulator. Automatic completion of pressure loading, the manipulator adopts three claw type, short stroke, high efficiency, making the whole assembly overshoot time shorter, and using the mechanical arm, making the assembly precision higher, reducing the product's secondary rate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jumpe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跳线实际就是连接电路板两需求点的金属连接线,因产品设计不同,其跳线使用材料,粗细都不一样,大部分跳线是用于同等电势电压传输,也有用于保护电路的参考电压,对于有精密电压要求的,一点点的金属跳线所产生的压降也会使产品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原有跳线组装机在使用时,需要一个人手工两次插网,另外一个人通过治具完成线缆两端的一次性压入,经常使放入位置不佳,并会出现次品,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跳线组装机在使用时,需要一个人手工两次插网,另外一个人通过治具完成线缆两端的一次性压入,经常使放入位置不佳,并会出现次品,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包括机体组件、供电组件、组装组件和运送组件,所述机体组件包括组装机机架和工位护板,所述工位护板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的前表面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组装机机架为框架结构,所述供电组件包括配电箱、散热窗和开关按钮,所述配电箱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的内部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的前表面设有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配电箱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窗位于所述配电箱的下方,且与所述配电箱固定连接,所述组装组件包括线缆固定压块、接头组装工位和工位挡板,所述接头组装工位位于所述工位护板的后方,所述接头组装工位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组装工位的前方设置有所述工位挡板,且所述工位挡板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压块位于所述工位挡板的左侧,且所述线缆固定压块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运送组件包括送料盘、震动上料盘和出料盘,所述震动上料盘位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的后方,且震动上料盘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震动上料盘的左侧依次设有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出料盘,且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出料盘均与所述组装机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送料盘、震动上料盘和出料盘均与所述开关按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组装机机架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脚,所述组装机机架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脚,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支撑脚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脚数量为四个,且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横杆的下方四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散热窗前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槽孔,所述槽孔呈两列,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优选的,所述工位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的前表面,所述工位护板与所述组装机机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震动上料盘上设有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呈螺旋状分布在所述震动上料盘的内壁。优选的,所述送料轨道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宽度小于跳线接头大端的直径,且大于所述跳线接头小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送料盘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通过滑动连接,所述送料盘输出端与所述出料盘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位挡板位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的前方,所述工位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的宽度,所述工位挡板与所述组装机机架之间通过螺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工位护板的前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工位护板之间通过螺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头组装工位上设置的机械手,来代替原有工作人员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装配,跳线接头由震动上料盘自动进行供料,在接头组装工位的位置进入,然后经机械手抓取分别放入接头组装工位的后端对应位置,自动完成压装,机械手采用三爪式,行程短,效率高,使得整个装配过冲时间缩短,并且使用机械手臂,使得装配时精度更高,使产品的次品率降低,提高跳线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体组件、11-组装机机架、111-支撑横杆、112-支撑脚、12-工位护板、20-供电组件、21-配电箱、22-散热窗、23-开关按钮、30-组装组件、31-线缆固定压块、32-接头组装工位、33-工位挡板、40-运送组件、41-送料盘、42-震动上料盘、421-送料轨道、43-出料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包括机体组件10、供电组件20、组装组件30和运送组件40,机体组件10包括组装机机架11和工位护板12,工位护板12位于组装机机架11的前表面顶端,且与组装机机架11转动连接,组装机机架11为框架结构,供电组件20包括配电箱21、散热窗22和开关按钮23,配电箱21位于组装机机架11的内部顶端,且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配电箱21的前表面设有开关按钮23,开关按钮23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且开关按钮23与配电箱21电性连接,散热窗22位于配电箱21的下方,且与配电箱21固定连接,组装组件30包括线缆固定压块31、接头组装工位32和工位挡板33,接头组装工位32位于工位护板12的后方,接头组装工位32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接头组装工位32的前方设置有工位挡板33,且工位挡板33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线缆固定压块31位于工位挡板33的左侧,且线缆固定压块31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运送组件40包括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震动上料盘42位于接头组装工位32的后方,且震动上料盘42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震动上料盘42的左侧依次设有送料盘41和出料盘43,且送料盘41和出料盘43均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均与开关按钮23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头组装工位32位于工位护板12的后方,接头组装工位32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接头组装工位32的前方设置工位挡板33,且工位挡板33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线缆固定压块31位于工位挡板33的左侧,且线缆固定压块31与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先由工作人员将一根待加工线缆的两端分别插入线缆固定压块31上,然后由线缆固定压块31后方的机构自动插网,插网后由机械手抓取到接头组装工位32上,接头组装工位32后方设置的震动上料盘42提供跳线接头,跳线接头自动压入完成组装。本实施例中,通过接头组装工位32上设置的机械手,来代替原有工作人员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装配,跳线接头由震动上料盘42自动进行供料,在接头组装工位32的位置进入,然后经机械手抓取分别放入接头组装工位32的后端对应位置,自动完成压装,机械手采用三爪式,行程短,效率高,使得整个装配过冲时间缩短,并且使用机械手臂,使得装配时精度更高,使产品的次品率降低,提高跳线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组装机机架11包括支撑横杆111和支撑脚112,支撑横杆111与支撑脚1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组装机机架11包括支撑横杆111和支撑脚112,支撑横杆111与支撑脚112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横杆111来对组装机机架11进行加固,并且方便放置加工设备,通过支撑脚112使组装机机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组件(10)、供电组件(20)、组装组件(30)和运送组件(40),所述机体组件(10)包括组装机机架(11)和工位护板(12),所述工位护板(12)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11)的前表面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转动连接,所述组装机机架(11)为框架结构,所述供电组件(20)包括配电箱(21)、散热窗(22)和开关按钮(23),所述配电箱(21)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11)的内部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21)的前表面设有所述开关按钮(23),所述开关按钮(23)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开关按钮(23)与所述配电箱(21)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窗(22)位于所述配电箱(21)的下方,且与所述配电箱(21)固定连接,所述组装组件(30)包括线缆固定压块(31)、接头组装工位(32)和工位挡板(33),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位于所述工位护板(12)的后方,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的前方设置有所述工位挡板(33),且所述工位挡板(33)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压块(31)位于所述工位挡板(33)的左侧,且所述线缆固定压块(31)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运送组件(40)包括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所述震动上料盘(42)位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的后方,且震动上料盘(42)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震动上料盘(42)的左侧依次设有所述送料盘(41)和所述出料盘(43),且所述送料盘(41)和所述出料盘(43)均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均与所述开关按钮(2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跳线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组件(10)、供电组件(20)、组装组件(30)和运送组件(40),所述机体组件(10)包括组装机机架(11)和工位护板(12),所述工位护板(12)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11)的前表面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转动连接,所述组装机机架(11)为框架结构,所述供电组件(20)包括配电箱(21)、散热窗(22)和开关按钮(23),所述配电箱(21)位于所述组装机机架(11)的内部顶端,且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配电箱(21)的前表面设有所述开关按钮(23),所述开关按钮(23)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且所述开关按钮(23)与所述配电箱(21)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窗(22)位于所述配电箱(21)的下方,且与所述配电箱(21)固定连接,所述组装组件(30)包括线缆固定压块(31)、接头组装工位(32)和工位挡板(33),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位于所述工位护板(12)的后方,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的前方设置有所述工位挡板(33),且所述工位挡板(33)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压块(31)位于所述工位挡板(33)的左侧,且所述线缆固定压块(31)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运送组件(40)包括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所述震动上料盘(42)位于所述接头组装工位(32)的后方,且震动上料盘(42)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震动上料盘(42)的左侧依次设有所述送料盘(41)和所述出料盘(43),且所述送料盘(41)和所述出料盘(43)均与所述组装机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送料盘(41)、震动上料盘(42)和出料盘(43)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毕毕西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