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57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背光源;包覆所述显示面板至少一个侧表面的遮光胶带,用于阻挡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侧表面发射出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对显示面板的侧表面进行了遮光处理,从而保证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无法从侧表面出射,可有效解决显示画面的边缘处出现漏光的现象发生。同时,遮光胶带还具有一定的隔绝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氧进入至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不易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的制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设置有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并没有对显示面板的侧表面进行遮光处理,因此背光源的光线会从显示面板的侧表面发射出去,导致显示画面会出现漏光显现,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有鉴于此,当前亟需一种解决显示装置出现漏光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用于解决依靠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在在画面边缘位置出现漏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背光源;包覆所述显示面板至少一个侧表面的遮光胶带,用于阻挡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侧表面发射出去。其中,所述遮光胶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源之间,并向所述显示面板外侧延伸而出包覆所述侧表面。其中,所述遮光胶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非显示区域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相隔有属于非显示区域的空留区域,所述遮光胶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空留区域内。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贴合有保护层,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遮光胶带。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形成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遮光胶带的形成材料的硬度,且所述遮光胶带在所述保护层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保护层内。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外围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分离,且所述遮光胶带在所述保护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部分重合区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显示面板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背光源;撕掉所述背光源的保护层,保留所述遮光胶带;将所述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固定在一起,并使用遮光胶带包覆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表面。其中,所述背光源的保护层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组装方法具体包括:撕掉所述保护层的第一部分;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源进行对位,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正对所述背光源的已撕掉所述第一部分的区域;撕掉所述保护层的第二部分,暴露出所述遮光胶带;将对位后的所述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固定在一起,使所述遮光胶带的一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接触,将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一起;使用遮光胶带的另一部分包覆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表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对显示面板的侧表面进行了遮光处理,从而保证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无法从侧表面出射,可有效解决显示画面的边缘处出现漏光的现象发生。同时,遮光胶带还具有一定的隔绝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氧进入至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不易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在实际应用中的另一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中,显示面板与背光源对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针对现有的依靠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容易在画面边缘位置出现漏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1;设置在显示面板11背光侧的背光源12;包覆显示面板11至少一个侧表面的遮光胶带13,用于阻挡背光源12发出的光线从侧表面发射出去(例如阻挡图1中箭头所示的背光源12光线)。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对显示面板的侧表面进行了遮光处理,从而保证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无法从侧表面出射,可有效解决显示画面的边缘处出现漏光的现象发生。同时,遮光胶带还具有一定的隔绝作用,可有效防止水氧进入至显示面板,使显示面板不易氧化,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具体地,进一步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遮光胶带13的一端A固定在显示面板11与背光源12之间,并向显示面板11外侧延伸而出包覆该显示面板11的侧表面。作为较佳的方案,遮光胶13另一端B固定在显示面板11出光面的非显示区域,以提高遮光胶带13的稳固性,并避免遮光胶带13遮挡显示区域。此外,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遮光胶带13还可以由绝缘材料和/或高阻材料制成,由于包覆了显示面板11的侧边面,因此可以在用户触摸屏幕时,防止用户的生物静电从显示面板11的侧边进入至显示面板的内部,造成显示面板的功能膜层被静电击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遮光胶带13可以与显示面板11的侧表面直接接触,也可以不与侧表面直接触,但凡是遮光胶带13包覆显示面板11的侧表面以阻止背光源12发出的光线从侧表面出射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进行详细介绍。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际应用中,显示面板11为双基板结构,包括:上基板111(如彩膜基板)和下基板112(如阵列基板)。本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上基板111的侧表面以及下基板112的侧表面进行遮光处理即可解决漏光现象发生。其中,上基板111的出光面上设置有上偏光片1111,该上偏光片1111与显示面板11的边缘之间相隔有属于非显示区域的空留区域D,本实现方式的遮光胶带一端固定在显示面板11与背光源12之间,另一端固定在该空留区域D内。遮光胶带以完全覆盖空留区域D为宜。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有上述显示模组。基于该显示模组,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画面边缘出现漏光现象。并且具有较好的阻隔静电的效果,可避免用户的生物静电进入显示面板的导电图层后形成干扰显示画面的电场。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视以及显示器等产品。此外,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12,包括:贴合背光源12出光面的保护层121;设置在保护层121靠近背光源12一侧的遮光胶带122。其中,该遮光胶带122即本专利技术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遮光胶带。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21与遮光胶带122可视作为背光源的封装膜。背光源制作好放入仓库等待组装时,可以使用该封装膜对背光源出光面进行封装,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源及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所述显示面板至少一个侧表面的遮光胶带,用于阻挡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侧表面发射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所述显示面板至少一个侧表面的遮光胶带,用于阻挡所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从所述侧表面发射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源之间,并向所述显示面板外侧延伸而出包覆所述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非显示区域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相隔有属于非显示区域的空留区域,所述遮光胶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空留区域内。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6.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贴合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靠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遮光胶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形成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遮光胶带的形成材料的硬度,且所述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顺袁洪亮马力武晓娟张子敬毕谣郑琪赵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