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其包括:基座本体,其固定于设置面;把手本体,其在上述基座本体实现推动(push)或者拉动(pull)动作;及切换单元,其设置于上述基座本体的内部,用于切换上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或拉动动作,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单元包括:壳体,设置于上述基座本体的内部;推板,其以支撑所述把手本体下表面的方式设置,且上述推板呈被所述壳体弹性支撑的状态;及切换旋钮,其可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一侧面,且以维持上述推板向上述壳体下降的状态的方式固定上述推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切换结构体,更详细地,涉及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公开了所谓“推拉式”(Push-Pulltype)门锁,其向门敞开方向施加力量时,释放(Unlocking)锁定插销(deadbolt)。图1为示出现有的推拉式门锁的状态图,如图1所示,这种推拉式门锁的打开门的方式为向内侧把手3和外侧把手4上施加门D敞开方向的力量来释放碰簧销(latchbolt)5并打开门D。在图1中,未说明的符号“7”为控制杆(lever),“8”为旋转轴,“6”为锁定插销。另一方面,现有的推拉式门锁为将门D位于中间且内侧把手3和外侧把手4设置于两侧的结构,例如内侧把手3以由使用者的推动动作(向内摆动(inswing))使门打开的方式设置,外侧把手4以由使用者的拉动动作(向外摆动(outswing))使门打开的方式设置。但是,在设置现有的推拉式门锁时,存在难以切换摆动运转方式的问题。即,把手3、4本身无法实现向内摆动及向外摆动的切换,因此,当要对其进行改变时,会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现有文献>现有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360100号(公告日:2014年02月24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使用者通过运转设置于门锁本体的切换旋钮,能够轻松地进行推动(push)运转及拉动(pull)运转的切换。技术方案根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其包括:基座本体,其固定于设置面;把手本体,其在上述基座本体实现推动或者拉动动作;及切换单元,其设置于上述基座本体的内部,用于切换上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或拉动动作,其中,上述切换单元包括:壳体,设置于上述基座本体的内部;推板,其以支撑所述把手本体下表面的方式设置,且上述推板呈被所述壳体弹性支撑的状态;及切换旋钮,其可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壳体的一侧面,且以维持上述推板下降至上述壳体的状态的方式固定上述推板。弹性支撑于上述壳体内部的把手支柱形成于上述把手本体,上述推板形成有在上述壳体的内部被弹性支撑的支柱,当上述推板在上述壳体内下降,且在此状态下,通过上述切换旋钮固定时,可进行上述把手本体的拉动动作。当上述切换旋钮释放上述推板的固定,上述推板恢复至原始状态,从而当成为弹性支撑上述把手本体的状态时,可进行上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上述把手支柱及上述支柱分别安装有弹簧,上述把手支柱及上述支柱的前端固定上述弹簧的一侧,上述弹簧的另一侧支撑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在进行上述把手本体的拉动动作时,安装于上述把手支柱的弹簧收缩,在进行上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时,安装于上述支柱的弹簧收缩。上述切换旋钮形成有固定槽,其用于插入安装于上述支柱前端的螺栓头部,从而可通过旋转上述切换旋钮而使上述螺栓的头部插入至上述固定槽来实现上述推板的固定。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进行设置时,能够以通过设置于门锁本体的切换旋钮简便地进行拉动(pull)运转及推动(push)运转的切换的方式设置推拉门锁,由此,可具有使用简便、容易施工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现有的推拉式门锁的状态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向拉动(pull)方向运转的状态图。图2b为图2a的侧面剖视图及运转状态图。图2c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推板实现固定的状态的状态图。图3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壳体结构的俯视图。图4a及图4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图6a及图6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拉动(pull)状态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推板实现固定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向推动(push)方向运转的状态图。图9a及图9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运转状态的状态图。图10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壳体结构的俯视图。图11a及图11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推动(push)状态的运转状态的剖视图。图12a及图12b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推动(push)状态的运转过程的状态图。图13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推板的固定被解除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切换旋钮的结构图。图1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切换旋钮的运转状态图。附图标记10:把手本体15:把手支柱20:基座本体30:壳体35:扭力弹簧41:第1齿轮42:第2齿轮44:驱动槽50:切换旋钮60:推板61: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为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组成要素所指的术语是考虑其功能而示例性地命名的,因此不能理解为以术语自身来预测及限定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参照图2a,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拉动把手本体10的动作(拉动(pull)动作)而在基底本体20实现门锁的释放。即,如图2b所示,把手本体10形成有运转钩16,该运转钩16与形成在基座本体20的第1齿轮41连接,该第1齿轮41与第2齿轮42以锥齿轮的方式连接。由此,当使用者拉动把手本体10时,运转钩16上升,与其连接的第1齿轮4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与上述第1齿轮41齿轮连接的第2齿轮42旋转,从而通过第2齿轮42的旋转传达插芯锁体(mortise)的驱动力。这种结构为现有的普通门锁的结构,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的说明。参照图2c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在基座本体20的内部安装有壳体30。在该壳体30上,一面弹性支撑有推板60,在该壳体30的另一面可旋转地设置有用于固定推板60的切换旋钮50。另一方面,壳体30设置有第2齿轮42,此时,第2齿轮42呈通过扭力弹簧35沿旋转方向弹性支撑的状态。并且,第2齿轮42形成有驱动槽44,可设置成通过该驱动槽44与插芯锁体(mortise)(未图示)实现联动。参照图4a及图4b,把手本体10上以延长的方式形成有把手支柱16,该把手支柱16以贯穿壳体30的方式连接,并且,弹簧15a的一端由支撑螺栓15b支撑于把手支柱15的前端,弹簧15a的另一端支撑于壳体30的内部面。由此,当把手本体10被拉动时,把手支柱15上升,弹簧15a在壳体30中保持收缩的状态,而当不施加拉动的力量时,把手本体10复原为其原始状态。参照图5,在壳体30,下端沿一列形成有把手支柱孔31及支柱孔32。此时,在支柱孔32中安装有推板60的支柱61,在支柱61的末端安装有固定螺栓62。并且,推板60上分别安装有第2弹簧61a。另一方面,第1齿轮41通过旋转销42a可旋转地安装于壳体30,并且第2齿轮42设置成以锥齿轮的方式与上述第1齿轮41实现咬合(通过弹簧S而紧贴)。并且,能够提供用于断开第1齿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其包括:基座本体,其固定于设置面;把手本体,其在所述基座本体实现推动或者拉动动作;及切换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内部,用于切换所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或拉动动作,所述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内部;推板,其以支撑所述把手本体下表面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推板呈被所述壳体弹性支撑的状态;及切换旋钮,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且以能够维持所述推板向所述壳体下降的状态的方式固定所述推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4 KR 10-2016-01704861.一种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其包括:基座本体,其固定于设置面;把手本体,其在所述基座本体实现推动或者拉动动作;及切换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内部,用于切换所述把手本体的推动动作或拉动动作,所述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内部;推板,其以支撑所述把手本体下表面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推板呈被所述壳体弹性支撑的状态;及切换旋钮,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且以能够维持所述推板向所述壳体下降的状态的方式固定所述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锁的驱动切换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于所述推板内部的把手支柱形成于所述把手本体,所述推板形成有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被弹性支撑的支柱,当所述推板在所述壳体内下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在雄,
申请(专利权)人:亚萨合莱韩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