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及其建造
,涉及用于墙体组装的竹材双板构件,以及带有所述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房屋建筑大多采用砌体结构,即墙体一般采用砖砌体墙。这类建造方式由于砖块烧制以及施工要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构件加工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施工现场湿作业多,施工速度慢,难以标准化。另外,当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可以部分解决传统建造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仍然存在资源浪费和施工强度大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传统建造技术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非常需要在建筑材料和构件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并且提高构件加工标准化程度,同时在建筑施工方面降低施工强度并且提高施工标准化程度。从而,有必要提出节能环保、结构合理、施工方便的建造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墙体组装的竹材双板构件,以及带有所述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和房屋及其建造方法。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墙体组装的竹材双板构件。所述双板构件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多个板间定位块。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所述多个板间定位块能够对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定位,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带有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包括所述双板构件,底层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体组装的竹材双板构件,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一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一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一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凹槽垂直相通;所述第二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二侧面分别设有第二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二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二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凹槽垂直相通;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在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横向开槽,相应对称地,在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横向开槽;多个板间定位块,各自在具有顺着板面的两端凸起部位,其中所述定位块可以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之间,并且所述两端凸起部位能够分别嵌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体组装的竹材双板构件,包括: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一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一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一侧面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一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一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一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凹槽垂直相通;所述第二条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相对的第二内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相对的两个第二端部,以及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在所述两个第二侧面分别设有第二侧面凹槽,在所述两个第二端部至少之一设有第二端面凹槽并且所述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凹槽垂直相通;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相对设置于对应墙体两侧的位置并且在结构上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之间形成板间内腔;在所述第一条板的第一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横向开槽,相应对称地,在所述第二条板的第二内表面开设有沿条板纵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横向开槽;多个板间定位块,各自在具有顺着板面的两端凸起部位,其中所述定位块可以分别嵌合于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之间,并且所述两端凸起部位能够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横向开槽和所述第二横向开槽,从而能够对所述第一条板和所述第二条板在纵向以及横向上定位,形成包括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以及板间定位块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材料为竹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各自在设计位置分别开设有矩形横向开口,其开口深度为条板横向宽度的一半;所述横向开口在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组合形成双板构件单元结构之后能够在设计需要的墙体转角处与垂直相交的双板构件单元结构的相应横向开口相对嵌合形成转角构造。3.一种带有竹材双板构件的组装墙体结构,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板构件,相互叠加形成叠合结构,其中所述板间内腔在所述双板构件叠加后形成墙体内腔;底层定位垫板,具有长方板的整体形状,包括底面、顶面、两个侧面和两个端头,其中所述顶面开设有平行的两个纵向垫块凹槽;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上方放置所述双板构件之一,其中所述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朝向所述底层定位垫板的侧面分别嵌入所述两个纵向垫块凹槽;多个条板纵向定位条,其中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的下半边可以沿着墙体纵向朝下嵌入在所述底层定位垫板上方放置的所述双板构件之一朝上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而所述条板纵向定位条的上半部分能够朝上嵌入后续叠加的双板构件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并且其他的条板纵向定位条各自可以上下嵌入相互叠加的双板构件的第一侧面凹槽和第二侧面凹槽,从而形成从所述底层定位垫板起往上叠加的多层双板构件结构;墙体端头扣板,其具有凸字形截面,能够垂直地安置于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端头,并且对应于所述凸字形截面的凸出部位能够嵌入所述叠加的多个双板构件结构的板间内腔从而形成墙体端部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双板构件还可以根据需要沿着墙体方向相互搭接形成顺延墙体结构;其中所述双板构件的第一条板的第一端面凹槽以及第二条板的第二端面凹槽分别与顺延的相邻双板构件的相应端面凹槽相对从而在相对的凹槽之间形成矩形空隙,其中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亮启,侯建群,傅茂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亮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傅茂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