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391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待监测水域内,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存储及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传输及交互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具有装置体积小、易维护、智能化、电池供电超低功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属于水质监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城市生活及工业污水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从污染源排出的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适应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时,必需经过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站等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在现有技术中,进行水质监测所依靠的监测设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一般都需要依靠多台监测装置共同组成一个监测系统,监测节点装置多且体积较大;监测系统庞大在后期维护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使用仪器进行检查、校准,整个系统的后期维护十分不便,成本花费巨大。加之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具体而言,LPWAN是为物联网应用中的M2M通信场景优化的,由电池供电的,低速率、超低功耗、低占空比的,以星型网络覆盖的,支持单节点最大覆盖可达100公里的蜂窝汇聚网关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该技术是近年国际上一种革命性的物联网接入技术,具有远距离、低功耗、低运维成本等特点,与WiFi蓝牙、ZigBee等现有技术相比,LPWAN真正实现了大区域物联网低成本全覆盖。也正因LPWAN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将LPWAN应用于水质监测中,也成为了目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设备精巧又能有效保证监测效果且便于后续维护的水质监测装置,从而有效地提高监测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面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待监测水域内,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存储及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传输及交互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外壳包括至少两段分段外壳,所述分段外壳为柱状。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各段分段外壳通过插接、栓接、拼接、榫接方式中的一种构成所述装置外壳。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外壳具有分段式插接结构,包括第一段分段外壳、第二段分段外壳、第三段分段外壳和第四段分段外壳,所述第一至四段分段外壳通过首尾插接形成所述装置外壳。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外壳的第一至三段分段外壳材质为不锈钢,第四段分段外壳材质为聚偏氟乙烯PVDF。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第一段分段外壳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该装置的连接件。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传感器节点为多参数水质传感器。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多参数水质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氧传感器、电导传感器、浊度传感器、COD化学需要量传感器、氨氮系列传感器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传感器节点还包括为该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蓄电池以及与该蓄电池电性连接的休眠组件。本技术公开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待监测水域内,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该装置外壳具有两段以上的分段式结构,该分段式结构便于其内部传感器节点的安装、更换与维护;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内的传感器节点。与传统水质在线检测仪器仪表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具有装置体积小、易维护、智能化、电池供电超低功耗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四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传感器节点的结构框图。其中:10、装置外壳;11、第一段分段外壳;12、第二段分段外壳;13、第三段分段外壳;14、第四段分段外壳;1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待监测水域内,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10,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0内的传感器节点(图中未示出)。所述装置外壳10具有分段式结构,包括第一段分段外壳11、第二段分段外壳12、第三段分段外壳13和第四段分段外壳14。该装置外壳具有两段以上的分段式结构,该分段式结构便于其内部传感器节点的安装、更换与维护。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所述各段分段外壳通过插接、栓接、拼接、榫接方式中的一种构成所述装置外壳。如图1所示,该装置外壳10的分段式结构由第一至四段分段外壳通过首尾插接形成。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的分段外壳为圆柱状,第一段分段外壳11上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该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该连接件与污水池壁或池中监测站点进行连接,从而固定该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此外,第一段分段外壳11的底部及侧边设有若干开孔,便于污水通过该段外壳进入监测装置内部,与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内部的传感器节点接触,从而便于数据信息的采集。所述第一段分段外壳11的材质为不锈钢,结实耐用且可有效避免污水腐蚀。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第二段分段外壳12的底部插接到上述第一段分段壳体11的顶部,第三段分段外壳13与第二段分段外壳12的形状相同、材质相同(均为不锈钢),同理,第三段分段外壳13的底部插接到第二段分段壳体12的顶部,从而实现首尾相接。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四段分段外壳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第四段分段外壳14的顶部封闭,底部插接在第三段分段外壳13的顶部,由此,通过上述首尾插接组合形成所述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外壳10。所述第四段分段外壳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PVDF,PVDF耐腐蚀且稳定性高,同时便于电信号的无线传导。本技术提供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其内壁的传感器节点为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所述多参数水质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氧传感器、电导传感器、浊度传感器、COD化学需要量传感器、氨氮系列传感器中至少一种。本技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水域的监测要求采用多台装置相组合、形成监测组网的方式完成污水处理厂水质多种参数的同步监测,操作者可以根据待检测水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装置自动化水平高,测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待监测水域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10),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0)内的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存储及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传输及交互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设置于待监测水域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的装置外壳(10),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0)内的传感器节点,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用于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存储及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数据传输及交互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0)包括至少两段分段外壳,所述分段外壳为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段分段外壳通过插接、栓接、拼接、榫接方式中的一种构成所述装置外壳(1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传感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0)具有分段式插接结构,包括第一段分段外壳(11)、第二段分段外壳(12)、第三段分段外壳(13)和第四段分段外壳(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岩王继楠耿乐项建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感测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