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855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进行碱洗,干燥后,加热到1100‑115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50‑1170℃,向铜液中加入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石灰和苏打进行第三次精炼后,除渣;S3、往S2铜液中通入还原气体,保持铜液温度在1180‑1200℃进行还原精炼,还原时间为1‑2h;S4、在搅拌状态下,往S3铜液中加入精炼剂,在温度为1150‑1200℃下精炼0.5‑1h,静置,扒渣,得到高纯无氧铜水。由本工艺精炼得到的无氧铜,其纯度高于99.95%,氧含量低于20p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杂铜精炼
,尤其涉及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
技术介绍
废杂铜是废铜和杂铜的统称,主要源自铜冶炼过程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以及报废的电线电缆、汽车散热片和冰箱、含铜铸件、废轴承、废旧马达、废旧变压器等。随着一次铜资源的日益枯竭,作为二次资源的废杂铜将在铜冶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在发达国家再生铜的比例占到铜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我国由于技术装备与产业导向的原因再生铜产业规模很小,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再生铜行业有了稳步发展。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扩大了金属铜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效益。现有的废杂铜精炼技术存在提纯纯度低和氧含量高的缺陷,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由本工艺精炼得到的无氧铜,其纯度高于99.95%,氧含量低于20ppm。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进行碱洗,干燥后,加热到1100-115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50-1170℃,向铜液中加入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石灰和苏打进行第三次精炼后,除渣;S3、往S2铜液中通入还原气体,保持铜液温度在1180-1200℃进行还原精炼,还原时间为1-2h;S4、在搅拌状态下,往S3铜液中加入精炼剂,在温度为1150-1200℃下精炼0.5-1h,静置,扒渣,得到高纯无氧铜水。优选地,S1中,将废杂铜碱洗,干燥的具体操作包括:将废杂铜采用5-10wt%的硅酸钠溶液在温度为70-80℃下进行碱洗以除去表面油污,之后在温度为60-80℃下干燥10-20min。优选地,S2中,加入低硫焦炭的重量为废杂铜重量的0.1-0.5%;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的重量为废杂铜重量的0.1-0.3%;加入石灰和苏打的总重量为废杂铜重量的0.05-0.2%。优选地,S2中,精炼期间向铜水内吹入空气,吹入压力为0.3-0.5MPa。优选地,S2中,石灰和苏打的质量比为1-2:3。优选地,S3中,还原气体为天然气、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按体积比,所述天然气:氮气:水蒸气=4-5:2-3:1-2;还原气体压力为0.1-0.4MPa。优选地,S4中,所述的精炼剂选自单质硼、硼化物、稀土金属、稀土铜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稀土金属选自铈、镧、钐、钇、钕、铌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稀土铜合金选自铈铜合金、镧铜合金、钐铜合金、钇铜合金、钕铜合金、铌铜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S4中,精炼剂加入量为铜液总质量的0.02-0.6%。优选地,S4中,在加入精炼剂的同时鼓入压力为0.4-0.7MPa的高纯氩气搅拌铜液进行除杂和脱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首先对废杂铜料进行除油除膜前处理,再对熔体进行三次精炼。第一次精炼主要用于去除铜水中的锌,锌的沸点为906℃,在精炼时,大部分锌在熔化阶段即以金属形态挥发,而后被炉气中的氧氧化成ZnO随炉气排出,并在收尘系统中收集下来,其余的锌在氧化初期被氧化成ZnO,并形成硅酸锌(2ZnO·SiO2)和铁酸锌(ZnO·Fe2O3)进入炉渣。精炼含锌废杂铜时,为了防止大量锌无法及时蒸发,在铜水表面上覆盖一层低硫焦炭,使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而挥发,以免生成氧化锌结壳妨碍蒸锌过程的进行;第二次精炼主要用于去除铜水中的铅,向铜水中加入石英,使PbO和SiO2作用,产出硅酸铅进入炉渣,从而将铜水中的铅去除。但是用石英造渣除铅方法耗时长,铜入渣损失大,为了改进除铅效果,克服该法缺点,可改加磷铜,使铅以磷酸盐形态除去。也可以改加氧化硼,使铅呈硼酸铅形态脱去;第三次精炼主要用于去除铜水中的锡、镍和砷,锡与铜水互溶,锡氧化生成氧化亚锡(SnO)和二氧化锡(SnO2),SnO呈弱碱性,在第二次精炼时能与SiO2造渣,还能部分挥发。SnO2呈弱酸性,且溶于铜液中,这时需加入碱性溶剂苏打和/或石灰使其造渣,生成不熔于铜液的锡酸钠(Na2O·SnO2)或锡酸钙(CaO·SnO2)。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验发现,加入由30%石灰和70%苏打组成的混合熔剂,可使铜中含锡量从0.029%降到0.002%。镍在铜水中会生成NiO分布于铜水和炉渣之间,能够除去。砷与铜在液态时互溶,砷在铜水中能氧化成易挥发的As2O3,从而随炉气排走,但也有少量砷氧化成As2O5,并生成砷酸铜(Cu2O·XAs2O5),溶于铜液中,当铜液中有镍存在时,砷还能与铜、镍一起生成镍云母,此时,加入的碱性溶剂苏打和石灰能够使镍云母分解,从而除去镍和砷。为了更迅速、彻底地除去铜液中的杂质,应力求强化氧化过程,使Cu2O在铜液中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在精炼过程中,向铜水中鼓入空气。Cu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是如果温度过高的话,会过度氧化,使还原过程增长,同时要消耗更多的还原剂。为了避免过度氧化,须将铜水温度控制1150-1170℃。其次本专利技术以天然气、氮气和水蒸气混合作为还原气体,既提高了还原效率,又有利于铜液成分均匀化。另外,氧和氢在铜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在还原阶段不能完全脱氧。采用天燃气还原则还可能溶有氢,这些含量很低的氧和氢都是需要脱除的,此时加入硼化物和稀土来除气和进一步除杂,因为这些元素都有很强的结合氧和氢的能力,同时也能细化晶粒,增大强度和导电性。最终,由本工艺精炼得到的无氧铜,其纯度高于99.95%,氧含量低于20ppm。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采用5wt%的硅酸钠溶液在温度为80℃下进行碱洗以除去表面油污,之后在温度为80℃下干燥10min,最后加热到115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50℃,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5%的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1%的石英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2%的石灰和苏打进行第三次精炼,石灰和苏打的质量比为1:3,除渣,精炼期间向铜水内吹入空气,吹入压力为0.5MPa;S3、往S2铜液中通入还原气体,保持铜液温度在1180℃进行还原精炼,还原时间为2h,所述还原气体为天然气、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按体积比,所述天然气:氮气:水蒸气=4:3:1;还原气体压力为0.4MPa;S4、往S3铜液中加入铜液总质量0.02%的精炼剂,所述精炼剂为单质硼,加入精炼剂的同时鼓入压力为0.7MPa的高纯氩气搅拌铜液,在温度为1150℃下精炼1h,静置,扒渣,得到高纯无氧铜水。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采用10wt%的硅酸钠溶液在温度为70℃下进行碱洗以除去表面油污,之后在温度为60℃下干燥20min,最后加热到110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70℃,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1%的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3%的磷铜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废杂铜重量0.05%的石灰和苏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进行碱洗,干燥后,加热到1100‑115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50‑1170℃,向铜液中加入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石灰和苏打进行第三次精炼后,除渣;S3、往S2铜液中通入还原气体,保持铜液温度在1180‑1200℃进行还原精炼,还原时间为1‑2h;S4、在搅拌状态下,往S3铜液中加入精炼剂,在温度为1150‑1200℃下精炼0.5‑1h,静置,扒渣,得到高纯无氧铜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杂铜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铜含量大于95%的废杂铜进行碱洗,干燥后,加热到1100-1150℃使铜熔化;S2、控制S1中铜液温度在1150-1170℃,向铜液中加入低硫焦炭进行第一次精炼后,除渣,然后向铜液中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进行第二次精炼后,除渣,最后向铜液中加入石灰和苏打进行第三次精炼后,除渣;S3、往S2铜液中通入还原气体,保持铜液温度在1180-1200℃进行还原精炼,还原时间为1-2h;S4、在搅拌状态下,往S3铜液中加入精炼剂,在温度为1150-1200℃下精炼0.5-1h,静置,扒渣,得到高纯无氧铜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杂铜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将废杂铜碱洗,干燥的具体操作包括:将废杂铜采用5-10wt%的硅酸钠溶液在温度为70-80℃下进行碱洗以除去表面油污,之后在温度为60-80℃下干燥10-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杂铜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加入低硫焦炭的重量为废杂铜重量的0.1-0.5%;加入石英、磷铜或氧化硼的重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晋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