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73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其中,该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器的密封结构简单,并能有效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内机通常采用多折式换热器,即换热器由多个换热部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换热部的拼接处会产生间隙,若不对上述间隙采取密封措施,将会使未经换热器换热的暖气流通过该间隙进入风道内部,进而凝结成水滴,由出风口吹出,而造成空调器的“吹水现象”。为了避免空调吹水,需要在换热器上设置密封件,现有的换热器密封件通常设计成平面或V字型,并在密封件的背部粘贴绒布或海绵等保温材料,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粘贴保温材料,增加了制造成本,且降低了生产效率;2、在特殊高冷的风道条件下,密封板内表面仍会凝结有水滴而造成吹水现象;3、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保温材料的会因失去黏性而脱落。因此,现有的换热器的密封结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旨在简化现有的换热器的密封结构,降低成本,并能够有效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优选地,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具有与所述密封件贴合的端面以及朝向空调室内机风机的内侧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面的交线到邻近的所述引流面的距离大于零。优选地,两所述引流面为平面;或两所述引流面为相对外凸的弧面。优选地,两所述引流面为平面,相邻两所述引流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0°~90°]。优选地,所述密封件的上侧形成有集水槽。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槽壁面凸设有若干沿所述密封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凸设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换热器可拆卸固定。优选地,所述搭接部包括沿所述密封件长度方向延伸的搭接条,以及凸设于所述搭接条侧边缘的若干固定凸缘,任一所述固定凸缘朝向所述换热器凸设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卡接固定。优选地,所述搭接条的侧边缘凸设有若干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与所述换热器的外壁面压合。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位于换热器顶部的相邻设置的两换热部的拼接缝隙处设置有密封件,并且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拼接缝隙两侧的换热部上。如此,当密封件的内表面凝结有水滴时,水滴会沿着引流面自上而下流至换热部,进而由换热部流入排水通道,而不会直接滴落到风道内部而发生“吹水现象”。并且,通过将密封件设置成上述结构,便无需在密封件的内侧面设置保温层,从而能够有效简化密封件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并从根源上避免了保温层的脱落。本技术换热器的密封结构简单,并能有效避免空调“吹水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换热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换热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换热器组件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密封件与换热器的局部装配示意图;图6为密封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换热器组件12缝隙23搭接部1换热器2密封件231搭接条11换热部21引流面232固定凸缘111端面22集水槽2321卡爪112内侧面221加强筋233定位凸缘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10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换热器组件100包括换热器1及密封件2。其中,所述换热器1包括多个换热部11,位于所述换热器1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11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12。所述密封件2设于所述缝隙12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12,所述密封件2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21,两所述引流面21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12两侧的所述换热部11上。具体地,换热器组件100主要用于空调室内机,下面以用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及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壳体内自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换热器1及风机。外界空气自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经由换热器1的换热作用后,再由风机导向至出风口而输送至用户。若换热器1的顶部存在漏风现象,会使外界空气未经换热器1换热便进入到风道内部,而产生水滴,进而由出风口吹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器组件100包括多个换热部11,一般设置有三个换热部11,其中位于换热器1顶部的第一换热部11及第二换热部11邻近进风口设置,并拼接成倒V型,第三换热部11位于空调室内机的前侧,风机设于多个换热部11围合的空腔内。密封件2为塑胶件,用以与相邻设置的两换热部11密封配合,以防止外界空气经由两换热部11之间的缝隙12进入风道内。当风道处于极端高冷的环境下,密封件2的底部可能会产生凝结水,将密封件2的底部设置有两相对的引流面21,该引流面21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而起到对水滴的引流作用。密封件2与两引流面21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形成有缝隙;以及密封件,设于所述缝隙处并用以密封所述缝隙,所述密封件的底部形成两相对的引流面,两所述引流面的低点竖直向下的投影落在所述缝隙两侧的所述换热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换热器顶部的任意相邻两所述换热部的拼接处具有与所述密封件贴合的端面以及朝向空调室内机风机的内侧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内侧面的交线到邻近的所述引流面的距离大于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引流面为平面;或两所述引流面为相对外凸的弧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引流面为平面,相邻两所述引流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10°~90°]。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吕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