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90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以及依次设于玻璃基底上的氮化锰铁层、硅合金薄膜层、第一介质层、第一阻挡层、Ag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均为氧化镍铬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镀膜玻璃通过利用各镀膜层中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之间的阻隔和协效作用,以提升玻璃的隔热和光热性能。

A high transmittance off line gray silver coated glas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 transmittance off-line light grey single silver coated glass. The coated glass includes a glass substrate and a nitriding ferromanganese layer on the glass substrate, a silicon alloy film layer, a first medium layer, a first barrier layer, a Ag layer, a second barrier layer and a second medium layer,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ilicon alloy film layer. The first barrier layer and the second barrier layer are all nickel chromium oxide layers. The coating glass of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barrier between the nitrided ferromanganese layer and the silicon alloy film layer in the coating layer to improve the heat insulation and the photo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
本技术属于玻璃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化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
技术介绍
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指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的膜系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或“Low-E”玻璃。由于这层膜的存在,使镀膜玻璃与普通玻璃相比表面辐射率更低且具有光谱选择性。低辐射层膜对波长2.5μm~40μm范围的远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能力,这种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特性,使其在冬季将室内的热辐射绝大部分反射回室内,保证室内热量不向外散失;在夏季可以阻止室外的热辐射进入室内,从而达到节能效果。高透型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根据使用需要的不同,在银膜层的两侧面分别镀制适当的保护层和匹配层,使其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以保持必要的室内光线照度,同时尽可能降低太阳光谱中的红外线辐射进入室内。然而高透型镀膜玻璃一般只可反射远红外光,太阳光中的近红外辐射仍会进入,造成室内的热负荷较大,不能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CN103407232A公开了一种离线减反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玻璃基片上依次设有硅的氧化物SiOx、氧化硅SiO2、钛的氧化物TiOx和氧化钛TiO2。所述离线减反镀膜玻璃虽然具有低折射率,可减小表面反射光,但其各镀膜层反射红外辐射能力不强,造成隔热性能较差。CN102615877A公开了一种离线可钢低辐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玻璃基片上设有依次设有氮化硅Si3N4、金属镍铬NiCr、金属Ag、金属镍铬NiCr、氮化硅Si3N4。所述镀膜玻璃能够虽能够阻隔远红外线,具有良好的保温功效,但其不能很好的限制近红外辐射的进入且透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研究一种同时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较好的隔热性能的离线镀膜玻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离线镀膜玻璃存在的透光率和隔热性能不协调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本技术所述镀膜玻璃各镀膜层中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之间的阻隔和协效作用,都可有效提升玻璃的隔热和光热性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以及依次设于玻璃基底上的氮化锰铁层、硅合金薄膜层、第一介质层、第一阻挡层、Ag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二介质层;所述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的厚度;所述第一阻挡层为氧化镍铬层;所述第二阻挡层为氧化镍铬层。本技术所述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先在玻璃基底上磁控溅射形成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再依次磁控溅射形成介质层、阻挡层、Ag层、阻挡层和介质层,利用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的阻隔和协效作用,可以使镀膜玻璃具有较好的隔热和光热性能。本技术所述玻璃基底为普通玻璃,其厚度为6mm。本技术所述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的厚度。本技术中,所述氮化锰铁和硅合金薄膜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物质。为了保证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之间的作用,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需要小于氮化锰铁层的厚度,若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大于氮化锰铁层的厚度,反而会降低镀膜玻璃性能。以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氮化锰铁层的厚度为10nm~13nm,例如10nm、10.5nm、11nm、11.5nm、12nm、12.5nm或13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合金薄膜层的合金为锰钛合金,所述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为8nm~11nm,例如8nm、8.5nm、9nm、9.5nm、10nm、10.5nm或11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技术中,所述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的厚度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更优的隔热和光热性能。本技术中,所述硅合金薄膜层中合金需为锰钛合金,即含有氮化锰铁层中的金属元素,在制备过程中硅合金薄膜层中的组分可以部分渗入氮化锰铁层中,增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升镀膜玻璃的隔热和光热性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介质层为氮化硅层,其厚度为15nm~20nm,例如15nm、16nm、17nm、18nm、19nm或20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阻挡层的厚度为3nm~5nm,例如3nm、3.5nm、4nm、4.5nm或5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g层的厚度为8nm~20nm,例如8nm、10nm、13nm、15nm、17nm或20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在本技术中,Ag层作为功能层,基本位于镀膜层的中心位置,与镀膜玻璃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密切相关,起保温隔热作用;此外,Ag层还可以减少产生破坏性作用的紫外光进入室内,防止家具和织物褪色。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为3nm~5nm,例如3nm、3.5nm、4nm、4.5nm或5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介质层为氮化硅层,其厚度为30nm~43nm,例如30nm、33nm、35nm、37nm、40nm或43n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首次将氮化锰铁用于镀膜玻璃的制备,其厚度的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镀膜玻璃的透光率,利用氮化锰铁层和硅合金薄膜层的阻隔和协效作用,可提升镀膜玻璃的隔热和光热性能;(2)本技术所述各镀膜层综合作用可实现较高的可见光透射率(约为30%~50%),传热系数U值可达到1.6W/m2·K以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镀膜玻璃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玻璃基底,2-氮化锰铁层,3-硅合金薄膜层,4-第一介质层,5-第一阻挡层,6-Ag层,7-第二阻挡层,8-第二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了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如图1所示,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以及依次设于玻璃基底上的氮化锰铁层2、硅合金薄膜层3、第一介质层4、第一阻挡层5、Ag层6、第二阻挡层7和第二介质层8,所述硅合金薄膜层3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2的厚度。以下为本技术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装置在6mm厚的玻璃基底1上依次镀制厚度为11.5nm的氮化锰铁层2、厚度为9.5nm的硅锰钛合金薄膜层3、厚度为20nm的第一介质层氮化硅层4、厚度为4nm的第一阻挡层氧化镍铬层5、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透光率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以及依次设于玻璃基底上的氮化锰铁层(2)、硅合金薄膜层(3)、第一介质层(4)、第一阻挡层(5)、Ag层(6)、第二阻挡层(7)和第二介质层(8);所述硅合金薄膜层(3)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2)的厚度;所述第一阻挡层(5)为氧化镍铬层;所述第二阻挡层(7)为氧化镍铬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线浅灰色单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以及依次设于玻璃基底上的氮化锰铁层(2)、硅合金薄膜层(3)、第一介质层(4)、第一阻挡层(5)、Ag层(6)、第二阻挡层(7)和第二介质层(8);所述硅合金薄膜层(3)的厚度小于氮化锰铁层(2)的厚度;所述第一阻挡层(5)为氧化镍铬层;所述第二阻挡层(7)为氧化镍铬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锰铁层(2)的厚度为10nm~13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合金薄膜层(3)中的合金为锰钛合金,所述硅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董华明付可鹏田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