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莉莉专利>正文

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1983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3:04
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由框架、啮合滑轮、导向滑轮、并列滑轮、拉绳、手环、锁链和踏板相连组成;框架制作成门字形,在框架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上槽、角槽和下槽,在上述的槽内分别安装有滑轮,在滑轮上分别穿入一段拉绳,在拉绳的上端连接有手环,在拉绳的下端连接有锁链;在锁链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在锁链上串接有踏板,两根锁链用挂钩挂接相连成一体,更换挂钩与锁链的挂接位置,能够调整锁链的连接长度。

The use method of the meshing lift arm

The use of a meshing lift arm is made up of a frame, a meshing pulley, a guide pulley, a parallel pulley, a pull rope, a hand ring, a chain and a pedals. The frame is made into a portal, with two upper grooves, a corner slot, and a lower slot on the frame. The pulleys are installed in the above slots, and the pulleys are worn on the pulley. In a stretch rope, a hand 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pull rope, a chain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pull rope, a hook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chain, the chain is connected to the chain, and the two chains are linked together with the hook, and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of the hook and the chain is replaced, and the link length of the chain can be adjus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
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属于健身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患有肩周炎的人越来越多,治疗的方法也各有千秋;但唯一能够使患肢恢复正常功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借助器械进行忍痛锻炼,通过不断的增加锻炼的活动幅度,才能最终收到康复的效果,且经济、无毒副作用。因此,为了健身,人们需要一种脚踩式举臂器,借此达到自我锻炼、自我理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锻炼治好肩周炎;该举臂器由框架、啮合滑轮、导向滑轮、并列滑轮、拉绳、手环、锁链和踏板相连组成;框架制作成门字形,框架的底端和地面的基础垂直相连成一体;框架的高度大于人体举臂后的高度;框架采用方或圆的钢管焊接做成;在框架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上槽、两个角槽和两个下槽;上槽、角槽、下槽为长方形的洞口;上槽、角槽、下槽分别分布在框架的横梁、拐角和竖梁上;上槽处在框架的中线上,角槽、下槽的位置相对称;在框架的垂直拐角处开设有角槽,角槽开设在拐角处的内侧;下槽开设在支架的竖梁内侧;上槽、角槽、下槽都不是通槽(只在管壁的一侧开槽),以此遮挡雨水;在上槽内安装有啮合滑轮、啮合滑轮采用并列滑轮改制而成,改制的部位是:在并列滑轮的轮缘上设有相同的轮齿,并列滑轮的轮齿相啮合(所以叫啮合滑轮);啮合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在所形成的该洞孔内能够同时穿入两根拉绳;两根拉绳在洞孔内形成横向排列的接触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当有一根拉绳被拉动时,另一根拉绳也能够跟着同步移动,以此减少患者手臂对拉绳的向下牵引用力;在角槽内安装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对拉绳有转向作用;在下槽内安装的是并列滑轮,并列滑轮的轮缘相切;相切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该洞孔供拉绳穿入使用;并列滑轮倾斜的安装在下槽内,并列滑轮对拉绳有导向定位的作用;上述每个滑轮的侧板(外壳)和框架分别固定相连成一体;在相对应的上槽、角槽、下槽内的滑轮上分别穿入一段拉绳,拉绳有一部分处在框架的管道内;拉绳采用一段软轴做成;每根拉绳分别绕过上槽、角槽、下槽内的滑轮后从框架的管道内引出,在两根拉绳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手环,手环做成圆或椭圆形;手环用钢管加工而成,手环和拉绳固定相连成一体;在两根拉绳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段锁链;锁链采用刮板链,锁链的链环直径在3—6毫米之间,锁链的一端和拉绳相连成一体;在锁链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挂钩和锁链相连成一体;在锁链上串接有踏板,踏板用一块椭圆形的钢板做成,在踏板的下面中部焊接有一段方管,方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方管的长度等于踏板的宽度;焊接好的方管和踏板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方管内穿入锁链后用挂钩挂接,使两根锁链挂接相连成一体,更换挂钩与锁链的挂接位置,能够调整锁链的连接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矮的人群锻炼使用;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站在框架下,根据个人的需要利用挂钩调整好锁链的长度;双手抓住手环后伸直双臂(开始只能够达到平伸的状况),此时踏板因拉绳的牵引而升高;一脚踩在踏板上慢慢用力使踏板下行,下行的踏板通过拉绳牵引双臂向上举起,双手在举起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向上合拢伸直(此时,有吊起的感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反复锻炼,使踏板不断的下行、上升,能够逐步扩大手臂向上举起的活动范围,最终消除活动的疼痛禁区而治愈肩周炎。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不用吃药打针,通过自身的健身运动而治愈疾病。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啮合式举臂器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框架;2、啮合滑轮;3、拉绳;4、手环;5、锁链;6、踏板;7、上槽;8、角槽;9、下槽;10、并列滑轮;11、挂钩;12、方管;13、导向滑轮;14、轮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锻炼治好肩周炎;该举臂器由框架1、啮合滑轮2、导向滑轮13、并列滑轮10、拉绳3、手环4、锁链5和踏板6相连组成;框架1制作成门字形,框架1的底端和地面的基础垂直相连成一体;框架1的高度大于人体举臂后的高度;框架1采用方或圆的钢管焊接做成;在框架1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上槽7、两个角槽8和两个下槽9;上槽7、角槽8、下槽9为长方形的洞口;上槽7、角槽8、下槽9分别分布在框架1的横梁、拐角和竖梁上;上槽7处在框架1的中线处,角槽8、下槽9的位置相对称;在框架1的垂直拐角处开设有角槽8,角槽8开设在拐角处的内侧;下槽9开设在支架1的竖梁内侧;上槽7、角槽8、下槽9都不是通槽(只在管壁的一侧开槽),以此遮挡雨水;在上槽7内安装有啮合滑轮2、啮合滑轮2采用并列滑轮改制而成,改制的部位是:在并列滑轮的轮缘上设有相同的轮齿14,并列滑轮的轮齿14相啮合(所以叫啮合滑轮);啮合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在所形成的该洞孔内能够同时穿入两根拉绳3;两根拉绳3在洞孔内形成横向排列的接触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当有一根拉绳3被拉动时,另一根拉绳3也能够跟着同步移动,以此减少患者手臂对拉绳3的向下牵引用力;在角槽8内安装有导向滑轮13;导向滑轮13对拉绳3有转向作用;在下槽9内安装的是并列滑轮10,并列滑轮10的轮缘相切;相切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该洞孔供拉绳3穿入使用;并列滑轮10倾斜的安装在下槽9内,并列滑轮10对拉绳3有导向定位的作用;上述每个滑轮的侧板(外壳)和框架1分别固定相连成一体;在相对应的上槽7、角槽8、下槽9内的滑轮2上分别穿入一段拉绳3,拉绳3有一部分处在框架1的管道内;拉绳3采用一段软轴做成;每根拉绳3分别绕过上槽7、角槽8、下槽9内的滑轮2后从框架1的管道内引出,在两根拉绳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手环4,手环4做成圆或椭圆形;手环4用钢管加工而成,手环4和拉绳3固定相连成一体;在两根拉绳3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段锁链5;锁链5采用刮板链,锁链5的链环直径在3—6毫米之间,锁链5的一端和拉绳3相连成一体;在锁链5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11,挂钩11和锁链5相连成一体;在锁链5上串接有踏板6,踏板6用一块椭圆形的钢体做成,在踏板6的下面中部焊接有一段方管12,方管1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方管12的长度等于踏板6的宽度;焊接好的方管12和踏板6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方管12内穿入锁链5后用挂钩11挂接,使两根锁链5挂接相连成一体,更换挂钩11与锁链5的挂接位置,能够调整锁链5的连接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矮的人群锻炼使用;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站在框架1下,根据个人的需要利用挂钩11调整好锁链5的长度;双手抓住手环4后伸直双臂(开始只能够达到平伸的状况),此时踏板6因拉绳3的牵引而升高;一脚踩在踏板6上慢慢用力使踏板6下行,下行的踏板6通过拉绳3牵引双臂向上举起,双手在举起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向上合拢伸直(此时,有吊起的感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反复锻炼,使踏板6不断的下行、上升,能够逐步扩大手臂向上举起的活动范围,最终消除活动的疼痛禁区而治愈肩周炎。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不用吃药打针,通过自身的健身运动而治愈疾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锻炼治好肩周炎;其特征在于:该举臂器由框架(1)、啮合滑轮(2)、导向滑轮(13)、并列滑轮(10)、拉绳(3)、手环(4)、锁链(5)和踏板(6)相连组成;框架(1)制作成门字形,框架(1)的底端和地面的基础垂直相连成一体;框架(1)的高度大于人体举臂后的高度;框架(1)采用方或圆的钢管焊接做成;在框架(1)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上槽(7)、两个角槽(8)和两个下槽(9);上槽(7)、角槽(8)、下槽(9)为长方形的洞口;上槽(7)、角槽(8)、下槽(9)分别分布在框架(1)的横梁、拐角和竖梁上;上槽(7)处在框架(1)的中线处,角槽(8)、下槽(9)的位置相对称;在框架(1)的垂直拐角处开设有角槽(8),角槽(8)开设在拐角处的内侧;下槽(9)开设在支架(1)的竖梁内侧;上槽(7)、角槽(8)、下槽(9)都不是通槽,以此遮挡雨水;在上槽(7)内安装有啮合滑轮(2)、啮合滑轮(2)采用并列滑轮改制而成,改制的部位是:在并列滑轮的轮缘上设有相同的轮齿(14),并列滑轮的轮齿(14)相啮合;啮合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在所形成的该洞孔内能够同时穿入两根拉绳(3);两根拉绳(3)在洞孔内形成横向排列的接触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当有一根拉绳(3)被拉动时,另一根拉绳(3)也能够跟着同步移动,以此减少患者手臂对拉绳(3)的向下牵引用力;在角槽(8)内安装有导向滑轮(13);导向滑轮(13)对拉绳(3)有转向作用;在下槽(9)内安装的是并列滑轮(10),并列滑轮(10)的轮缘相切;相切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该洞孔供拉绳(3)穿入使用;并列滑轮(10)倾斜的安装在下槽(9)内,并列滑轮(10)对拉绳(3)有导向定位的作用;上述每个滑轮的侧板和框架(1)分别固定相连成一体;在相对应的上槽(7)、角槽(8)、下槽(9)内的滑轮(2)上分别穿入一段拉绳(3),拉绳(3)有一部分处在框架(1)的管道内;拉绳(3)采用一段软轴做成;每根拉绳(3)分别绕过上槽(7)、角槽(8)、下槽(9)内的滑轮(2)后从框架(1)的管道内引出,在两根拉绳(2)的上端分别连接有手环(4),手环(4)做成圆或椭圆形;手环(4)用钢管加工而成,手环(4)和拉绳(3)固定相连成一体;在两根拉绳(3)的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段锁链(5);锁链(5)采用刮板链,锁链(5)的链环直径在3—6毫米之间,锁链(5)的一端和拉绳(3)相连成一体;在锁链(5)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11),挂钩(11)和锁链(5)相连成一体;在锁链(5)上串接有踏板(6),踏板(6)用一块椭圆形的钢体做成,在踏板(6)的下面中部焊接有一段方管(12),方管(1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方管(12)的长度等于踏板(6)的宽度;焊接好的方管(12)和踏板(6)固定相连成一体;在方管(12)内穿入锁链(5)后用挂钩(11)挂接,使两根锁链(5)挂接相连成一体,更换挂钩(11)与锁链(5)的挂接位置,能够调整锁链(5)的连接长度;从而适应不同高矮的人群锻炼使用;使用方法是:使用时,人站在框架(1)下,根据个人的需要利用挂钩(11)调整好锁链(5)的长度;双手抓住手环(4)后伸直双臂,此时踏板(6)因拉绳(3)的牵引而升高;一脚踩在踏板(6)上慢慢用力使踏板(6)下行,下行的踏板(6)通过拉绳(3)牵引双臂向上举起,双手在举起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向上合拢伸直,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反复锻炼,使踏板(6)不断的下行、上升,能够逐步扩大手臂向上举起的活动范围,最终消除活动的疼痛禁区而治愈肩周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合式举臂器的使用方法,使人们通过锻炼治好肩周炎;其特征在于:该举臂器由框架(1)、啮合滑轮(2)、导向滑轮(13)、并列滑轮(10)、拉绳(3)、手环(4)、锁链(5)和踏板(6)相连组成;框架(1)制作成门字形,框架(1)的底端和地面的基础垂直相连成一体;框架(1)的高度大于人体举臂后的高度;框架(1)采用方或圆的钢管焊接做成;在框架(1)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上槽(7)、两个角槽(8)和两个下槽(9);上槽(7)、角槽(8)、下槽(9)为长方形的洞口;上槽(7)、角槽(8)、下槽(9)分别分布在框架(1)的横梁、拐角和竖梁上;上槽(7)处在框架(1)的中线处,角槽(8)、下槽(9)的位置相对称;在框架(1)的垂直拐角处开设有角槽(8),角槽(8)开设在拐角处的内侧;下槽(9)开设在支架(1)的竖梁内侧;上槽(7)、角槽(8)、下槽(9)都不是通槽,以此遮挡雨水;在上槽(7)内安装有啮合滑轮(2)、啮合滑轮(2)采用并列滑轮改制而成,改制的部位是:在并列滑轮的轮缘上设有相同的轮齿(14),并列滑轮的轮齿(14)相啮合;啮合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在所形成的该洞孔内能够同时穿入两根拉绳(3);两根拉绳(3)在洞孔内形成横向排列的接触状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当有一根拉绳(3)被拉动时,另一根拉绳(3)也能够跟着同步移动,以此减少患者手臂对拉绳(3)的向下牵引用力;在角槽(8)内安装有导向滑轮(13);导向滑轮(13)对拉绳(3)有转向作用;在下槽(9)内安装的是并列滑轮(10),并列滑轮(10)的轮缘相切;相切后的轮缘形成一个0型的洞孔,该洞孔供拉绳(3)穿入使用;并列滑轮(10)倾斜的安装在下槽(9)内,并列滑轮(10)对拉绳(3)有导向定位的作用;上述每个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冯莉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