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逊专利>正文

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148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由桶体构成一密封容器,容器内的压茧孔板将内腔分割成下方的渗透腔和上方的真空腔,渗透腔的底部设有出茧口,渗透腔通过渗透水管与渗透水箱连通,真空腔通过抽气管与抽真空设备连通,容器上设有加茧口,其特征在于:渗透腔、真空腔及加茧口之间成“Y”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渗透装置的加茧口与真空腔分离,以缩小加茧口直径,提高抽气管位置,从而改善桶体密闭性能和水位控制性能,减轻加茧盖的重量,使加茧开关盖动作轻便灵活。(*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蚕茧缫丝工序前道煮茧工序的煮茧装置,具体涉及制丝工业中煮茧机的一种附属设备。随着缫丝工业的不断发展,蚕茧的真空渗透与传统的温差渗透相比,有茧腔吸水充分、在煮茧完成后丝胶溶解少以及缫丝时故障少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化自动缫丝生产中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使用时,需先打开加茧盖9c和孔板加茧口25,将蚕茧20从该装置上方倒入渗透腔24c,关上加茧盖9c,由于真空腔23c通过抽气管19c与抽真空设备连通,渗透腔24c通过渗透水管18c与渗透水箱连通,在抽真空时,蚕茧20始终处于渗透腔24c内,渗透水的液面随真空腔23c内真空度的提高而穿过压茧孔板13c逐步上升。上述过程致使渗透腔24c内的蚕茧20中的空气描出,然后进气使渗透水渗入茧腔。以上装置无疑在缫丝工业的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该装置为同一直径约1M的桶体结构,加茧盖设在桶体的顶端,抽气管设在桶体的侧面,使该装置开盖加茧等动作十分笨重,桶体密闭性能差,抽真空时,桶体内水位控制困难,若水位控制不当,桶侧抽气管容易发生倒流水而破坏真空系统,使蚕茧渗透吸水失败,真空泵失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原渗透装置的加茧口与真空腔分离的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以缩小加茧口直径,提高抽气管位置,从而改善原渗透装置的桶体密闭性能和真空渗透时的水位控制性能,减轻加茧盖的重量,使加茧开关盖动作轻便灵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由桶体结构构成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压茧孔板,该压茧孔板将容器的内腔至少分割成在下方的渗透腔和在上方的真空腔,渗透腔的底部有一由出茧盖与容器底部成可开闭连接结构的出茧口,渗透腔通过渗透水管与渗透水箱连通,真空腔通过抽气管与抽真空设备连通,容器上有一由加茧盖与容器成可开闭连接的加茧口,该容器内的渗透腔、真空腔及加茧口之间成″Y″形结构。工作前,打开加茧盖,将蚕茧从加茧口倒入该装置的渗透腔,再关闭加茧盖;在抽真空时,渗透水的液面随真空腔内真空度的提高而穿过压茧孔板逐步上升,而蚕茧由于压茧孔板的阻挡始终处于渗透腔内;上述过程致使渗透腔内的蚕茧中的空气抽出,以便进气后使渗透水渗入茧腔。由于本技术对原蚕茧真空渗透装置的结构作了进一步改进,使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原装置的加茧盖设在桶体的顶端,加茧口与真空腔重合,且加蚕茧时须打开压茧孔板上的孔板加茧口,加茧盖的直径较大,动作十分笨重,桶体密闭性差;而本技术将加茧口与真空腔分离成子母桶体结构形式,所以加茧口的直径可从原1M缩小至0.3M左右,既减少了重量又改善了桶体的密闭性能。2.由于原装置的加茧盖设在桶体的顶端,致使抽气管只能设在桶体的侧面,而真空渗透时,桶体内的渗透水液面随真空腔的真空度的提高而上升,容易发生渗透水通过抽气管倒流至抽真空系统,使渗透失败,真空泵失灵;而本技术将加茧口与真空腔分离后,抽气管可设在桶体的顶端,抽气管的相对位置提高,真空渗透时的水位控制容易。3.由于本技术将真空腔与渗透腔分离,可将真空腔的直径缩小,高度增加,以改善水位控制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三通转换阀;2.真空表;3.链轮;4.链条;5.配重块;6.真空罩;7.销轴;8.″O″形密封圈;9a.加茧盖;9c.加茧盖;10.加茧压网;11.螺栓组件;12.″O″形密封圈;13a.压茧孔板;13c.压茧孔板;14.视管;15.渗透桶;16a.出茧盖;16c.出茧盖;17.连杆;18a.渗透水管;18c.渗透水管;19a.抽气管;19c.抽气管;20.蚕茧;21a.出茧口;21c.出茧口;22.加茧口;23a真空腔;23c.真空腔;24a.渗透腔;24c.渗透腔;25.孔板加茧口。实施例由图2、图3所示,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由桶体结构构成一上方为真空罩6、下方为渗透桶15的密封容器,上方的真空罩6与下方的渗透桶15通过螺栓组件11和″O″形密封圈12固定连接,容器内固定一带多孔的压茧孔板13a,压茧孔板13a上的多孔的孔径小于蚕茧20即可,该压茧孔板13a与渗透桶15构成渗透腔24a,与真空罩6构成真空腔23a,渗透腔24a的底部有一出茧口21a,出茧口21a由出茧盖16a通过连杆17成可开闭连接结构,出茧盖16a与容器底部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使出茧盖16a在关闭时处于密封状态,渗透腔24a通过渗透水管l8a与渗透水箱连通,真空罩6的直径小于渗透桶15的直径,真空腔23a与渗透腔24a通过压茧孔板13a上的多孔连通,真空腔23a通过抽气管19a及三通转换阀1与抽真空设备连通,三通转换阀1的另一端为放气口,真空罩6的顶端设一真空表2,以反应真空腔23a内的真空度,视管14设在容器的侧面,视管14的一端与真空腔23a连通,另一端与渗透腔24a连通,该视管14用来观察并控制抽真空时容器内渗透水的水位高低,加茧口22设在渗透腔24a的顶部、真空罩6傍,使渗透腔24a、真空腔23a及加茧口22之间相互连通并成″Y″形结构,加茧口22由加茧盖9a、加茧压网10、开闭连接结构构成,所述开闭连接结构包括销轴7、″O″形密封圈8、配重装置及固定件,销轴7活动连接于加茧盖9a及桶体,″O″形密封圈设于加茧盖9a与桶体加茧口22之间,固定件则是在加茧盖9a处于关闭时起定位作用,所述配重装置由一端固定在桶体上的悬梁、链轮3、链条4及配重块5构成,悬梁的悬端至少设有链轮3,链条4与链轮3配合,一端与配重块连接,另一端与加茧盖9a连接,配重装置使打开加茧盖9a轻便,桶体四周设有支架。真空渗透前,先打开加茧盖9a和加茧压网10,此时出茧口21a处于关闭密封状态,将蚕茧20从加茧口22倒入渗透腔24a,关闭加茧盖9a;真空渗透时,开启真空泵,在抽真空设备的作用下,水箱中的渗透水经渗透水管18a进入渗透腔24a,且随真空腔23a的真空度的提高,进入渗透腔24a的渗透水水位不断上升(此时可通过真空表2和视管14分别观察真空腔23a的真空度和桶体腔内的渗透水水位,以了解蚕茧的真空渗透情况),由于压茧孔板13a的作用,渗透水可通过压茧孔板13a不断上升,而蚕茧20由于压茧孔板13a的阻挡仍滞留在渗透腔24a内,浸泡在渗透水中的蚕茧20,在真空过程中,其腔内的气体被抽出,真空完成后,打开三通转换阀1的放气口,渗透水的水位随真空腔23a内的真空度降低而渗入茧腔,直至真空腔内真空度为零,此时真空渗透过程结束,同时打开出茧盖16a,使蚕茧20通过出茧口21a卸出。权利要求1.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由桶体结构构成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压茧孔板13a,该压茧孔板13a将容器的内腔至少分割成在下方的渗透腔24a和在上方的真空腔23a,渗透腔24a的底部有一由出茧盖16a与容器底部成可开闭连接的出茧口21a,渗透腔24a通过渗透水管18a与渗透水箱连通,真空腔23a通过抽气管19a与抽真空设备连通,容器上有一由加茧盖9a与容器成可开闭连接的加茧口22,其特征在于渗透腔24a、真空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真空渗透吸水装置,由桶体结构构成一密封容器,容器内设有压茧孔板13a,该压茧孔板13a将容器的内腔至少分割成在下方的渗透腔24a和在上方的真空腔23a,渗透腔24a的底部有一由出茧盖16a与容器底部成可开闭连接的出茧口21a,渗透腔24a通过渗透水管18a与渗透水箱连通,真空腔23a通过抽气管19a与抽真空设备连通,容器上有一由加茧盖9a与容器成可开闭连接的加茧口22,其特征在于:渗透腔24a、真空腔23a及加茧口22之间成“Y”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逊
申请(专利权)人:许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