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夹型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6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夹型道闸,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中设置有动力装置,还包括立杆、连接臂及横杆;所述立杆竖直设置,且立杆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且连接臂的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与连接臂相连,且横杆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自由端的外侧;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立杆平行,所述动力箱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随立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本道闸的使用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同时动作过程中不易发生卡塞现象。

A kind of anti clip type g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anti clip type gate, including a power box. The powe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device, and also includes a vertical rod, a connecting arm and a horizontal bar. The vertical ba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evice. The power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vertical rod to do lifting and lift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end of the arm is set horizontally,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is fixed to the vertical rod. One end of the bar is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bar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free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the rod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free end of the connecting arm, the reinforcing bar is parallel to the vertical rod, and the power box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present condition. The reinforcing rod is embedded in the guide hole in the guide hole of the bar, and the reinforcing rod is sli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guide hole d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upright rod up and down. The use of this gate has little requirement for the space height of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it is not easy to cause casking phenomenon in the course of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夹型道闸
本技术涉及道闸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夹型道闸。
技术介绍
“国家智慧城市”计划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公共支撑性运用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走向规划化、互联网化的道路,其中,智慧社区建设占据重要地位。现有技术中,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及汽车数量的日益剧增,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中,道闸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闸为行车通道出入口的通行管理设备,进一步优化道闸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道闸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夹型道闸,本道闸的使用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同时动作过程中不易发生卡塞现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夹型道闸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防夹型道闸,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中设置有动力装置,还包括立杆、连接臂及横杆;所述立杆竖直设置,且立杆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且连接臂的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一端与连接臂相连,且横杆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自由端的外侧;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立杆平行,所述动力箱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随立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向上运动,这样,横杆随立杆上升至横杆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下降,横杆随立杆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本方案中,所述加强杆用于减小立杆上的弯曲变形:以上横杆为本道闸上的悬臂,横杆的重力为立杆施加了朝向横杆重心所在侧的弯矩,以上弯矩迫使立杆产生的弯曲变形,由于加强杆的下端嵌入动力箱上的导向孔中,故立杆的弯曲致使加强杆的侧面与导向孔孔壁之间产生正压力,此时加强杆受剪弯曲用于平衡部分弯矩,达到减小立杆弯曲变形的目的。以上立杆更小的弯曲变形利于立杆与动力装置的配合精度和/或立杆与动力箱的配合精度,从而达到减小发生卡塞现象情况的目的。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铰接轴,横杆通过铰接轴与连接臂铰接连接,连接臂上铰接轴的安装点位于连接臂的两端之间,连接臂的另一端可为横杆的底部提供支撑;横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向立杆所在的一侧翻转。本方案在正常使用时,横杆的中心落在连接臂另一端的外侧,这样,横杆与连接臂的铰接点、横杆底部与连接臂的支撑点两者共同作用,使得横杆可相对于连接臂的自由端以特定伸出方向相对于连接臂以悬臂杆的形式伸出。以上横杆通过端部与连接臂铰接连接,且底部受连接臂支撑的连接方式,在横杆下落过程中受到车顶、行人等的阻碍时,以上横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转动,这样,可很大程度减小横杆与车顶、行人等碰撞对车顶、行人等造成的伤害。作为连接臂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连接臂为槽钢,且连接臂与立杆连接后,槽钢的槽口开口方向朝上;横杆与连接臂相连的一端嵌入槽钢的槽口中;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槽钢上槽口的宽度方向,且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受槽钢上不同侧板的支撑。本方案中,选用现有常规的型材即可得到所述连接臂。现有技术中,槽钢包括三条边:两侧的侧板及中间的腹板,以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受不同侧板的支撑,不仅可使得铰接轴与连接臂之间连接可靠,同时可避免铰接轴或相应轴孔发生一定的磨损后,铰接轴轴线朝向较大改变。以上槽口的槽底即腹板的少表面即作为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面。作为动力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及与立杆的连接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及齿盘,所述齿盘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齿盘呈齿轮状,立杆的下端设置有多条与齿盘齿啮合的齿条,所述齿盘通过正、反转动驱动立杆上、下运动。本方案中,通过齿盘在特定位置转动,根据旋转方向,可达到通过齿盘上的齿对立杆上齿条施加作用力,而迫使立杆上升或下降。为便于驾驶人员识别本道闸,达到避免车辆直接冲撞横杆的效果,所述横杆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标示带,所述标示带上均设置有颜色涂层及反光涂层。本方案中,上升颜色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白天识别横杆,以上反光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夜间识别横杆。为使得横杆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下方障碍物约束时能够实现动力装置工作的自动停止,所述横杆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动力装置的控制电路上。作为一种设置成本低、覆盖面积大的压力传感器形式,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呈带状的力敏电阻,且所述力敏电阻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敷设。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向上运动,这样,横杆随立杆上升至横杆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下降,横杆随立杆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本方案中,所述加强杆用于减小立杆上的弯曲变形:以上横杆为本道闸上的悬臂,横杆的重力为立杆施加了朝向横杆重心所在侧的弯矩,以上弯矩迫使立杆产生的弯曲变形,由于加强杆的下端嵌入动力箱上的导向孔中,故立杆的弯曲致使加强杆的侧面与导向孔孔壁之间产生正压力,此时加强杆受剪弯曲用于平衡部分弯矩,达到减小立杆弯曲变形的目的。以上立杆更小的弯曲变形利于立杆与动力装置的配合精度和/或立杆与动力箱的配合精度,从而达到减小发生卡塞现象情况的目的。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夹型道闸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夹型道闸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立杆、连接臂、铰接轴、横杆、加强杆五者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动力箱,2、立杆,3、标示带,4、连接臂,5、铰接轴,6、横杆,7、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夹型道闸,包括动力箱1,所述动力箱1中设置有动力装置,还包括立杆2、连接臂4及横杆6;所述立杆2竖直设置,且立杆2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2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臂4水平设置,且连接臂4的一端与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连接臂4相连,且横杆6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4自由端的外侧;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4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与立杆2平行,所述动力箱1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夹型道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夹型道闸,包括动力箱(1),所述动力箱(1)中设置有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2)、连接臂(4)及横杆(6);所述立杆(2)竖直设置,且立杆(2)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2)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臂(4)水平设置,且连接臂(4)的一端与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连接臂(4)相连,且横杆(6)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4)自由端的外侧;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4)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与立杆(2)平行,所述动力箱(1)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7)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7)随立杆(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7)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夹型道闸,包括动力箱(1),所述动力箱(1)中设置有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杆(2)、连接臂(4)及横杆(6);所述立杆(2)竖直设置,且立杆(2)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2)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所述连接臂(4)水平设置,且连接臂(4)的一端与立杆(2)固定连接;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连接臂(4)相连,且横杆(6)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4)自由端的外侧;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4)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与立杆(2)平行,所述动力箱(1)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7)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7)随立杆(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7)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夹型道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5),横杆(6)通过铰接轴(5)与连接臂(4)铰接连接,连接臂(4)上铰接轴(5)的安装点位于连接臂(4)的两端之间,连接臂(4)的另一端可为横杆(6)的底部提供支撑;横杆(6)可以铰接轴(5)为转轴向立杆(2)所在的一侧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凯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