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0191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墨供应系统包括墨瓶、多个墨容纳部和框架部,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和注墨结构,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和多个注墨部。注墨结构的第n个注墨开口的中心与第n+1个注墨开口的中心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与第n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以及与第n+1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1的和的一半。使得相邻的两个墨瓶能够同时处于供墨状态,方便注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墨供应系统使得处于供墨状态中的墨瓶可以保持直立的状态,而不需要使用者进行扶持。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 jet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k supply system and an inkjet printer with the ink supply system comprising an ink bottle, a plurality of ink holding parts and a frame section, each of which includes an ink storage body and an ink inj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frame part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ink injection part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N inking opening of the ink injection structure and the center of the n+1 inink open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size Ln of the ink bottle in the first horizontal direction matched with the n inink opening, and half of the sum of the size Ln+1 of the ink bottle in the first water square of the ink bottl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1 inink opening. So that the adjacent two ink bottles can be in ink supply at the same time, and convenient for ink injection. According to the ink supply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nk bottles in the ink supply state can be kept upright without use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因此,附图中的D1方向即为左右方向,D2方向即为前后方向。参考图1至图3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一侧的墨容纳单元20、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上方的翻转部件40。打印机本体10在内部可以容纳有记录头等构件,并且翻转部件40在内部可以设置有扫描器单元。翻转部件40围绕沿第一水平方向D1延伸的第一枢转轴线AX1可枢转地连接到打印机本体10,从而在露出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最大打开位置P12(如图3所示)和覆盖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关闭位置P11(如图1所示)之间可枢转。如图2和3所示,墨容纳单元20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0的某一侧(例如,靠右端的前侧位置),并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0的墨水。墨容纳单元20包括:多个墨容纳部29(图14)、覆盖多个墨容纳部29的框架部25、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部25的塞盖部27、以及覆盖框架部25的盖体部28。如图3中所示,墨容纳单元20包括容纳具有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墨水的五个墨容纳部29。参考图14,每个墨容纳部29包括用于储存墨水的储墨本体21以及与储墨本体21连通的注墨结构23。注墨结构23包括注墨筒23b,注墨筒23b构造成注墨开口23a位于注墨筒23b顶部并向外开放,并且注墨通路23c使注墨开口23a以及储墨本体21内部连通。框架部25用于固定多个墨容纳部29并作为其外部包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部25大致呈立方体,其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注墨部22。注墨部22构造为围绕每个注墨筒23b并且从框架部25的顶面向下凹陷。具有注墨开口23a的注墨筒23b穿过注墨部22的底面22a(图4A)向上突伸出来并且容纳于注墨部22内,此时储墨本体21位于注墨部22的下方。塞盖部27用于密封各个注墨筒23b的注墨开口23a。五个塞盖部27各自在密封相应的注墨开口23a的第三关闭位置P31(图2)和露出相应的注墨开口23a的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图3)之间绕沿第一水平方向D1延伸的第三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部25。盖体部28构造为围绕沿第一水平方向D1延伸的第二枢转轴线AX2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部25。盖体部28能够在第二关闭位置P21(图1)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图2和图3)之间相对于框架部25枢转。当塞盖部27位于第三关闭位置P31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P21的盖体部28能够覆盖各个注墨部22,而当塞盖部27位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时,位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的盖体部28使各个注墨部22露出。现请转到图4B,其示出了现有的墨瓶6。墨瓶6包括容纳墨水的墨瓶本体61以及位于墨瓶本体61顶部的供墨部62。供墨部62包括具有流出口65的墨水供给嘴67,墨水供给嘴67可通过诸如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墨瓶本体61固定。当注墨时,墨瓶6可被倒立并插接于注墨筒23b中。此时,由于注墨筒23b的注墨开口23a通过隔膜被分为两部分,即排气部分和注液部分如图4A中所示。通过气液置换,墨瓶本体61中的墨水可通过注墨开口23a的注液部分自动流入储墨本体21,同时,与之相对应地,墨容纳部29的储墨本体2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部分自动排出至墨瓶本体61中,直至注入储墨本体21的墨水达到最大储墨量。此时气液置换停止,注墨停止,用户可以将墨瓶6拿开。同时,为了避免混色,参见图4B,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供墨部62具有从墨水供给嘴67沿垂直于墨瓶6的轴向方向的方向向两侧突伸的翼型部63,以及从翼型部63横向突出的若干第一接合部64。向下凹陷的注墨部22在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接合部64配合的若干第二接合部24。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过提供数量、尺寸、形状和/或位置不同的第一接合部64和第二接合部24,使得对于每种颜色的墨水而言,第一接合部64和第二接合部24彼此以特定的方式配合,这样的特定方式区别于用于其他颜色的墨水的第一接合部64和第二接合部24的配合方式。由此,每种颜色的墨瓶6与相应的墨容纳部29一一对应,以防止因为墨瓶6的供墨部62被不期望地插入到错误的注墨部22中而注入错误颜色的墨水。然而,通常这个注墨过程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现有的墨瓶6多为圆形构造,相邻的两个注墨开口23a之间的距离无法容纳两个墨瓶6。因此使用者无法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墨瓶6进行注墨。使用者需要依次支撑多个墨瓶6,以完成每个墨容纳部29的注墨操作。这样的使用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墨瓶6的操作方式,不能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对手部的操作稳定性较差的用户而言,特别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使得相邻的两个墨瓶能够同时处于供墨状态,方便注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供应系统,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供应系统包括:墨瓶,所述墨瓶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瓶本体和供墨部,所述供墨部包括与所述墨瓶本体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多个墨容纳部,所述多个墨容纳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和注墨结构,所述注墨结构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在注墨时,所述墨瓶的所述供墨开口沿插接方向插接于所述注墨开口;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容纳所述储墨本体;以及多个注墨部,所述注墨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所述注墨部分别与所述注墨结构对齐并且露出所述注墨开口,所述注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配合的第二接合部,所述墨瓶与所述墨容纳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墨瓶与所述注墨结构满足如下尺寸关系:D≥(Ln+Ln+1)/2,n=1,2…,……(1)其中,Ln为与第n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1为与第n+1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D为所述第n个注墨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n+1个注墨开口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根据本技术的墨供应系统包括具有供墨部的墨瓶、多个墨容纳部以及框架部,墨容纳部的注墨结构的第n个注墨开口的中心与第n+1个注墨开口的中心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与第n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以及与第n+1个注墨开口配合的墨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1的和的一半。使得相邻的两个墨瓶能够同时处于供墨状态,方便注墨。可选地,所述墨瓶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由此,墨瓶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墨供应系统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供应系统,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供应系统包括:墨瓶,所述墨瓶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瓶本体和供墨部,所述供墨部包括与所述墨瓶本体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多个墨容纳部,所述多个墨容纳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以及注墨结构,所述注墨结构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在注墨时,所述墨瓶的所述供墨部与所述注墨开口连通;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容纳所述储墨本体;以及多个注墨部,所述注墨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所述注墨部分别与所述注墨结构对齐并且露出所述注墨开口,所述注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配合的第二接合部,所述墨瓶与所述墨容纳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墨瓶与所述注墨结构满足如下尺寸关系:D≥/2,n=1,2…,……(1)其中,Ln为与第n个注墨开口配合的所述墨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1为与第n+1个注墨开口配合的所述墨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D为所述第n个注墨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n+1个注墨开口的中心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供应系统,用于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所述墨供应系统包括:墨瓶,所述墨瓶包括用于存储墨水的墨瓶本体和供墨部,所述供墨部包括与所述墨瓶本体的内部连通的供墨开口以及第一接合部;多个墨容纳部,所述多个墨容纳部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墨容纳部包括: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以及注墨结构,所述注墨结构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的注墨开口,在注墨时,所述墨瓶的所述供墨部与所述注墨开口连通;以及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容纳所述储墨本体;以及多个注墨部,所述注墨部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面,所述注墨部分别与所述注墨结构对齐并且露出所述注墨开口,所述注墨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配合的第二接合部,所述墨瓶与所述墨容纳部一一对应,其中,所述墨瓶与所述注墨结构满足如下尺寸关系:D≥/2,n=1,2…,……(1)其中,Ln为与第n个注墨开口配合的所述墨瓶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尺寸;Ln+1为与第n+1个注墨开口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野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