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01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0:5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以及微槽群散热器。微槽群散热器包括:微槽群结构,紧贴LED光源,用于容纳取热介质;取热介质,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通过冷凝外接接口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以及液体回收槽,设置于微槽群结构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其中,微槽群结构、冷凝外接部分以及液体回收槽均为透光材质。本公开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采用透明材质的微槽群散热器,既满足散热需求,又可以满足微纳LED光源灯具从下往上照射的要求。

LED light source with transparent Microgrooves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LED light source with transparent micro groove group, including LED light source and micro slot group radiator. The microgroove group radiator includes the microgroove group structure, which is tightly attached to the LED light source, and is used to hold the heat medium; the heat medium is used as the light transmittance fluid; the condens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radiator through the condensation external interface, and the liquid recycling tank is set around the microgroove group structure to accommodate the condensation heat extraction medium. The micro groove group structure, the condensing external part and the liquid recovery tank are all transparent materials. The open LED light source with transparent microgrooves uses a transparent material radiator of microgrooves, which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 heat dissipation, but also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wer LED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
本公开属于LED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LED技术的急速发展,特别是微纳LED技术以及微槽群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功率微槽群LED灯具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微槽群本身技术的限制,大功率微槽群LED灯存在以下问题:对于景观照明的地埋灯或者其他从下往上照射的场合很难应用;散热效果不好,存在结温现象;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需要一种新的LED光源,以解决现有技术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10;以及微槽群散热器20,其设置于LED光源10的一侧,包括:微槽群结构22,紧贴LED光源10,用于容纳取热介质24;取热介质24,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27,通过冷凝外接接口26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以及液体回收槽23,设置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24;其中,微槽群结构22、冷凝外接部分27以及液体回收槽23均为透光材质,使微槽群散热器20将LED灯的热量导出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透光率。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还包括:微槽基板21,其连接微槽群结构22与LED光源10;微槽基板21的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厚度为1~10mm。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微槽群结构22设置于带有微槽基板21的LED光源10的外表面散热的部位或紧贴于LED光源10的散热区域上,其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微槽群结构22由多个微细槽道构成,微细槽道宽度为0.01~1mm,深度为0.01~1mm,微细槽道之间的距离为0.01~1mm。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取热介质24为水或乙醇。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外接部分27的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冷凝外接接口26的长度为10~60mm。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回收槽23的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透光液体回收槽23有多个,对称分布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其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外接部分27与微槽群结构22之间设置有输送管路,其将液化的取热介质运送至液体回收槽23中。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LED光源10的功率大于10w,包括COB光源或陶瓷基板大功率光源。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还包括散热元件30,其设置于LED光源10的另一侧,能够加强散热效果。(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1)采用透明材质的微槽群散热器,微槽群散热器可以满足散热需求,采用透明材质又可以满足微纳LED光源灯具从下往上照射的要求;(2)微槽群散热器结合外接散热冷凝部分可实现在光源透镜方向将LED灯的热量导出且能保持较高的透光率,相比较目前LED光源的散热方式,增加了一倍的散热面积,可以增强散热、降低结温现象,进而增加LED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的示意图。【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LED光源;20-微槽群散热器;21-微槽基板;22-微槽群结构;23-液体回收槽;24-取热介质;25-冷却液滴;26-冷凝外接接口;27-冷凝外接部分;30-散热元件。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以及微槽群散热器。微槽群散热器包括:微槽群结构,紧贴LED光源,用于容纳取热介质;取热介质,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通过冷凝外接接口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以及液体回收槽,设置于微槽群结构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其中,微槽群结构、冷凝外接部分以及液体回收槽均为透光材质。本公开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采用透明材质的微槽群散热器,既满足散热需求,又可以满足微纳LED光源灯具从下往上照射的要求。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10;微槽群散热器20,设置于LED光源10的一侧,以及散热元件30,其设置于LED光源10的另一侧。其中,微槽群散热器20包括:微槽群结构22,其为透光材质,紧贴LED光源10,用于容纳取热介质24;微槽基板21,其为透光材质,连接微槽群结构22和LED光源10;取热介质24,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27,其为透光材质,通过冷凝外接接口26与外部散热器连接;液体回收槽23,其为透光材质,设置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LED光源10为大功率LED光源,功率大于10w,包括COB光源或陶瓷基板大功率光源。微槽群散热器20包括微槽群结构22,取热介质24,冷凝外接部分27和外部散热器。微槽群结构22,其为透光材质,比如蓝宝石,碳化硅;微槽结构由多个微细槽道构成,微细槽道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者梯形;微细槽道宽度为0.01~1mm,深度为0.01~1mm,微细槽道之间的间距为0.01~1mm。取热介质24为透光液体工质,比如水或乙醇;冷凝外接部分27为可透光且导热的材质,比如蓝宝石,碳化硅。冷凝外接接口26长度为10~60mm,用于外接散热器形成微槽群散热器。液体回收槽23为可透光且导热的材质,比如蓝宝石,碳化硅。透光液体回收槽23有多个,对称分布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微槽基板21为可透光且导热的材质,比如蓝宝石,碳化硅;微槽基板2连接微槽群结构22和LED光源10;基板厚度为1~10mm;基板与散热面的距离为1mm。需要注意的是,内腔中,冷凝外接部分27与微槽群结构22之间设置有输送管路,将液化的取热介质运送至液体回收槽23中。需要注意的是,微槽群结构22直接设置于带有微槽基板21的LED光源10发热体外表面散热的部位或紧贴发热体散热区域上。本公开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结合外接散热冷凝部分可实现对LED光源散热的功能,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工作时:透光微槽群内许多微槽道的大小适合形成毛细力,将微槽道内的透光液体工质在受热区域形成高强度的蒸发以此带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冷却后的冷却液滴25回流到透光液体回收槽23,将透光液体工质24送回微槽内,从而形成液体和热量循环。至此,本公开一实施例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介绍完毕。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有了清楚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10);以及微槽群散热器(20),其设置于LED光源(10)的一侧,包括:微槽群结构(22),紧贴LED光源(10),用于容纳取热介质(24);取热介质(24),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27),通过冷凝外接接口(26)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以及液体回收槽(23),设置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24);其中,所述微槽群结构(22)、所述冷凝外接部分(27)以及所述液体回收槽(23)均为透光材质,使所述微槽群散热器(20)将LED灯的热量导出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透光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包括:LED光源(10);以及微槽群散热器(20),其设置于LED光源(10)的一侧,包括:微槽群结构(22),紧贴LED光源(10),用于容纳取热介质(24);取热介质(24),其为透光液体工质;冷凝外接部分(27),通过冷凝外接接口(26)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以及液体回收槽(23),设置于微槽群结构(22)的周边,用于容纳冷凝后的取热介质(24);其中,所述微槽群结构(22)、所述冷凝外接部分(27)以及所述液体回收槽(23)均为透光材质,使所述微槽群散热器(20)将LED灯的热量导出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透光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其中,所述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还包括:微槽基板(21),其连接所述微槽群结构(22)与所述LED光源(10);所述微槽基板(21)的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厚度为1~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其中,所述微槽群结构(22)设置于带有所述微槽基板(21)的LED光源(10)的外表面散热的部位或紧贴于LED光源(10)的散热区域上,其材质为蓝宝石或碳化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明微槽群的LED光源,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胡学功周文斌孙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