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99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作可调谐激光晶体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属于钨酸盐单晶体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在固态介质中进行的退火工艺。所用的介质为Al↓[2]O↓[3]粉,或者TiO↓[2]粉,也可用上述两者按重量比配制的混合物,其退火温度在1100~1200℃间,保温20~30小时,再以130±30℃/小时的速率降至室温。用本法制得的晶棒可大大消除色芯。故透光性强,在室温下泵浦时发光效率也高。当在上述混合物中退火时其激光输出能量平均可达0.7mJ。(*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可调谐激光晶体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属于钨酸盐单晶体制造领域。掺铬钨酸锌是一种新型可调谐激光晶体,制成一定尺寸的晶棒后,可在室温下泵浦出近红外波段的高能量的宽带脉冲光。在现有的制造工艺中,拉制成的晶体都在空气中退火,存在严重的色芯;而如果采用掺入Li或Nb离子的方法去消除色芯的话,就会降低晶体的发光效率,缩短荧光寿命,因此,只能在77k温度下获得可调谐激光输出,在室温下只能泵浦厚度小于1mm的晶体,且只能获得微弱的宽带脉冲光输出,因此不具有实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消除色芯,透光性强,在室温下泵浦时发光效率高的可供实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掺铬钨酸锌在固态介质中的退火工艺。其所采用的固态介质是Al2O3粉,或者是TiO2粉,也可以是上述两者的混合物。使用证明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工艺对掺铬钨酸锌进行退火后,可使晶体颜色变浅,有助于消除由于氧空位而形成的严重色芯,增强透光性,提高发光效率。实施例1、掺铬钨酸锌在Al2O3粉中的退火工艺(在ZnWO4中Cr2O3的重量比为0.005%,~0.01%,下同)晶体尺寸为φ20×60mm退火温度(℃)110011501200保温时间(h)202530降温速度(℃/h)100130160退火后,掺铬钨酸锌晶体的颜色变浅,由紫黑色变为亮紫色,与在空气中退火相比,在波长λ=450~750mm范围其基质本身的吸收下降30%左右。2、掺铬钨酸锌在TiO2粉中的退火工艺退火温度(℃)110011501200保温时间(h)202225降温速率(℃/h)100130160退火后,掺铬钨酸锌晶体的颜色变浅,由紫黑色变为亮紫色,与在空气中退火相比,在波长=450~750mm范围其基质本身的吸收下降30%左右。3、掺铬钨酸锌在Al2O3和TiO2的混合粉末中的退火工艺Al2O3:TiO2(重量比) 2:1 3:2 4:3退火温度(℃)110011501200保温时间(h)202530降温速率(℃/h)100130160退火后,掺铬钨酸锌晶体的颜色变浅,由紫黑色变为亮紫色,与在空气中退火相比,在波长λ=450~750mm处,其基质本身的吸收下降30~35%。在室温下以激光为泵浦光,沿〔100〕方向泵浦时其近红外激光的输出能量平均为0.27mJ,输出波长为0.95μm。权利要求1.一种作可调谐激光晶体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介质为固体,它采用的是Al2O3粉,或TiO2粉,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其退火温度在1100~12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铬钨酸锌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升温至退火温度后要保温20~30小时,然后以130±30℃/小时的速率降至室温。全文摘要一种作可调谐激光晶体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属于钨酸盐单晶体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在固态介质中进行的退火工艺。所用的介质为Al文档编号C30B33/02GK1076736SQ9210172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臧竞存, 武少华, 殷宝璐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可调谐激光晶体用的掺铬钨酸锌单晶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介质为固体,它采用的是Al↓[2]O↓[3]粉,或TiO↓[2]粉,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其退火温度在1100~120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竞存武少华殷宝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