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984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冲压平台和循环输送带,循环输送带的上侧面与冲压平台的上侧面平齐,循环输送带设有驱动辊和从动辊,冲压平台与循环输送带之间上方区域固定有转移组件,转移组件包括两个并排的转移辊,两个转移辊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柔性毛刺,后方转移辊的辊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进行传动连接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固定有均风压罩,均风压罩设有出风口和吹风进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一方面通过设置转移组件来替代风枪,能够降低铝合金易拉盖脱模后与循环输送带的速度差,进而减少摩擦;另一方面通过在循环输送带的上方设置均风压罩,有效避免出现“飞盖”现象。

An easy drawing and stripping device for aluminum allo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 drawing and stripping device for aluminum alloy, including a stamping platform and a circular conveyor belt. The upper side of the circulating conveyer belt is flat with the upper side of the stamping platform. The circulating belt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roll and a driven roller. The transfer module is fixed in the upper region between the stamping platform and the circulating conveyer belt, and the transfer component is transferred. There are two parallel transfer rolls,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wo transfer rolls have several rows of flexible burr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The roll shaft of the rear transfer roller is fixed with a uniform air pressure cover over the belt and the driving roller through the belt and the driving roller.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on the one hand, by setting the transfer component to replace the wind gun, it can reduce the spe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uminum alloy and the circulating belt, and then reduce the fri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ir pressure cover is set on the top of the circulating conveyer belt, and the phenomenon of \flying cover\ can b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易拉盖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罐体、铝合金易拉盖和拉环组成的,所述铝合金易拉盖与铝合金罐体盖合形成密封腔,它常规的制作方法是将铝合金薄片放置在模具的冲压平台上,然后冲压成型制得的。在批量生产时,冲压成型的铝合金易拉盖需要迅速的转移到包装流水线上,人工显然难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脱模工序,需要自动脱模装置来实现铝合金易拉盖的脱模转移。传统自动脱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飞盖”现象。为此,申请号为201420857383.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铝合金易拉盖的冲压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冲压平台上方的风枪和与所述冲压平台连接的风槽,所述风枪面对风槽方向,风枪喷嘴向下倾斜地指向冲压平台,所述风槽的槽宽略大于铝合金易拉盖直径。这种脱模装置通过增设风力来“压住”盖体,实现防止“飞盖”。但是这种方式大幅增加盖体与输送平台间的摩擦力,易对盖体造成损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铝合金易拉盖的冲压平台,还包括与所述冲压平台连接的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侧面与冲压平台的上侧面平齐,所述循环输送带靠近冲压平台的一端设有驱动辊,另一端设有从动辊,所述冲压平台与循环输送带之间上方区域固定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两个并排的转移辊,两个所述转移辊的长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两个所述转移辊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柔性毛刺,位于后方的所述转移辊的辊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进行传动连接,随着驱动辊同步转动,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固定有均风压罩,所述均风压罩沿循环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且宽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所述均风压罩的下表面均布有竖直向下的出风口,所述均风压罩的上端连接有与其腔体连通的吹风进管。优选地,上述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中,所述冲压平台达到停止位时,位于前方的所述转移辊上的柔性毛刺能够与冲压平台上的铝合金易拉盖接触,带有惯性的所述铝合金易拉盖依次经前方转移辊上柔性毛刺的减速,后方转移辊上柔性毛刺的导向平稳滑入循环输送带。优选地,上述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中,所述铝合金易拉盖经前方转移辊上柔性毛刺的减速,后方转移辊上柔性毛刺的导向作用后的最终速度与循环输送带的传送速度大致相等。优选地,上述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中,所述均风压罩的下侧面与循环输送带上侧面之间的距离值为5-10cm。优选地,上述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中,所述吹风进管中内置有低速抽风风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一方面通过设置转移组件来替代风枪,能够降低铝合金易拉盖脱模后与循环输送带的速度差,进而减少摩擦;另一方面通过在循环输送带的上方设置均风压罩,有效避免出现“飞盖”现象。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铝合金易拉盖,2-冲压平台,3-循环输送带,4-驱动辊,5-从动辊,6-转移辊,7-柔性毛刺,8-皮带,9-均风压罩,10-出风口,11-吹风进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铝合金易拉盖1的冲压平台2,还包括与冲压平台2连接的循环输送带3,循环输送带3的上侧面与冲压平台2的上侧面平齐。循环输送带3靠近冲压平台2的一端设有驱动辊4,另一端设有从动辊5。冲压平台2与循环输送带3之间上方区域固定有转移组件,转移组件包括两个并排的转移辊6,两个转移辊6的长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3的宽度,两个转移辊6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柔性毛刺7。位于后方的转移辊6的辊轴通过皮带8与驱动辊4进行传动连接,随着驱动辊4同步转动。循环输送带3的上方固定有均风压罩9,均风压罩9沿循环输送带3长度方向延伸,且宽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3的宽度。均风压罩9的下表面均布有竖直向下的出风口10,均风压罩9的上端连接有与其腔体连通的吹风进管11。其中,冲压平台2达到停止位时,位于前方的转移辊上的柔性毛刺能够与冲压平台2上的铝合金易拉盖1接触,带有惯性的铝合金易拉盖1依次经前方转移辊6上柔性毛刺7的减速,后方转移辊6上柔性毛刺7的导向平稳滑入循环输送带3。平稳滑入的原因是:铝合金易拉盖1经减速、导向作用后的最终速度与循环输送带3的传送速度大致相等。其中,均风压罩9的下侧面与循环输送带3上侧面之间的距离值为5-10cm。吹风进管11中内置有低速抽风风扇。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一方面通过设置转移组件来替代风枪,能够降低铝合金易拉盖1脱模后与循环输送带3的速度差,进而减少摩擦;另一方面通过在循环输送带3的上方设置均风压罩9,有效避免出现“飞盖”现象。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铝合金易拉盖的冲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冲压平台连接的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侧面与冲压平台的上侧面平齐,所述循环输送带靠近冲压平台的一端设有驱动辊,另一端设有从动辊,所述冲压平台与循环输送带之间上方区域固定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两个并排的转移辊,两个所述转移辊的长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两个所述转移辊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柔性毛刺,位于后方的所述转移辊的辊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进行传动连接,随着驱动辊同步转动,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固定有均风压罩,所述均风压罩沿循环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且宽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所述均风压罩的下表面均布有竖直向下的出风口,所述均风压罩的上端连接有与其腔体连通的吹风进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易拉盖脱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铝合金易拉盖的冲压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冲压平台连接的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侧面与冲压平台的上侧面平齐,所述循环输送带靠近冲压平台的一端设有驱动辊,另一端设有从动辊,所述冲压平台与循环输送带之间上方区域固定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两个并排的转移辊,两个所述转移辊的长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两个所述转移辊的外表面沿周向均布有若干排柔性毛刺,位于后方的所述转移辊的辊轴通过皮带与驱动辊进行传动连接,随着驱动辊同步转动,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固定有均风压罩,所述均风压罩沿循环输送带长度方向延伸,且宽度略大于循环输送带的宽度,所述均风压罩的下表面均布有竖直向下的出风口,所述均风压罩的上端连接有与其腔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华龙易拉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