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及其油缸支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93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及其油缸支架总成,该油缸支架总成包括底架以及沿所述主油缸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主支架、辅助支架和后支架;主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所述主油缸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固接,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在油缸使用过程中,通过主支架、后支架和辅助支架的多重支撑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了主油缸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了主油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主油缸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了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A bender and its cylinder support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bending machine and an oil cylinder support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frame and a main support, an auxiliary support and a rear bracket arranged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The main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 through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the auxiliary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thickness direction. The cylinder cylinder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over hole and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tube at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The cylinder rod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over hole and is fixed with the flange plate, and the flange plat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plate of the pipe bending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oil cylinder, through the multipl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the main support, the rear support and the auxiliary support,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and the axial support performance are ensu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us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is improved, the long time use of the main oil cylinder is avoided, and the use of the pipe bending machine is ensured. Energy and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机及其油缸支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弯管机的油缸支架总成。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油缸支架总成的弯管机。
技术介绍
弯管机应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桥梁、船舶等方面管道铺设及修造,大致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随着基建工程的建设要求日益提高,对于弯管机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弯管机需要使用油缸为钢管提供弯曲力,作为弯管机主要的动力来源,其稳定性和支撑强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弯管机的油缸支架总成,以期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主油缸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主油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主油缸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弯管机的油缸支架总成,以期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主油缸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主油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主油缸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油缸支架总成的弯管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缸支架总成,用于支撑弯管机的主油缸,包括底架以及沿所述主油缸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主支架、辅助支架和后支架;所述主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所述主油缸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固接,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支架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辅助支架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主油缸的径向。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可开合连接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弧形开口,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弧形开口围成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二弧形开口之间的开口距离大于所述主油缸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杆和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可滑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一连接部固接于所述底架,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二连接部固接于所述辅助支架。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的缸杆形成所述固定杆,其活塞形成所述伸缩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固接于所述底架的第一卡爪,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接于所述辅助支架的第二卡爪。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管机,包括主油缸,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主油缸的油缸支架总成,所述油缸支架总成为如上所述的油缸支架总成。进一步地,所述主油缸的缸筒内径为180mm,其外径为219mm,其材质为45#钢,最大压力25MPa,输出推力为130T,所述主油缸的有效行程为5000mm,其活塞杆直径为140mm,壁厚为19.5mm,材质为45#钢。本技术提供的油缸支架总成用于支撑弯管机的主油缸,该油缸支架总成包括底架以及沿所述主油缸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主支架、辅助支架和后支架;其中,所述主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所述主油缸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固接,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支架与所述底架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辅助支架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架,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主油缸的径向。在油缸使用过程中,通过主支架、后支架和辅助支架的多重支撑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了主油缸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了主油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主油缸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了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油缸支架总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法兰盘2-主支架3-底架4-主油缸5-后支架6-辅助支架7-高度调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弯管机的油缸支架总成,以期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主油缸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主油缸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主油缸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油缸支架总成的弯管机。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油缸支架总成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油缸支架总成用于支撑弯管机的主油缸4,该油缸支架总成包括底架3以及沿所述主油缸4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3的主支架2、辅助支架6和后支架5;其中,所述主支架2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6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4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5,所述主油缸4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1固接,所述法兰盘1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支架6与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7,所述辅助支架6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7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架3,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主油缸4的径向。在油缸使用过程中,通过主支架2、后支架5和辅助支架6的多重支撑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了主油缸4的稳定和轴向支撑性能,从而提高了主油缸4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主油缸4长时间使用出现行程弯曲,保证了弯管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辅助支架6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安装在底架3上,能够适应不同主油缸4高度下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辅助支架6的适用范围。为了提高辅助支架6的支撑性能和结构优化性,上述辅助支架6包括基座、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7安装于所述底架3,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6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可开合连接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弧形开口,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弧形开口围成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二弧形开口之间的开口距离大于所述主油缸4的外径。这样,在安装辅助支架6时,将两侧部相对打开,令主油缸4自两弧形开口之间进入第二过孔,而后将两侧部闭合锁紧,即可实现辅助支架6与主油缸4的连接,降低了辅助支架6与主油缸4的连接难度。具体地,上述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杆和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可滑动连接的伸缩杆,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一连接部固接于所述底架3,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二连接部固接于所述辅助支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弯管机及其油缸支架总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支架总成,用于支撑弯管机的主油缸(4),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3)以及沿所述主油缸(4)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3)的主支架(2)、辅助支架(6)和后支架(5);所述主支架(2)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6)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4)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5),所述主油缸(4)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1)固接,所述法兰盘(1)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支架(6)与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7),所述辅助支架(6)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7)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架(3),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主油缸(4)的径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支架总成,用于支撑弯管机的主油缸(4),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3)以及沿所述主油缸(4)的轴向依次安装于所述底架(3)的主支架(2)、辅助支架(6)和后支架(5);所述主支架(2)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过孔,所述辅助支架(6)开设有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过孔,所述主油缸(4)的缸筒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以其缸筒底部固定于所述后支架(5),所述主油缸(4)的缸杆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法兰盘(1)固接,所述法兰盘(1)与所述弯管机的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辅助支架(6)与所述底架(3)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7),所述辅助支架(6)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7)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架(3),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主油缸(4)的径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6)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可开合连接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弧形开口,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和所述第二弧形开口围成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弧形开口与所述第二弧形开口之间的开口距离大于所述主油缸(4)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支架总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恒平问林先周家峰赵永庆刘澄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