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393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中设置有NPN型三极管Q1,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分别连接有电阻R2、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入Din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4、反相器U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压,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Dout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信号脉宽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需要控制脉宽,或者隔离直流的通讯应用较为适用。

A signal pulse width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capacitance, triode and i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gnal pulse width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capacitance, triode and inverter. The signal pulse width control circuit is equipped with a NPN triode Q1. The basic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the NPN triode Q1 has a resistance R3,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capacitance C1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ance R3, a circuit node between the capacitance C1 and the resistance R3. Do not connect the negative electrode with resistance R2 and diode D1,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ance R2 is grounded, the diode D1 is in the extreme ground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capacitance C1 is connected to the Din end, the NPN type transistor Q1 is extremely grounded, and its collect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has resistance R4, inverter U3,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ance R4 access VCC voltage. The output end of the inverter U3 is connected to the Dout en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solution for signal pulse width control,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that needs to control the pulse width or the isolation of the 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源中,常采用脉冲宽度控制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主要是由误差处理电路、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以及脉冲调整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由于控制电路中采用的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电路较多,电路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适用于各类需要限制脉冲宽度的电子设计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中设置有NPN型三极管Q1;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分别连接有电阻R2、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入Din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4、反相器U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压,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Dout端。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和电阻R3配置信号脉宽控制电路的脉宽限制值,所述NPN型三极管Q1将所述脉宽限制值放大,所述反相器U3将放大后的脉宽限制值整形输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电容特性,以及RC充放电曲线特性,配合三极管,以及反相器组成一个信号脉宽限制电路,其中电容C和电阻R配置脉宽的限制值,三极管负责放大,反相器整形输出。本技术为信号脉宽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需要控制脉宽,或者隔离直流的通讯应用较为适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信号脉宽控制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信号脉宽被限制在0.15ms内的仿真波形示例图;图3为本技术信号脉宽被限制在0.35ms内的仿真波形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照附图1,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中设置有NPN型三极管Q1;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分别连接有电阻R2、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入Din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4、反相器U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压,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Dout端。所述电容C1和电阻R3配置信号脉宽控制电路的脉宽限制值,所述NPN型三极管Q1将所述脉宽限制值放大,所述反相器U3将放大后的脉宽限制值整形输出。实施例1:如图2所示,当C1=47nF,R2=3K时信号脉宽被限制在0.15ms以内的仿真波形。实施例2:如图3所示,当C1=68nF,R2=5K时信号脉宽被限制在0.35ms以内的仿真波形。本技术利用电容特性,以及RC充放电曲线特性,配合三极管,以及反相器组成一个信号脉宽限制电路,其中电容C和电阻R配置脉宽的限制值,三极管负责放大,反相器整形输出。本技术为信号脉宽控制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解决方案,对于需要控制脉宽,或者隔离直流的通讯应用较为适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中设置有NPN型三极管Q1;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分别连接有电阻R2、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入Din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4、反相器U3,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压,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Dout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容、三极管、反相器的信号脉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脉宽控制电路中设置有NPN型三极管Q1;该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1,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电路节点上分别连接有电阻R2、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入Din端,所述NPN型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如星胡继龙
申请(专利权)人:前海联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