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95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光源矩阵,所述光源矩阵具体由多个大角度光源构成,所述大角度光源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大角度光源的发光角度大于120°,所述大角度光源的外侧罩设有反光碗本体,所述反光碗本体具体为半扁椭球状的平底凹型结构,所述反光碗本体的外侧罩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光角度较大的光源加反光碗的组合不需要光学透镜,可有效地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每个发光角度较大的光源对应一个反光碗,同时反光碗紧密排列形成矩阵,通过对每一个大角度光源的控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可控。

A combination of backlight module with large angle luminous source and reflecting bow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of a combination of a large angle light light source and a reflective bowl, including an installation seat. The bottom of the installation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matrix. The light source matrix is made up of a plurality of large angle light sources. The large angle light source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nd the large angle light source is sent. The light angle is greater than 120 degrees, and the outer cover of the large angle light source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ve bowl body. The anti light bowl body is specifically a half flat ellipsoid flat bottom concave structure, the outer cover of the light bow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ffusion plate, and the diffusion plate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se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ght bowl does not require an optical len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Each light source with a large angle of light corresponds to a reflective bowl, and the reflector bowl is arranged closely to form a matrix. The real sense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 of each large angl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直下式背光源工艺简单,不需要导光板,LED阵列置于灯箱底部,从LED发出的光经过底面和侧面反射,再通过表面的扩散板和光学模组均匀射出。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由灯箱底部和散射板的距离决定,通常厚度越厚,背光源的光均匀性就越好。目前直下式背光主要采用LED灯珠加光学透镜的组合方式来实现,或者采用LED密集排列的方式,但都成本过高。目前,已有直下式发光角度较大的光源背光方案主要方法是:使用CSP加透镜的组合方式形成直下式背光模组,光线从CSP发出通过透镜的作用一部分光线直接射向扩散板,另一部分光线射向底部反射纸后反射再射向扩散板,形成均匀面光源;其中CSP的发光角度大约为140度,然而常规LED加透镜的组合方式,由于透镜本身的厚度和混光距离的限制,无法达到超薄的要求,并且由于透镜与透镜之间是相对开放的空间,所以无法做到区域可控。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缺陷,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较大、背光模组较厚和无法进行区域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光源矩阵,所述光源矩阵具体由多个大角度光源构成,所述大角度光源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大角度光源的发光角度大于120°,所述大角度光源的外侧罩设有反光碗本体,所述反光碗本体具体为半扁椭球状的平底凹型结构,所述反光碗本体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安装座,所述反光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与大角度光源相对应的开孔,所述反光碗本体通过底部的开孔罩设在所述大角度光源的外侧,且所述反光碗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反光碗本体的外侧罩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进一步,所述大角度光源具体为五面光源、立方体型的光源、圆柱型的光源或五面出光的CSP光源。进一步,所述反光碗本体的外形是矩形,多个所述反光碗本体紧密排布构成反光碗本体矩阵。进一步,所述反光碗本体内表面为漫反射表面。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大角度光源的发光角度较大,通过大角度光源加反光碗本体的组合不需要光学透镜,可有效地减小设备的厚度和制造成本;每个大角度光源对应一个反光碗本体,同时反光碗本体紧密排列形成矩阵,通过对每一个大角度光源的控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可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光源矩阵,光源矩阵具体由多个大角度光源2构成,大角度光源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大角度光源2的发光角度大于120°,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罩设有反光碗本体3,反光碗本体3具体为半扁椭球状的平底凹型结构,反光碗本体3的开口方向背离安装座1,反光碗本体3的底部开设有与大角度光源2相对应的开孔4,反光碗本体3通过底部的开孔4罩设在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且反光碗本体3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反光碗本体3的外侧罩设有扩散板5,扩散板5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大角度光源2具体为五面光源、立方体型的光源、圆柱型的光源或五面出光的CSP光源,反光碗本体3的外形是矩形,多个反光碗本体3紧密排布构成反光碗本体3矩阵,反光碗本体3内表面为漫反射表面,且反光碗内表面结构可以根据出光均匀性,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以达到出光均匀的要求,大角度光源2加反光碗本体3的组合不需要光学透镜,可有效地减小背光模组的厚度,节约制造成本,每个大角度光源1对应一个反光碗本体3,同时反光碗本体3紧密排列形成矩阵,通过对每一个大角度光源2亮暗的控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光源矩阵,所述光源矩阵具体由多个大角度光源(2)构成,所述大角度光源(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发光角度大于120°,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罩设有反光碗本体(3),所述反光碗本体(3)具体为半扁椭球状的平底凹型结构,所述反光碗本体(3)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安装座(1),所述反光碗本体(3)的底部开设有与大角度光源(2)相对应的开孔(4),所述反光碗本体(3)通过底部的开孔(4)罩设在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且所述反光碗本体(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反光碗本体(3)的外侧罩设有扩散板(5),所述扩散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发光光源与反光碗组合式的背光模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安装有光源矩阵,所述光源矩阵具体由多个大角度光源(2)构成,所述大角度光源(2)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发光角度大于120°,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罩设有反光碗本体(3),所述反光碗本体(3)具体为半扁椭球状的平底凹型结构,所述反光碗本体(3)的开口方向背离所述安装座(1),所述反光碗本体(3)的底部开设有与大角度光源(2)相对应的开孔(4),所述反光碗本体(3)通过底部的开孔(4)罩设在所述大角度光源(2)的外侧,且所述反光碗本体(3)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柯彭友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