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16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包括有框架,框架包括有底框、前框、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左、右侧框分别包括有左、右侧门框和第一、二左、右侧框,底框、前框、第一、二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内分别安装有面板,其中第二左侧框内的面板上分别多个推拉窗,第二右侧框内的面板上设有百叶窗,左、右侧门框内分别安装有卷帘门,后框内安装有后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储存足够蓄电池,可以有效地减轻车厢自重,加快了车厢的组装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

A mini trolley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riage of a mini electric car, including a frame, a frame, a front frame, a left, right frame, a top frame, a rear frame, and a tail frame. The left and right frame include a left and right door frame and a first, second left and right frame, a bottom frame, a front frame, a first, second left, right frame, top frame, and a rear frame. A panel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and the tail frame. There are a plurality of push and pull windows on the panel in the second left frame, and a shutter on the panel in the second right frame. The shutter door is installed in the left and right door frames, and the rear door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store enough storage battery,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car, speed up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carriage and sav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补电车的车厢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是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城市可用充电桩难以满足需求、充电桩位置固定导致不易利用等问题导致电动车辆的可续航性大大降低。移动补电车作为分布式储能电源或应急电源,其作用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结合原有的固定电桩,这种固移并举的方式能够有效保障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解决城市交通电动化中的续航、充电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储存足够蓄电池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为微型补电车储存蓄电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包括有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有底框、前框、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所述的底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长横梁和二根第一短横梁;所述的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的前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立柱和二根第二短横梁;所述的左、右侧框分别包括有左、右侧门框和第一、二左、右侧框,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后侧,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右侧门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包括有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端之间的上封板,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四立柱和二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五立柱和二根第二长横梁;所述的后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后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六立柱和二根第三长横梁;所述前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短横梁、所述左、右侧门框的上封板、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长横梁和所述后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长横梁首尾相连并形成所述的顶框;所述的尾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后侧的下端,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七立柱和二根第四长横梁;所述的底框、前框、第一、二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内分别安装有面板,其中第二左侧框内的面板上分别多个推拉窗,第二右侧框内的面板上设有百叶窗,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内分别安装有卷帘门,所述的后框内安装有后门。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根第一长横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排列并平行于所述二根第一短横梁的多根第四短横梁,所述二根第一长横梁、二根第一短横梁和多根第四短横梁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根第一立柱、二根第二短横梁分别为Q235钢。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二根第四立柱、二根第三短横梁、二根第五立柱和二根第二长横梁分别为Q235钢,所述上封板的材质分别为机制板。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根第六立柱和二根第三长横梁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根第四长横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排列并平行于所述二根第七立柱的多根第八立柱,所述二根第七立柱、二根第四长横梁和多根第八立柱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分别为机制板,面板与所在框内的横梁和立柱的连接处分别采用环氧树脂粘接。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的支架角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框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包边相连接,所述顶框的面板与所述的前框之间通过第二包边相连接,顶框的面板与所述左、右侧框之间分别通过第三包边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三包边的交汇处通过包角相连接。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三包边分别为F型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储存足够蓄电池,可以有效地减轻车厢自重,加快了车厢的组装效率,同时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包边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三包边的结构与第一包边的结构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包括有框架,框架包括有底框1、前框2、左、右侧框3、顶框4、后框5以及尾框6,底框1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长横梁1-1和二根第一短横梁1-2;前框2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前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立柱2-1和二根第二短横梁2-2;左、右侧框3分别包括有左、右侧门框3-2和第一、二左、右侧框3-1、3-3,第一左、右侧框3-1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框2的后侧,左、右侧门框3-2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左、右侧框3-1的后侧,第二左、右侧框3-3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左、右侧门框3-2的后侧;左、右侧门框3-2分别包括有第二立柱3-2-1、第三立柱3-2-2和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3-2-1与第三立柱3-2-2上端之间的上封板3-2-3,第一左、右侧框3-1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四立柱3-1-1和二根第三短横梁3-1-2,第二左、右侧框3-3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五立柱3-3-1和二根第二长横梁3-3-2;后框5固定连接在第二左、右侧框3-3的后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六立柱5-1和二根第三长横梁5-2;前框2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短横梁、左、右侧门框3-2的上封板3-2-3、第一左、右侧框3-1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短横梁、第二左、右侧框3-3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长横梁和后框5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长横梁首尾相连并形成顶框4;尾框6固定连接在底框1后侧的下端,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七立柱6-1和二根第四长横梁6-2;底框1、前框2、第一、二左、右侧框3-1、3-3、顶框4、后框5以及尾框6内分别安装有面板7,其中第二左侧框内的面板上分别多个推拉窗8,可以正常开关,第二右侧框内的面板上设有百叶窗9,左、右侧门框3-2内分别安装有卷帘门,卷帘门可以正常拉起与闭合,便于补电车实时为电动车充电,后框5内安装有后门,为对开式后门,分别与二根第六立柱5-1转动连接。本技术中,二根第一长横梁1-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排列并平行于二根第一短横梁1-2的多根第四短横梁1-3,二根第一长横梁1-1、二根第一短横梁1-2和多根第四短横梁1-3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多根第四短横梁1-3加强了底框1的刚性,保证了底框1的强度。底框1可直接固定于微型补电车的底盘上。二根第一立柱2-1、二根第二短横梁2-2分别为Q235钢。第二立柱3-2-1、第三立柱3-2-2、二根第四立柱3-1-1、二根第三短横梁3-1-2、二根第五立柱3-3-1和二根第二长横梁3-3-2分别为Q235钢,上封板3-2-3的材质分别为机制板。二根第六立柱5-1和二根第三长横梁5-2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二根第四长横梁6-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呈间隔排列并平行于二根第七立柱6-1的多根第八立柱6-3,二根第七立柱6-1、二根第四长横梁6-2和多根第八立柱6-3的材质分别为Q235钢。面板7分别为机制板,面板7与所在框内的横梁和立柱的连接处分别采用环氧树脂粘接,以增强连接强度和密封性。卷帘门的支架角铁分别安装在第二立柱3-2-1和第三立柱3-2-2上。前框2与第一左、右侧框3-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包边10相连接,顶框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型补电车的车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包括有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有底框、前框、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所述的底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长横梁和二根第一短横梁;所述的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的前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立柱和二根第二短横梁;所述的左、右侧框分别包括有左、右侧门框和第一、二左、右侧框,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后侧,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右侧门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包括有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端之间的上封板,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四立柱和二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五立柱和二根第二长横梁;所述的后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后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六立柱和二根第三长横梁;所述前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短横梁、所述左、右侧门框的上封板、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长横梁和所述后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长横梁首尾相连并形成所述的顶框;所述的尾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后侧的下端,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七立柱和二根第四长横梁;所述的底框、前框、第一、二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内分别安装有面板,其中第二左侧框内的面板上分别多个推拉窗,第二右侧框内的面板上设有百叶窗,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内分别安装有卷帘门,所述的后框内安装有后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包括有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包括有底框、前框、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所述的底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长横梁和二根第一短横梁;所述的前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的前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一立柱和二根第二短横梁;所述的左、右侧框分别包括有左、右侧门框和第一、二左、右侧框,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后侧,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右侧门框的后侧;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分别包括有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上端之间的上封板,所述的第一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四立柱和二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的第二左、右侧框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五立柱和二根第二长横梁;所述的后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后侧,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六立柱和二根第三长横梁;所述前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短横梁、所述左、右侧门框的上封板、所述第一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短横梁、所述第二左、右侧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二长横梁和所述后框的位于上侧的一根第三长横梁首尾相连并形成所述的顶框;所述的尾框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框后侧的下端,包括有首尾相连的二根第七立柱和二根第四长横梁;所述的底框、前框、第一、二左、右侧框、顶框、后框以及尾框内分别安装有面板,其中第二左侧框内的面板上分别多个推拉窗,第二右侧框内的面板上设有百叶窗,所述的左、右侧门框内分别安装有卷帘门,所述的后框内安装有后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补电车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杨政马玉磊马晓春张庆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吉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