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054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涉及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组装后的刮刀的刮面难以呈水平的直线形,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包括:承载夹具,所述承载夹具上具有加持槽;刀片,包括相对的刀底以及刮面,所述刀片的刀底朝向所述加持槽的槽底加持在所述加持槽内;设置于所述承载夹具上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包括推件、驱动所述推件朝向所述刀片的刀底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使刀片在承载夹具加持槽内的位置可调,以修正刀片的刮面发生的偏移。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and its scrap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and a scrap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The main technical problem is that the scraping surface of the scraper after the existing assembly is difficult to show a horizontal straight lin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the scraper of the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includes the bearing jig and the holding chute on the bearing fixture; the blade, including the relative knife bottom and the scraping face, the blade bottom of the blade is mounted in the holding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ding slot; at least one tune on the bearing fixture is arranged. The section driving part comprises a push piece and a power output device driving the push piece toward the knife bottom of the blad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position of the blade in the holding groove of the loading fixture can be adjusted to correct the offset of the scraping surface of the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
本技术涉及丝网印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工艺是一种用于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层的技术,通过刮刀将扩散到丝网印刷掩膜版的丝网上的浆料转移至衬底上,丝网印刷印刷方式灵活多样,制版方便、价格便宜、技术易于掌握,在光伏器件、等离子体显示装置、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封装领域的已经被广泛应用。刮刀主要结构包括有条状的刀片以及具有安装槽的夹具,刀片被横向的装卡在安装槽中,安装槽的两个槽壁之间通过间隔的螺栓紧固,使刀片被紧固在安装槽内。在实际的紧固中,刀片的刮面因受到安装槽两个槽壁的挤压,容易发生变形,使得紧固后的刀片的刮面并非呈水平的直线,时常会出现呈倾斜线,或是弯曲线的刮面,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组装后的刮刀的刮面难以呈水平的直线形,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包括:承载夹具,所述承载夹具上具有加持槽;刀片,包括相对的刀底以及刮面,所述刀片的刀底朝向所述加持槽的槽底加持在所述加持槽内;设置于所述承载夹具上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包括推件、驱动所述推件朝向所述刀片的刀底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调节驱动部为多个,多个调节驱动部在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布。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加持槽包括相对的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在所述第一槽壁以及所述第二槽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紧固加紧所述刀片,至少两个紧固件在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每个调节驱动部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紧固件之间。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调节驱动部位于所述加持槽内,所述动力输出件定位在所述加持槽底部。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动力输出件定位在所述加持槽外,所述推件从所述加持槽底部的通孔穿过与所述刀片的刀底抵触。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推件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还包括:控制每个调节驱动部动力输出件输出动力的操控部。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推件包括推杆以及位于所述推杆端部的推块。可选的,前述的其刮刀,其中所述动力输出件包括电机、气缸或液压缸。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包括:上述的刮刀。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刀片在加装在承载夹具的加持槽内中,若发现刀片的刮面发生偏移,可通过控制调节驱动部,使动力输出件输出动力,以使推件推动刀片的刀底,调节刀片在加持槽中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使刀片在承载夹具加持槽内的位置可调,以修正刀片的刮面发生的偏移。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刮刀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刮刀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刮刀电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刮刀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在刮刀的承载夹具上具有用于推动刀片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可使加持在加持槽内的刀片的刮面进行调节。图1至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其包括:承载夹具10、刀片20以及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30。所述承载夹具10上具有加持槽;刀片20包括相对的刀底20a以及刮面20b,所述刀片的刀底20a朝向所述加持槽的槽底加持在所述加持槽内;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30设置于所述承载夹具10上,调节驱动部30包括推件31、驱动所述推件31朝向所述刀片的刀底20a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32。刀片20在加装在承载夹具10的加持槽内中,在将刀片20和承载夹具10组装后,若发现刀片20的刮面发生偏移,可通过控制调节驱动部,使动力输出件输出动力,以使推件推动刀片的刀底20a,调节刀片20在加持槽中的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使刀片20在承载夹具10加持槽内的位置可调,以修正刀片的刮面20b发生的偏移。其中,如图3所示,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还可包括控制每个调节驱动部动力输出件32输出动力的操控部33,对操控部33的控制,可以选择控制开启所需的调节驱动部动力输出件32。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夹具加持槽包括相对的第一槽壁11以及第二槽壁12,第一槽壁11以及第二槽壁12之间具有用于加持刀片20的间隙,刀片20的长度方向与加持槽的长度方向同向,刀片20加持在加持槽内,调节驱动部30为多个,多个调节驱动部30在刀片20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不同位置的调节驱动部30可分别对不同位置的刀片20在加持槽的加持深度调节。例如,当刀片中心的刮面凸出于刀片两端刮面,可控制两端的调节驱动部,使两端的调节驱动部的推件对刀片两端刀底施加推力,使刀片中心和两端的刮面趋于水平;又如,当刀片中心的刮面凹出于刀片两端刮面,可控制中心的调节驱动部,使中心的调节驱动部的推件对刀片中心刀底施加推力,使刀片中心和两端的刮面趋于水平。承载夹具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一槽壁、第二槽壁以及连接第一槽壁、第二槽壁的底板形成一体的承载夹具。承载夹具可以为分体结构,第一槽壁的底部弯折的形成有第一槽底,第二槽壁的底部弯折的形成有第二槽底,第一槽底和第二槽底相互叠加,通过第一槽底和第二槽底之间的滑动,可调节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之间具有用于加持刀片的间隙的大小。为了加紧刀片,通常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槽壁11以及所述第二槽壁1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40紧固加紧所述刀片20,至少两个紧固件40在所述刀片20的长度方向上分布;紧固件40可为螺栓等,但不局限于此。其中,每个调节驱动部30可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紧固件40之间。在将紧固件紧固后,可通过对相邻的两个紧固件之间的调节驱动部对刀片全面位置刮面调控。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如图2所示,调节驱动部位于所述加持槽内,动力输出件32定位在加持槽底部。动力输出件可以固定在加持槽的底面,也可以固定在加持槽的侧面。在具体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丝网印刷设备及其刮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夹具,所述承载夹具上具有加持槽;刀片,包括相对的刀底以及刮面,所述刀片的刀底朝向所述加持槽的槽底加持在所述加持槽内;设置于所述承载夹具上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包括推件、驱动所述推件朝向所述刀片的刀底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网印刷设备的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夹具,所述承载夹具上具有加持槽;刀片,包括相对的刀底以及刮面,所述刀片的刀底朝向所述加持槽的槽底加持在所述加持槽内;设置于所述承载夹具上的至少一个调节驱动部,包括推件、驱动所述推件朝向所述刀片的刀底输出动力的动力输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刀,其特征在于,调节驱动部为多个,多个调节驱动部在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持槽包括相对的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在所述第一槽壁以及所述第二槽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紧固件紧固加紧所述刀片,至少两个紧固件在所述刀片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每个调节驱动部依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紧固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