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雅娟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751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一侧设置有第四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另一侧设置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表面设置有减震器,所述转向杆一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三滚轮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所述第一回力齿轮一侧连接有第一脚踏板,所述第一回力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力齿轮,所述第二回力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脚踏板;该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通过第一回力齿轮与第二回力齿轮的作用,提高了骑行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An easy to ride back bi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 - force bicycle which is easy to ride, including a first roller, with second rollers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roller, a third wheel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roller, and a fourth roller on one side of the third roller,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ro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teering rod surface is set on the other side.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column on one side of the steering rod. The suppor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The other side of the third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one side of the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The seat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ck force gear and one side of the first back force gear. I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oot pedal,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force gea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back force gears on the other side, and the second back gear side is set with second foot pedals. The type of bicycle is convenient for the cycling back treadle to function through the first return gear and the second return gear, so as to improve the riding efficiency and be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属于交通应用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而回力车的后胎连接的“轴”与回力齿轮内的齿轮固定相连,手向后对车用功(拖)时,后轮向后旋转,通过轴传递力给回力齿轮做功,齿轮带动回力齿轮结构,通过回力车的结构运用在自行车上,大大提高了骑行时的效率,因此,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一侧设置有第四滚轮,通过四个滚轮的作用,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进,所述第一滚轮另一侧设置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表面设置有两个减震器,通过减震器的作用,使得装置前进或后退时减少其震动,所述转向杆一侧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表面连接有把手,而转动把手,从而使把手带动转向杆进行转向,所述第三滚轮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设置有两个弹簧,分别设置在第三滚轮与第四滚轮的一侧,弹簧减少了震动所带来的影响,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底部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所述第一回力齿轮一侧连接有第一脚踏板,所述第一回力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力齿轮,而第一回力齿轮与第二回力齿轮为相反设置,所述第二回力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脚踏板,而支撑架则将第一回力齿轮、第二回力齿轮与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相连接,所述支撑架内部为空心结构,而第一转杆则与第三滚轮相连接,第二转杆与第四滚轮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力齿轮与所述第一脚踏板、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第一回力齿轮可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三滚轮进行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回力齿轮与所述第二脚踏板、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第二回力齿轮可通过第二转杆带动第四滚轮进行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与所述支撑架通过支撑柱与螺丝螺母相连接,这样便于转向。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回踩第一脚踏板,使得第一回力齿轮进行蓄力,当放开第一脚踏板时,第一回力齿轮会由惯性的作用,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三滚轮进行向前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前进,而当需要退后时,因第二回力齿轮与第一回力齿轮相反设置,所以只需回踩第二脚踏板,使得第二回力齿轮进行蓄力,当放开第二脚踏板时,第二回力齿轮会由惯性的作用,通过第二转杆带动第四滚轮进行向后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向后退,这样则提高了使用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4、第四滚轮;5、转向杆;6、减震器;7、支撑柱;8、把手;9、连接杆;10、弹簧;11、座椅;12、第一脚踏板;13、第二脚踏板;14、第一回力齿轮;15、第二回力齿轮;16、支撑架;17、第一转杆;18、第二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包括第一滚轮1,所述第一滚轮1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2,所述第二滚轮2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3,所述第三滚轮3一侧设置有第四滚轮4,通过四个滚轮的作用,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进,所述第一滚轮1另一侧设置有转向杆5,所述转向杆5表面设置有两个减震器6,通过减震器6的作用,使得装置前进或后退时减少其震动,所述转向杆5一侧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表面连接有把手8,而转动把手8,从而使把手8带动转向杆6进行转向,所述第三滚轮3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侧设置有两个弹簧10,分别设置在第三滚轮3与第四滚轮4的一侧,弹簧减少了震动所带来的影响,所述弹簧10一侧设置有座椅11,所述座椅11底部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14,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一侧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2,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力齿轮15,而第一回力齿轮14与第二回力齿轮15为相反设置,所述第二回力齿轮15一侧设置有第二脚踏板13,而支撑架16则将第一回力齿轮14、第二回力齿轮15与第三滚轮3、第四滚轮4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6内部为空心结构,而第一转杆17则与第三滚轮3相连接,第二转杆18与第四滚轮4相连接。为了使该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与所述第一脚踏板12、所述第一转杆17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第一回力齿轮15可通过第一转杆12带动第三滚轮3进行转动,所述第二回力齿轮15与所述第二脚踏板13、所述第二转杆18通过连接轴相连接,且第二回力齿轮15可通过第二转杆18带动第四滚轮4进行转动,所述把手8与所述支撑架16通过支撑柱7与螺丝螺母相连接,这样便于转向。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坐在座椅11上,手握把手8从而进行方向的控制,通过回踩第一脚踏板12,使得第一回力齿轮14进行蓄力,当放开第一脚踏板12时,第一回力齿轮14会由惯性的作用,通过第一转杆17带动第三滚轮3进行向前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前进,而当需要退后时,因第二回力齿轮15与第一回力齿轮14相反设置,所以只需回踩第二脚踏板13,使得第二回力齿轮15进行蓄力,当放开第二脚踏板13时,第二回力齿轮15会由惯性的作用,通过第二转杆18带动第四滚轮4进行向后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向后退,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包括第一滚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1)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2),所述第二滚轮(2)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3),所述第三滚轮(3)一侧设置有第四滚轮(4),通过四个滚轮的作用,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进,所述第一滚轮(1)另一侧设置有转向杆(5),所述转向杆(5)表面设置有两个减震器(6),通过减震器(6)的作用,使得装置前进或后退时减少其震动,所述转向杆(5)一侧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表面连接有把手(8),而转动把手(8),从而使把手(8)带动转向杆(6)进行转向,所述第三滚轮(3)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侧设置有两个弹簧(10),分别设置在第三滚轮(3)与第四滚轮(4)的一侧,弹簧减少了震动所带来的影响,所述弹簧(10)一侧设置有座椅(11),所述座椅(11)底部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14),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一侧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2),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力齿轮(15),而第一回力齿轮(14)与第二回力齿轮(15)为相反设置,所述第二回力齿轮(15)一侧设置有第二脚踏板(13),而支撑架(16)则将第一回力齿轮(14)、第二回力齿轮(15)与第三滚轮(3)、第四滚轮(4)相连接,所述支撑架(16)内部为空心结构,而第一转杆(17)则与第三滚轮(3)相连接,第二转杆(18)与第四滚轮(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骑行的回力脚踏车,包括第一滚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1)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2),所述第二滚轮(2)一侧设置有第三滚轮(3),所述第三滚轮(3)一侧设置有第四滚轮(4),通过四个滚轮的作用,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进,所述第一滚轮(1)另一侧设置有转向杆(5),所述转向杆(5)表面设置有两个减震器(6),通过减震器(6)的作用,使得装置前进或后退时减少其震动,所述转向杆(5)一侧连接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表面连接有把手(8),而转动把手(8),从而使把手(8)带动转向杆(6)进行转向,所述第三滚轮(3)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侧设置有两个弹簧(10),分别设置在第三滚轮(3)与第四滚轮(4)的一侧,弹簧减少了震动所带来的影响,所述弹簧(10)一侧设置有座椅(11),所述座椅(11)底部设置有第一回力齿轮(14),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一侧连接有第一脚踏板(12),所述第一回力齿轮(14)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回力齿轮(15),而第一回力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雅娟
申请(专利权)人:周雅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