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676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包括两个Z轴升降台、打印机构、喷头机构;Z轴升降台包括支撑架、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并构成伞副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电机;第一齿轮中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连接有丝杆,丝杆顶部固定有连接座;打印机构与连接座连接;喷头机构包括转盘、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管,设置在出料口中并与进料管连通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连接的喷头;相邻喷头的直径相差5~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伞副齿轮带动丝杆移动的方式,确保了Z轴升降台传动的稳定性和同步性,并且其可根据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喷头来进行挤喷工作,既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成品的成型精度。

Control mechanism for 3D printer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rol mechanism for 3D printer discharging, including two Z shaft lifting platform, printing mechanism, and nozzle mechanism; the Z shaft lifting platform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first limit frame, a second limit rack,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wheel that is meshed with the first gear, and a motor, and the first gear is equipped with a screw. A thread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wire rod, a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wire rod; the prin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nozzle mechanism includes a turntable, at least five inlet and outlet pipes, a feeding tube, a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tube, and a nozzle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adjacent nozzle. The difference in diameter is 5~10mm.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stability and synchronism of the Z shaft lifting platform through the way of the parachute parachute gear to drive the silk rod, and can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sprinkl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arts to carry out the extrusion, not only saves the material, but also improves the molding precision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机构,具体涉及的是一种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目前,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等多个领域。3D打印机的出料部分主要由打印机构和Z轴升降台构成,打印机构负责喷料打印,而Z轴升降台则用于控制打印机构的行走。然而,现有的3D打印机的出料部分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即:其Z轴升降台大多采用同步轮和同步带带动两根丝杆的方式进行传动,控制打印机构升降,由于同步带属于橡胶制品,很容易产生张力,使得两根丝杆运动得不到很好的同步,从而造成升降台失步或卡死,影响了升降台的稳定性及打印机的打印效果。此外,现有的3D打印机出料部分方面,其打印机构上通常只设有一个喷头,当需要对产品不同部位进行挤喷时,不能调整喷头口径的大小,在挤喷时或多或少会造成部分材料的堆积,因而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成品成型后的精度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主要解决3D打印机的出料部分存在Z轴升降台结构设计不合理、成品成型精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包括两个Z轴升降台,以及设置在两个Z轴升降台之间的打印机构,还包括喷头机构;所述Z轴升降台包括支撑架,设置在该支撑架内且上下分布的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设置在两个限位支架之间的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并构成伞副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与该第二齿轮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中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连接有丝杆,该丝杆顶部固定有连接座;所述打印机构与该连接座连接;所述喷头机构包括与打印机构主体转动连接的转盘,交叉环绕设置在该转盘侧面、且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中并与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进料管,设置在出料口中并与进料管连通的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连接并位于转盘外部的喷头。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比为2∶1。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包括上壳体,与该上壳体配合连接的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中、用于将进料管限定在上壳体中的固定件。再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中还设有用于将连接管限定在该出料口中的固定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Z轴升降采用了伞副齿轮带动丝杆的刚性传动方式带动打印机构移动,具有移动平稳、传动效果好、同步率高的优点,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设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齿数比来调整丝杆的上升速度,因而不仅很好地保证了升降台的平稳性,而且也优化了打印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盘和多个大小不一的喷头,当需要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挤喷时,只需转动转盘,选择相应大小的喷头,即可进行挤喷工作,进而不仅很好地节省了材料,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成品成型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头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喷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打印机构,2-连接座,3-丝杆,4-第一限位架,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二限位架,8-支撑架,9-电机,10-上壳体,11-下壳体,12-进料口,13-进料管,14-固定件,15-出料口,16-连接管,17-固定垫圈,18-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Z轴升降台,设置在两个Z轴升降台之间的打印机构1,以及喷头机构;所述Z轴升降台包括支撑架8,设置在该支撑架8内且上下分布的第一限位架4和第二限位架7,设置在两个限位支架之间的第一齿轮5,与该第一齿轮5啮合并构成伞副齿轮的第二齿轮6,以及与该第二齿轮6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9;所述第一齿轮5中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连接有丝杆3,该丝杆3顶部固定有连接座2;所述打印机构1与该连接座2连接;所述喷头机构包括与打印机构主体转动连接的转盘,交叉环绕设置在该转盘侧面、且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5,设置在进料口12中并与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进料管13,设置在出料口15中并与进料管连通的连接管16,以及与连接管16连接并位于转盘外部的喷头18;相邻喷头的直径相差5~10mm;所述喷头外部还设有用于对其进行保温的防护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电机9优选为步进电机,并且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的齿数比为2∶1,如此设计两个齿轮的齿数可以使电机9更好地控制丝杆3的行走,并使其打印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包括上壳体10,与该上壳体10配合连接的下壳体11,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0中、用于将进料管13限定在上壳体10中的固定件14;而所述出料口中还设有用于将连接管16限定在该出料口15中的固定垫圈1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Z轴升降台的改进,很好地改善了Z轴升降台的传动效果,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同步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打印机构的行走。并且,通过设置转盘和多个大小不一的喷头,当需要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挤喷时,只需转动转盘,选择相应大小的喷头,即可进行挤喷工作,进而很好地节省了材料,因而也有效地提高了成品成型的精度。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凡是根据上述描述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替换或改变,均被认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

【技术保护点】
1.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包括两个Z轴升降台,以及设置在两个Z轴升降台之间的打印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机构;所述Z轴升降台包括支撑架(8),设置在该支撑架(8)内且上下分布的第一限位架(4)和第二限位架(7),设置在两个限位支架之间的第一齿轮(5),与该第一齿轮(5)啮合并构成伞副齿轮的第二齿轮(6),以及与该第二齿轮(6)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9);所述第一齿轮(5)中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连接有丝杆(3),该丝杆(3)顶部固定有连接座(2);所述打印机构(1)与该连接座(2)连接;所述喷头机构包括与打印机构主体转动连接的转盘,交叉环绕设置在该转盘侧面、且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5),设置在进料口(12)中并与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进料管(13),设置在出料口(15)中并与进料管连通的连接管(16),以及与连接管(16)连接并位于转盘外部的喷头(18);相邻喷头的直径相差5~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机出料用的控制机构,包括两个Z轴升降台,以及设置在两个Z轴升降台之间的打印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机构;所述Z轴升降台包括支撑架(8),设置在该支撑架(8)内且上下分布的第一限位架(4)和第二限位架(7),设置在两个限位支架之间的第一齿轮(5),与该第一齿轮(5)啮合并构成伞副齿轮的第二齿轮(6),以及与该第二齿轮(6)连接、用于驱动该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9);所述第一齿轮(5)中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连接有丝杆(3),该丝杆(3)顶部固定有连接座(2);所述打印机构(1)与该连接座(2)连接;所述喷头机构包括与打印机构主体转动连接的转盘,交叉环绕设置在该转盘侧面、且均至少为五个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5),设置在进料口(12)中并与打印机构主体连接的进料管(13),设置在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曙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