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钟专利>正文

鞋带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4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鞋带扣具,包含一个本体、一个拉掣单元及一个连结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个中间件、两个沿一个长方向设在该中间件两侧的框件、两个对应该框件设置的夹制件及两个分别与所对应的框件连结的连结件,该连结单元具有两对使该拉掣单元与连结件互相连结的连结索。拉动该拉掣单元时,利用该连结单元牵动所述框件,使夹制件相对于该框件移动,达到解除系紧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系紧鞋带的鞋带扣具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一种扣具,适宜使用于鞋子,且供两条 鞋带组件1穿过并达到系紧目的,该扣具包含一个本体2及一个连结 在该本体2上的拉掣单元3。该本体2具有一个中间件201及两个枢 设在该中间件201上的系紧单元4,所述系紧单元4各具有一个框件 401及一个安装在该框件401的夹制件402,且使绳带组件1由下朝上 穿过该框件401并绕过该夹制件402后,再由上朝下地自框件401底 部穿出。该拉掣单元3具有一个连结在该中间件201上的中间部301、 两个沿与中间部301连结的拉掣部302及两个直接扣设在所述拉掣部 302的扣环303,拉掣部302是利用扣环303套设连结在框件401上。借此,拉动该拉掣单元3并连动系紧单元4时,系紧单元4以该 中间件201为枢转中心产生相对旋动,夹制件402会沿框件401朝该 中间件201产生滑动,且夹制件402相对于所对应的鞋带组件1产生 松脱,以达到解除系紧目的。虽然这种扣具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因为该拉掣单元3是 以棉线编织而成,扣环303是C字型的金属材质,在操作时容易有下 列情形产生一、 将扣环303刺穿在该拉掣单元3的拉掣部302时,扣环303 容易造成拉掣部302脱线、破损。二、 若操作者拉掣拉掣部302的施力过大时,可能会使得扣环303 呈开放状,造成扣环303自拉掣部302或框件401上脱离。三、该拉掣单元3的拉掣部302受到扣环303扣设连结在框件401 上的拘束作用,会影响拉掣部302的开度,不方便手指勾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安装组配时不会破坏构件结构且 操作时防止构件间产生脱离及方便操作的鞋带扣具。本技术的鞋带扣具,是供两条鞋带组件达到系紧定位目的, 并包含一个本体、 一个连结在该本体上的拉掣单元及一个使该拉犁单 元与该本体互相连结的连结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个中间件、两个沿一 个长方向设在该中间件两侧的框件、两个对应该框件设置的夹制件及 两个分别与所对应的框件连结的连结件,所述框件各具有一个与该中 间件连结的连结端部、 一个与该连结端部相反设置的外侧端部及一个 介于该连结端部与该外侧端部间的穿孔,所述夹制件是介于所述连结 端部与所述外侧端部间,且将该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该连结端部的穿 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外侧端部的穿出部,所述鞋带组件由下朝上穿入 该穿入部且绕过夹制件后,再由上而下穿出该穿出部。该拉掣单元具的拉掣部。该连结单元具有两对i结索,所述连结;是以具挠;的软性细索构成,并各具有两条由该中间部延伸至所述拉掣部且穿设在该 拉掣单元内部的固定段及两个与该固定段连结且凸露在所述拉掣部外 部的环圏部,所述环圏部与所对应的连结件互相连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连结单元的设置,是在安装 组配时避免对拉掣单元产生破坏,且避免施力过大而造成对拉掣单元 产生破坏或脱落,拉掣部的开度大、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一种鞋带扣具的立体分解图2是该种鞋带扣具的组合剖面图3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组合剖面示意图,说明两条鞋带组件穿过该扣具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一个连结单元穿设在一个拉掣单元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组合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说明该扣具安装在一只鞋子上;图8是沿图4中的直线VIII-VII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9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解除系紧操作图,说明拉动该拉掣单元而使所述鞋带组件产生松脱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及图7所示,本技术鞋带扣具的较佳实施例,是可安 装在一只鞋子300上,且可供两条穿设在该鞋子300上且呈绳段状的 鞋带组件200达到系紧定位目的,本实施例的鞋带组件200是自该鞋 子300的二片鞋带孔片310穿出的鞋带,并各具有一个趋近于鞋子300 的定位端部210及一个与该定位端部210呈相反i殳置的末端部220。 定义该鞋子300具有一条位于鞋带孔片310间的中线L。该扣具100 包含一个本体IO、 一个连结在该本体10上的拉掣单元30、 一个使该 拉掣单元30连结于该本体10的连结单元40及一个围绕在该本体10 与该拉掣单元30外部的固定环圏50。除了图7中的扣具100接近真 实比例外,其余各图是将该扣具100的比例放大绘制,以便了解。该本体IO具有一个对应该中线L且呈板片状的中间件11、 一个 焊固在该中间件11上的扣钉件12、 一个焊固在该中间件11底部且呈 板状的限位件13、两个沿一个长方向X枢设在该中间件11两侧且呈 矩形环框状的框件21、两个安装在该框件21上的夹制件22、两个分 别与所对应的框件21连结的连结件23。该中间件11是以金属板片制成矩形,并具有一个第一侧部111、 一个沿该中线L与该第一侧部111相反设置的第二侧部112、 一个由 该第一侧部111延伸至该第二侧部112的顶面113、 一个与该顶面113 相背设置的底面114、多数个趋近于该第一、二侧部lll、 112的固定 孔115及两个衔接在第一、二侧部111、 112间且巻曲呈中空管状的枢 管116。该扣钉件12具有一个呈T形的横压部121、 二支由该横压部121 其中一侧朝该中间件11延伸的第一钉脚122及一支由该横压部121 另一侧朝该中间件11延伸的第二钉脚123,所述第一、二钉脚122、 123均穿设焊固在所述固定孔115中。该限位件13焊固在所述枢管116间,并在与中间件11的底面114 间产生一个空间131 (如图8所示)。所述框件21各具有两个沿该长方向X延伸的导滑部211及一个 衔接在所述导滑部211间且远离该中线L的封闭侧段212,所述导滑 部211与封闭侧段212共同围绕出一个穿孔213,所述导滑部211各 具有一个枢接在所述枢耳116中的连结端部214及一个与该连结端部 214相反设置且与封闭侧段212相接的外侧端部215。所述夹制件22是套设在导滑部211上且沿长方向X在导滑部211 上滑动。且介于连结端部214与外侧端部215间,并将穿孔213分隔 成一个趋近中线L的穿入部213,及一个介于夹制件22与封闭侧段212 间的穿出部213",鞋带组件200由下朝上穿入穿入部213,且绕过夹制 件22后,再由上而下穿出穿出部213"。所述连结件23各具有一个套设在封闭侧段212上的连结管231 及一个连结在该连结管231外侧的定位环232。该拉掣单元30是以一条绳带的两端对接而成封闭环圏状,并具有 一个中间部31及两个由该中间部31沿该长方向X延伸且与中间部11 连结成一体的拉掣部32、 32,。该中间部31具有呈并设的一第一、二 绳段311、 312,该第一绳段311具有一条对接的接痕311,,该接痕311, 的两侧分别受第一钉脚122刺穿而固定在该中间件11上(如图4所 示),该第二绳段312也受到该第二钉脚123刺穿固定在该中间件11上。所述拉掣部32是呈环圏状。配合参阅图5、图6,该连结单元40具有两对分别使所述拉掣部 32、 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带扣具,是供两条鞋带组件达到系紧定位目的,包含一个本体、一个拉掣单元及一个连结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个中间件、两个沿一个长方向设在该中间件两侧的框件、两个对应该框件设置的夹制件及两个分别与所对应的框件连结的连结件,所述框件各具有一个与该中间件连结的连结端部、一个与该连结端部相反设置的外侧端部及一个介于该连结端部与该外侧端部间的穿孔,所述夹制件是介于连结端部与外侧端部间,且将穿孔分隔成一个趋近该连结端部的穿入部及一个趋近于该外侧端部的穿出部,所述鞋带组件由下朝上穿入该穿入部且绕过夹制件后,再由上而下穿出该穿出部; 该拉掣单元,具有一个固定在该中间件上的中间部及两个由该中间部沿该长方向延伸的拉掣部; 该连结单元,具有两对连结索,所述连结索是以具挠性的软性细索构成,并各具有两条由该中间部延伸至所述拉掣部且穿设在该拉掣单元内部的固定段及两个与该固定段连结且凸露在拉掣部外部的环圈部,所述环圈部与所对应的连结件互相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钟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