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330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也就是说为了降低小型制冷系统毛细管出口喷射噪声,同时提高性能系数,而在原有的一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系统中,采用二级节流,并在一级节流后中间完全冷却,降低一级节流出口过冷度,进而增大系统的单位质量(容积)制冷量,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关键是改变了节流装置出口的流动状态,使其远离毛细管出口阻塞流,进而降低出口喷射噪声,使其出口噪声波动值大大降低为正负2dB范围内,提高了制冷系统声品质。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制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将节流装置(毛细管)分为两段进行二级节流、中间过冷的制冷装置,达到降低节流装置(毛细管)出口流动的喷射噪声,进而减少制冷系统噪声、提升制冷系统性能的一种一级压缩二级节流新型降噪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的噪声研究表明,除了压缩机本身所具有的机械噪声、电磁噪声以外,系统本身的流动噪声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噪声大小和制冷系统的声品质参数,而其中的节流喷射噪声尤其是毛细管出口高速喷出的制冷剂形成的阻塞流是制冷系统噪声的一大重要来源。根据噪声控制理论,毛细管的出口气液混合喷射噪声的声功率与出口喷射速度的3~8次方成正比,因此,要减少毛细管出口喷射噪声,就必须降低毛细管出口的气液混合物的喷射速度,尤其是其中制冷剂气体成分的流速,根据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制冷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采用将制冷节流装置(毛细管)分为二级节流并在一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之间加入截面突变的过渡管,在不影响制冷效果、制冷剂蒸发温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降低毛细管的出口制冷剂喷射速度,进而有效降低毛细管出口流动噪声及其波动值,从而达到降低制冷系统整体噪声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小型制冷系统循环装置内部流动噪声波动过大、整体声功率偏大等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既不影响其制冷效果,并且简便易行能有效降低毛细管出口喷射流动噪声的消音装置,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声音品质,降低噪声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理论依据:对于制冷系统毛细管的内部流动,在其出口基本上为阻塞流动,毛细管出口的气态制冷剂出口喷射速度达到了当地音速,毛细管出口速度高就会造成毛细管出口喷射的噪声升高,因此必须采用一定的过渡管来稳定毛细管的出口流动状态、降低流动速度。由消声器原理可知,利用管道内的界面突变的声阻抗变化,使在管道内传播的某些频率的声波反射回声源,进而达到消声的目的。同时一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的突变截面管道也作为中间冷却器,起到平缓毛细管内部制冷剂流动压力和流速的作用,使毛细管出口喷射流速降低,可以有效降低流动噪声。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将常规的一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系统从冷凝器出口至蒸发器入口的节流毛细管分为长度不相等的两段毛细管,以截面内径比毛细管外径大的直管作为中间冷却器直管过渡连接,然后把两段毛细管和中间过渡管直管放置在回气管中,与回气管进行逆流热交换构成回热循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也就是说为了降低小型制冷系统毛细管出口喷射噪声,同时提高性能系数,而在原有的一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系统中,采用二级节流,并在一级节流后中间完全冷却,降低一级节流出口过冷度,进而增大系统的单位质量(容积)制冷量,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关键是改变了节流装置出口的流动状态,使其远离毛细管出口阻塞流,进而降低出口喷射噪声,使其出口噪声波动值大大降低为正负2dB范围内,提高了制冷系统声品质。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采用一级压缩,二级节流的循环方式,包括制冷压缩机5、冷凝器6、组合节流装置8、蒸发器9,以及连接管道组成。所述蒸发器8出口与制冷压缩机5入口使用φ6~φ10的铜管连接组成回气管。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包括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1、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2、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4、制冷回气管3组合而成为逆流回热器。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与普通的一级压缩一级节流的制冷系统差别在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了二次节流以后再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完成制冷剂循环。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一级节流装置可以采用各种规格的毛细管,也可以直接采用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节流管节流。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二级节流装置可以采用各种规格的毛细管,也可以直接采用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节流管节流。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一级节流装置和二级节流装置之间采用过渡管相连接,连接方法可以是螺纹连接、焊接等多种方式。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一级节流装置、中间连接过渡管和二级节流装置与制冷系统回气管采用逆流换热模式构成回热制冷循环。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的内径范围为0.5mm~3.5mm,毛细管长度范围为300mm~5500mm。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的内径范围为0.5mm~3.5mm,毛细管长度范围为300mm~5500mm。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作为一个整体可以放置在制冷系统回气管内部采用逆流换热模式构成回热制冷循环,也就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节流装置8回热方式一。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放置在制冷系统回气管外部采用逆流换热模式构成回热制冷循环,也就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节流装置8回热方式二。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可以是一级节流装置膨胀阀、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组合而成。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可以是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膨胀阀组合而成。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可以是一级节流装置节流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组合而成。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组合节流装置8可以是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节流管组合而成。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中的节流装置采用二级节流装置,制冷系统采用了一级压缩,即从蒸发器出口经过回气管后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汽只经过了一级压缩以后,就进入了冷凝器中冷凝,没有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多级压缩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的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一级二级节流装置相应连接管的外径,其内径范围为φ2~φ8,长度范围为30~80mm。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和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首尾相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胶接、洛克环连接,并保证可靠密封。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的节流装置、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的材料可以是紫铜管、铝管、不锈钢管和其他材料的管道。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可以确保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节流装置出口制冷剂流动噪声波动值稳定在正负2dB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蒸发器后面的回气管低温冷量和压缩机进气过热度转换为有效过热,降低了二级节流进口的过冷度,也改变了二级节流毛细管的长度,降低了二级节流毛细管出口的流动速度,大大地降低了出口喷射噪声及其噪声波动值,使制冷系统毛细管出口的喷射速度有效降低,节流装置出口流动噪声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整体噪声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并且本专利技术构造简单,加工、安装均很方便。附图说明图1组合节流装置示意图;图2普通一级压缩一级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循环lgP-h图;图5系统改造前噪声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采用一级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采用一级压缩,二级节流的循环方式,包括制冷压缩机(5)、冷凝器(6)、组合节流装置(8)、蒸发器(9),以及连接管道组成;所述一级压缩二级节流降噪的制冷系统与普通的一级压缩一级节流的制冷系统差别在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了二次节流以后再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完成制冷剂循环;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包括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1)、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2)、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4)、制冷回气管(3)组合为逆流回热器;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一级节流装置(毛细管)(1)的内径范围为0.5mm~3.5mm,毛细管长度范围为300mm~5500mm;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二级节流装置(毛细管)的内径范围为0.5mm~3.5mm,毛细管长度范围为300mm~5500mm;所述组合节流装置(8)中的中间连接过渡管冷却器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一级二级节流装置相应连接管的外径,其内径范围为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才林汝茗林航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