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入接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320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构成金属零件的部件间的压入接合,目的是提供接合容易、可在良好环境进行、生产性及可靠性高、强度好的压入接合方法。使用第一部件(2)和轴状第二部件(4),第一部件具有形成有压入部分的断面相同的内壁面部的孔部(3),第二部件与上述孔部(3)之间设有预定的压入余量。把第一部件(2)配置在第一电极(6)的表面部,用由若干电极片(9)构成的第二电极(8)机械夹持第二部件(4)的侧面部;用预定压力把被夹持的第二部件(4)朝第一部件(2)的孔部(3)内推压,同时,向该两部件之间通电使两者的接合部产生电阻热,把第二部件压入孔部,在第二部件接合面部和孔部内壁面部的接合部形成接合界面,且该接合为固相状态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金属要素零件的部件彼此的。技术背景已往,制造在汽车等上使用的金属要素零件时,例如是采用电阻 焊接法接法,该电阻焊接法是用点焊法、凸焊法等将部件相互接合的 方法。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揭示了 I型接头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插 入管连接孔的管部的插入侧根部形成焊道,或者在上述管连接孔的入 口侧周缘形成凸缘,用电阻焊接法将I型部与管部接合(例如专利文 献l)。上述的电阻焊接法主要是重合电阻焊接法,都是在接合部形成了 称为熔核的熔融组织,从而进行接合。在该重合电阻焊接法中,为了 焊接牢固,要增加熔核的数目,结果,不可避免地使接合母材热劣化或影响尺寸精度。另外,由于要形成上述的焊道或凸缘,使制造工序 复杂化,还需要进行后加工等。另外,在制造汽车等上使用的金属要素零件时,也可用电弧焊等 将部件之间接合起来,但是,电弧焊的焊接热引起的热变形等会使板、 轴体等母材热劣化、尺寸变形,对精度造成不利影响。另外,作为电 阻焊接法,是用点焊、凸焊等进行接合(专利文献l),都是在接合部 形成称为熔核的熔融组织进行接合,会产生飞溅的问题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0058号^^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53628号公才艮为此,本案申请人先前提出了压入接合(专利文献2)。该压入接 合法,如图18所示,是用工具将轴体92压入接合到板90的孔部94 内。该工具备有铬铜制的下模96、和下部设有圆柱状洞眼部97的上模98,这些下模96和上模98也作为电极,将板90配置在下模96的 上部,使轴体97的上部伸进并保持在上模98的洞眼部97内,进行压 入接合。在压入接合时,用预定的压力,将轴体92朝着上述板90的孔部 94内推压,同时,通过上述电极向该两部件之间通电,在两者的接合 部产生电阻热,将上述轴体92压入上述孔部94,在轴体92的接合面 与孔部94的内壁面部的接合部,形成接合界面,并且该接合形成为固 相状态的接合。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的压入接合法中,为了向部件之间通电并同时进行压入,需 要相当大的电流,因此,必须要降低部件与电极的接触部的电阻,有 效地将电流供给到接合部。这时,上述轴体92是被作为电极的上才莫 98覆盖着的形态,为了将轴体92可自由脱出地配置在上模98的洞眼 部97内,必须在轴体92的侧面部与上才莫98的洞眼部97的内壁面之 间,形成一些间隙。因此,从上才莫98向轴体92的通电,是通过轴体92的上面部及一 部分侧面部进行的。这时,当轴体粗、外径比较大时,轴体的上面部 与上模98的接触面积大,通电状况良好。但是,当轴体细、外径比较 小时,轴体与上模98的接触面积小,而且轴体的支承也不稳定。该接 触面积小时,两者的接触部的电阻大,发热量也多,同时轴体本身的 电阻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都妨碍向接合部供给电流。另外,已往对于镀锌钢板等的凸焊,合适的焊接条件范围小,影 响到熔核的生成,同时,由于是镀锌,电极片的消耗大,电极寿命短。 另外,与棵材相比,需要更大的电流,容易产生飞溅等问题。因此, 采用凸焊法或点焊法,将实施了镀层加工的部件接合时,存在较多的 问题。另外,上述的接合方法中,如果轴体92相对于板90的定位未准 确进行,则接合位置偏差,产生故障。另外,制造在轴体上设有孔部 或凹部的零件时,如果是在将板和轴体接合后穿设上述孔部或凹部, 则存在作业性差或精度的问题,作业工序复杂。因此,要在轴体接合 前预先穿设孔部或凹部,再将该轴体接合到板上。这时,必须要准确 地定位板和轴体的接合角度位置,在该定位准确的状态下进行压入接 合。因此,需要对压入接合装置进行研究,希望开发出釆用实用的装 置进行压入接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容易、能 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并且可大量生产、可靠性高、强度也好的压入 接合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接合精度高、可靠性高、制造容易、 经济效果好、强度也好的。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如图1所示,使用第一部件2和轴状的第二部件4;上述第一部件2具有孔部3,该 孔部3形成有压入部分的断面相同的内壁面部;上述第二部件4形成 有朝向轴方向的接合面部,该接合面部与上述孔部之间设有预定的压 入余量;把上述第一部件2配置在第一电极6的表面部,用由若干电 极片9构成的第二电极8,机械地夹持上述第二部件4的侧面部;用 预定的压力,把上述被夹持着的第二部件4朝着上述第一部件2的孔 部3内推压,同时,向该两部件之间通电,使两者的接合部产生电阻 热,把上述第二部件压入上述孔部,在上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面部和上 述孔部的内壁面部的接合部,形成接合界面,并且该接合成为固相状 态的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如图12所示,使用筒状的第一部件52 和轴状的第二部件54;上述第一部件52具有孔部53,该孔部53形成 有压入部分的断面相同的内壁面部;上述第二部件54形成有朝向轴方 向的接合面部,该接合面部与上述孔部53之间设有预定的压入余量; 用由若干电极片59构成的第一电极58,机械地夹持上述第一部件52的侧面部;同时用由若干电极片62、 63构成的第二电极64,机械地 夹持上述第二部件54的侧面部;用预定的压力,把上述被夹持着的第 二部件54朝着上述第一部件52的孔部53内推压,同时,向该两部件 之间通电,使两者的接合部产生电阻热,把上述第二部件压入上述孔 部,在上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面部和上述孔部的内壁面部的接合部,形 成接合界面,并且该接合成为固相状态的接合。本专利技术的,在上述第一电极的表面部,设有与上述 第一部件的孔部连通、并且口径比该孔部大的洞眼部。本专利技术的,在上述第一电极的洞眼部内,配置可上 下移动的绝缘性定位部件84,使该定位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的孔部卡 合,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二电极的电极片的夹持部形状, 与上述第二部件侧面部的形状相同,在夹持着时,上述电极片夹持部 的全部或一部分,与该第二部件的侧面部相接。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在夹持着上述第二部件的 状态,上述第二电极能够移动,并且,可将该第二部件定位保持在预 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在上述第二电极的电极片上,设有可沿 轴方向推压上述第二部件端面部的推压部4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二电极的电极片数目是2个或3 个,并且,在上述第二部件的轴方向端面部,设有作为上述第二电极 的一部分的第三电极10。本专利技术的,如图IO所示,在上述第二电极的电极片 的上方,设置推压电极部71,设有在该推压电极部71与上述各电极 片之间保持预定间隔、将电流供给到上述电极片的支承电极部72 、 73 , 可用上述推压电极部71推压并保持上述第二部件4的上部,用上述电 极片夹持该第二部件4的下部附近。本专利技术的,将上述推压电极部71与上述第二部件4 的上部之间,电阻断。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一部件或上述第二部件的表面, 实施了镀层。作为上述镀层,可以是熔融锌镀层、合金化熔融锌镀层、 锌电镀层、或合金锌镀层,这样,可得到实用的镀层处理部件的接合 零件。本专利技术的,如图13所示,将第一部件102和轴状的 第二部件104接合,该第一部件102具有孔部103,该孔部103形成 有用于压入的内壁面部;上述第二部件104具有接合面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入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部件和轴状的第二部件,上述第一部件具有孔部,该孔部形成有压入部分的断面相同的内壁面部,上述第二部件形成有朝向轴方向的接合面部,该接合面部与上述孔部之间设有预定的压入余量;把上述第一部件配置在第一电极的表面部,另一方面,利用由若干电极片构成的第二电极机械地夹持上述第二部件的侧面部;以预定的压力把上述被夹持着的第二部件朝着上述第一部件的孔部内推压,并且,向该两部件之间通电,在两者的接合部产生电阻热,把上述第二部件压入上述孔部,在上述第二部件的接合面部和上述孔部的内壁面部的接合部上形成接合界面,并且该接合成为固相状态的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末明金原理神田亮原田和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桥技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