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03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所述头枕解锁机构包括:滑槽衬套,设置于头枕外壳内,所述滑槽衬套的中间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滑槽,所述滑槽衬套的左右两端具有供头枕杆穿过的过孔;锁止件,设置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所述锁止件具有与头枕杆上的挡位槽配合的锁止部;操作件,设置在所述滑槽衬套的一端并且与所述锁止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脱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复位,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与头枕杆的配合量大,装配稳定性好,成本低。 1

Headrest unlocking mechanism and ca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drest unlocking mechanism and a car seat. The head pillow unlock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slideway bushing, which is arranged in a head pillow case, and the middle of the slideway bushing is formed by a horizontal slideway extending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bushing bushing have an through hole for the head pillow rod. A lock stop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slots, which is fitted with a retaining slot on the head occipital rod; an operation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grooved bushing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ck stop for driving the lock stop to move around the horizontal slots, so that the lock part is removed from the retaining slot. The reset spring is used to drive the locking member to reset, so that the locking part is engaged with the baffle slot. The headrest release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number of components, large amount of matching with the head and pillow rod, good assembly stability and low cost.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头枕通过头枕杆与座椅靠背骨架连接,并且通过操作锁止元件实现解锁/锁止控制头枕高度的调节,头枕对乘员提供支撑、安全保护的作用,目前前后排座椅均配备头枕,头枕解锁方式主要分为头枕导套解锁、按钮解锁两种方式。目前,通过头枕上的按钮解锁的头枕解锁机构在操作便利性上,座椅精致性上具有优势。现有技术中的按钮解锁形式的头枕解锁机构的滑动座与滑动衬套卡接,并且卡接处设置有弹性元件与头枕杆进行配合,卡接后的滑动座、滑动衬套与头枕杆在头枕杆的轴向上的配合量小、接触面积小,导致头枕杆在头枕解锁机构中的装配稳定性差,对头枕杆的支撑可靠性较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头枕解锁机构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较多,导致头枕的成本较高。再者,现有技术中的头枕解锁机构的锁止元件与头枕杆的锁止槽配合位置为“一”字形状,导致在头枕解锁时,头枕解锁机构的解锁行程较大,操作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头枕解锁机构,该头枕解锁机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与头枕杆的配合量大,装配稳定性好,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包括:滑槽衬套,设置于头枕外壳内,所述滑槽衬套的中间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滑槽,所述滑槽衬套的左右两端具有供头枕杆穿过的过孔;锁止件,设置在所述水平滑槽内,所述锁止件具有与头枕杆上的挡位槽配合的锁止部;操作件,设置在所述滑槽衬套的一端并且与所述锁止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水平滑槽内左右移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脱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复位,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接合。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为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丝,所述钢丝上与所述过孔对应的位置通过弯折形成有作为所述锁止部的第一凸起。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上通过弯折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两个第一凸起之间,所述两个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凸起包括倾斜延伸的导向段,所述水平滑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引导筋,所述引导筋具有与所述导向段抵接的导向斜面,用于引导所述钢丝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前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弯折为等腰梯形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弯折为直角梯形的形状,所述导向段为直角梯形的斜边。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槽衬套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起的直角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滑槽的上侧壁上形成有多个上限位筋,所述水平滑槽的下侧壁上形成有多个下限位筋,所述钢丝夹持在所述上限位筋和所述下限位筋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操作件为按钮,所述钢丝的一端从所述水平滑槽的一端伸出以连接到所述按钮上。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衬套的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到头枕外壳上的安装凹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通过滑槽衬套实现锁止件与头枕杆的配合,并且头枕杆穿过滑槽衬套的左右两端,使得滑槽衬套与头枕杆沿头枕杆的轴向的配合量和接触面积较大,以对头枕杆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保证两者的装配稳定性。另外,本技术的头枕解锁机构仅由滑槽衬套、锁止件、操作件、复位弹簧四个零部件组成,零部件数量较少,并且结构简单,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简单、方便,使得该头枕解锁机构的开发和生产成本较低,以提高产品经济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的头枕解锁机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较少,与头枕杆的配合量大,装配稳定性好,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靠背骨架、头枕杆、头枕外壳、以及根据上面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所述头枕解锁机构的滑槽衬套固定在所述头枕外壳的内部,所述头枕解锁机构的操作件设置在所述头枕外壳的外部,所述头枕杆穿过所述滑槽衬套上的两个过孔且固定于所述靠背骨架,所述头枕解锁机构的锁止件上的锁止部与所述头枕杆上的挡位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头枕外壳沿所述头枕杆上下移动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头枕杆上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挡位槽,所述挡位槽为大致矩形的槽并且顶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汽车座椅与上述头枕解锁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的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的锁止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头枕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图5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整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槽衬套,11-水平滑槽,111-引导筋,112-导向斜面,113-上限位筋,114-下限位筋,12-过孔,13-安装凹部,2-锁止件,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21-导向段,222-直角边,3-操作件,4-复位弹簧,5-头枕杆,51-挡位槽,511-顶面,6-头枕外壳,61-前罩壳,62-后罩壳,63-安装凸起,7-减震块,8-座椅靠背,1000-头枕解锁机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均是指汽车行驶方向上的上、下、左、右、前、后。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包括:滑槽衬套1,设置于头枕外壳6内,滑槽衬套1的中间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滑槽11,滑槽衬套1的左右两端具有供头枕杆5穿过的过孔12;锁止件2,设置在水平滑槽11内,锁止件2具有与头枕杆5上的挡位槽51配合的锁止部;操作件3,设置在滑槽衬套1的一端并且与锁止件2相连,用于驱动锁止件2在水平滑槽11内左右移动,以使锁止部与挡位槽51脱开,从而滑槽衬套1能够相对于头枕杆5上下移动;复位弹簧4,用于驱动锁止件2复位,以使锁止部与挡位槽51接合,以限制滑槽衬套1相对于头枕杆5的上下位置。本技术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1000通过滑槽衬套1实现锁止件2与头枕杆5的配合,并且头枕杆5穿过滑槽衬套1的左右两端的过孔12,使得滑槽衬套1与头枕杆5沿头枕杆5的轴向的配合量和接触面积较大,以对头枕杆5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保证两者的装配稳定性。另外,本技术的头枕解锁机构1000仅由滑槽衬套1、锁止件2、操作件3、复位弹簧4四个零部件组成,零部件数量较少,并且结构简单,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简单、方便,使得该头枕解锁机构1000的开发和生产成本较低,以提高产品经济性。如图1至图4以及图7所示,为了减少锁止件2在解锁时的解锁行程,进一步的,锁止件2为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丝,钢丝上与过孔12对应的位置通过弯折形成有作为锁止部的第一凸起21,第一凸起21为两个并且与倒U形的头枕杆5的两个竖直杆对应。在锁止状态下,第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槽衬套(1),设置于头枕外壳(6)内,所述滑槽衬套(1)的中间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滑槽(11),所述滑槽衬套(1)的左右两端具有供头枕杆(5)穿过的过孔(12);锁止件(2),设置在所述水平滑槽(11)内,所述锁止件(2)具有与头枕杆(5)上的挡位槽(51)配合的锁止部;操作件(3),设置在所述滑槽衬套(1)的一端并且与所述锁止件(2)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2)在所述水平滑槽(11)内左右移动,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51)脱开;复位弹簧(4),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2)复位,以使所述锁止部与所述挡位槽(51)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2)为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丝,所述钢丝上与所述过孔(12)对应的位置通过弯折形成有作为所述锁止部的第一凸起(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上通过弯折形成有第二凸起(22),所述第二凸起(22)位于两个第一凸起(21)之间,所述两个第一凸起(21)和所述第二凸起(2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凸起(22)包括倾斜延伸的导向段(221),所述水平滑槽(11)的内壁上形成有引导筋(111),所述引导筋(111)具有与所述导向段(221)抵接的导向斜面(112),用于引导所述钢丝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前后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1)弯折为等腰梯形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22)弯折为直角梯形的形状,所述导向段(221)为直角梯形的斜边。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顺吴英振刘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