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98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树脂材料对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不锈钢材料对经过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对经过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树脂材料表面的粗糙特点将铝或铝合金工件的表面的硬质层先破坏,从而达到表面松软且均匀,同时解决表面色泽不均的缺陷,可大大减少研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减少污水的排放。 1

A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for workpie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workpiece surface treatment proces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using resin material for the first vibration lapping of the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second times of the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after the first vibration grinding using a stainless steel material. Vibration grinding; cleaning the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after second times of vibration grinding, and drying the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after cleaning. The invention makes use of the roug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of the resin material to destroy the hard layer of the surface of the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workpiece first, so as to achieve the soft and uniform surface of the surface, and solve the defects of the uneven surface of the surface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grind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invention can also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sewag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铝及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导电导热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可加工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工业、电子、仪器仪表业以及船舶工业等领域。当前铝及铝合金工件的表面处理工艺,一般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先将若干不锈钢珠倒入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形成不锈钢珠堆,再将清水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且倒入的清水没过不锈钢珠堆;(2)将待处理的铝及铝合金工件倒入上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并将铝合金清洗剂加入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进行研磨振动清洗,研磨振动清洗时间为5-8min后将铝及铝合金工件取出;(3)将铝合金光亮剂加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进行研磨光亮处理,研磨光亮时间为15-20min;(4)将处理后的铝及铝合金工件放入干燥箱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30-150℃,烘干时间为5-8min。但上述加工工艺在处理体积稍大的工件时研磨效率低下,且研磨后工件表面较灰暗,处理过程污水排放也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工艺在处理体积稍大的铝或铝合金工件效率低下、污水排放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树脂材料对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不锈钢材料对经过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对经过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烘干。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的树脂材料为树脂颗粒,且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持续时间为3-7分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的树脂颗粒不小于预设值,且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树脂颗粒的尺寸小于预设值时,将所述树脂颗粒更换为尺寸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树脂颗粒。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通过振动研磨机实现,且在第一次振动研磨时,所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具有由若干树脂颗粒构成的树脂颗粒堆、没过所述树脂颗粒堆的水以及铝合金清洗剂。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二次振动研磨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为不锈钢珠,且所述不锈钢珠为蝶形。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不锈钢珠的中间部分的直径为5-7mm。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持续时间为8-10分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第二次振动研磨通过振动研磨机实现,且在第二次振动研磨时,所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具有由若干不锈钢珠构成的不锈钢珠堆、没过所述不锈钢珠堆的水以及铝合金光亮剂。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烘干通过干燥箱实现,且烘干温度为130-150℃,烘干时间为5-8分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所述树脂材料的初始形状为锥形,且所述树脂材料的底面的初始直径为30-40mm。本专利技术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利用树脂材料表面的粗糙特点将铝或铝合金工件的表面的硬质层先破坏,从而达到表面松软且均匀,同时解决表面色泽不均的缺陷,可大大减少研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还可减少污水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铝或铝合金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铝或铝合金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不锈钢珠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工件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该铝或铝合金工件具体可以是压铸铝或铝合金工件,例如电机驱动器外壳等)进行表面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使用树脂材料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一次振动研磨。上述树脂材料可采用树脂颗粒,且该步骤具体可在振动研磨机中完成,即先将若干树脂颗粒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形成树脂颗粒堆,再将清水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且倒入的清水没过树脂颗粒堆,再将待处理的铝或铝合金工件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持续振磨。上述树脂颗粒在常温时呈固态,并具有一定硬度(其硬度可稍大于铝或铝合金工件的硬度)且表面相对粗糙。该步骤通过树脂颗粒表面粗糙的特点,将铝或铝合金工件表面的硬质层先破坏,从而达到表面松软且均匀。并且,在该第一次振动研磨步骤中,还可将铝合金清洗剂与铝或铝合金工件一起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从而上述第一次振动研磨过程同时具有清洗表面的油污和解决表面色泽不均的缺陷。上述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持续时间可为3-7分钟,最好为5分钟左右。并且第一次振动研磨中树脂颗粒的初始形状(即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时的形状)为锥形,且该树脂颗粒的底面的初始直径(即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时的直径)为30-40mm。随着第一次振动研磨的进行,树脂颗粒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因磨损而发生变化,在树脂颗粒的尺寸小于预设值(例如小于铝或铝合金工件上的缝隙的尺寸、死角的尺寸)时,需要更换树脂颗粒,避免树脂颗粒卡在铝或铝合金工件的死角。在实际使用中,同一批树脂颗粒可对多批次的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一次振动研磨,即在对前一批铝或铝合金工件研磨达到预设时间(例如5分钟)后,将铝或铝合金工件从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取出,并放入下一批的铝或铝合金工件(及铝合金清洗剂)进行振动研磨,具体视树脂颗粒的磨损情况而定,通过该方式,可大大节省用水。步骤S2:使用不锈钢材料对经过第一次振动研磨的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上述不锈钢材料具体可采用不锈钢珠,且该步骤具体也可在振动研磨机中完成,即将若干不锈钢珠倒入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形成不锈钢珠堆,再倒入清水且倒入的清水没过不锈钢珠堆,最后将待处理的铝或铝合金工件加入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持续研磨,进行研磨光亮处理。特别地,在该第二次振动研磨时使用的不锈钢珠为蝶形,如图2所示,即中间部21呈圆盘形,上部22、下部23分别为球冠形。通过采用碟型的不锈钢珠,可以减少不锈钢珠卡在铝或铝合金工件的死角的几率,难以去除。上述不锈钢珠的中间部分(即圆盘形部分)的直径为5-7mm。并且,在该第二次振动研磨步骤中,还可将铝合金光亮剂与铝或铝合金工件一起倒入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从而上述第二次振动研磨过程可进一步改善铝或铝合金工件表面光亮度。上述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持续时间可为8-10分钟。上述第一次振动研磨和第二次振动研磨可在同一振动研磨机中进行,即第一次研磨完成后,将振动研磨机研磨室清空(分别将铝或铝合金工件、树脂颗粒取出),并放入不锈钢珠堆和清水,再放入经过第一次振动研磨后的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当然,第一次振动研磨和第二次振动研磨也可在不同的振动研磨机中完成,即将铝和铝合金工件从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振动研磨机中取出后,直接放入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振动研磨机中。采用此方案,从第一次振动研磨的设备中取出的铝或铝合金工件,无需清洗可直接放入第二次振动研磨的设备,从可减少污水的排放。步骤S3:对经过第二次振动研磨的铝或铝合金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对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表面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树脂材料对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不锈钢材料对经过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第二次振动研磨;对经过第二次振动研磨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所述铝或铝合金工件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的树脂材料为树脂颗粒,且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的持续时间为3-7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使用的树脂颗粒不小于预设值,且所述工艺还包括:在所述树脂颗粒的尺寸小于预设值时,将所述树脂颗粒更换为尺寸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树脂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振动研磨通过振动研磨机实现,且在第一次振动研磨时,所述振动研磨机的研磨室内具有由若干树脂颗粒构成的树脂颗粒堆、没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西奚鹏超洪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