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62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右模板、后模板、成型凸模、以及与所述成型凸模配合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凸模包括第一动凸模、若干个锥形第二动凸模、第三动凸模、以及若干个锥形第四动凸模,所述第一动凸模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和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的底面为曲面,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锥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冲压成型后,通过上述结构,使L型汽车外壳的水平段和竖直段完成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对L型汽车外壳造成变形,而且脱模速度快,效率高。 1

A L type stamping die for automobil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 type automobile shell stamp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template, a lower template, a right template, a rear template, a molding punch, and a molding concave die matched with the molding punch. The molding punch comprises a first movable punch, a number of conical second moveable dies, a third movable punch, and a number of conical sections. A four moving punch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lat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rst moving punch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ical second movable punch are curved surfaces,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movable punch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conical hol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after the stamping structure is formed, the horizontal section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L automobile shell can be demolding.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L type automobile shell is not deformed, and the speed of demoulding is fast and the efficiency is high.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是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L型汽车外壳的水平段和竖直段都是曲形的,一般通过冲压成型制造出来。不足之处是:这种L型汽车外壳在冲压后脱模过程中,由于L型汽车外壳的凸处与凹模产生负压,以及L型汽车外壳的凹处与凸模产生负压,L型汽车外壳的凸处吸紧在凹模上,L型汽车外壳的凹处也吸紧在凸模上,而且这种现象同时出现在L型汽车外壳的水平段和竖直段,导致脱模不顺,而且L型汽车外壳都非常薄,又要同时对L型汽车外壳水平段和竖直段脱模,强制顶出脱模会对汽车外壳造成变形,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右模板、后模板、成型凸模、以及与所述成型凸模配合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凸模包括第一动凸模、若干个锥形第二动凸模、第三动凸模、以及若干个锥形第四动凸模,所述第一动凸模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和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的底面为曲面,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配合,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底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内固定连接有下端面封闭且上端面敞开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的底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筒体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周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筒体构成滑动副,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凸模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凸模的左侧面和所述锥形第四动凸模的左侧面为曲面,所述第三动凸模的左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锥形第四动凸模配合,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孔底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内固定连接有左端面封闭且右端面敞开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右端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右端面与所述右模板的左侧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外周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左端向左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面,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二筒体构成滑动副,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左端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左端与所述锥形第四动凸模固定连接,所述成型凹模包括定凹模、若干个锥形第一动凹模以及第二动凹模,所述定凹模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定凹模的顶面和锥形第一动凹模的顶面为曲面,所述定凹模的顶面设有若干个第三锥形孔,所述第三锥形孔与所述锥形第一动凹模配合,所述第三锥形孔的孔底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内固定连接有上端面封闭且下端面敞开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筒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模板的顶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三筒体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杆,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三滑动杆的外周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三滑动杆的上端向上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三筒体的上端面,所述第三滑动杆与所述第三筒体构成滑动副,所述第三滑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筒体的上端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三滑动杆的上端与所述锥形第一动凹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凹模与所述后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凹模的顶面和右侧面为曲面,所述第二动凹模位于所述第一动凸模、第三动凸模和所述定凹模之间。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与所述下模板构成滑动副。进一步的,所述定凹模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一定位块,还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动凹模的底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冲压成型后,通过上述结构,使L型汽车外壳的水平段和竖直段完成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对L型汽车外壳造成变形,而且脱模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动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动凸模、锥形第二动凸模、第一筒体、第一密封圈、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滑动杆的结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动凸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动凸模、锥形第四动凸模、第二筒体、第二密封圈、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滑动杆的结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定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定凹模、锥形第一动凹模、第三筒体、第三密封圈、第三弹性件和第三滑动杆的结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L型工件脱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右模板3、后模板、成型凸模、以及与所述成型凸模配合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凸模包括第一动凸模41、两个锥形第二动凸模42、第三动凸模43、以及两个锥形第四动凸模44,所述第一动凸模41与所述上模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凸模41的底面和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42的底面为曲面,所述第一动凸模41的底面设有两个第一锥形孔411,所述第一锥形孔411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42配合,所述第一锥形孔411的孔底设有第一通孔412,所述第一通孔412的孔内固定连接有下端面封闭且上端面敞开的第一筒体413,所述第一筒体413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413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1的底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筒体413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414,所述第一密封圈414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筒体413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4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15,所述第一弹性件4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414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416,所述第一密封圈414的内圈与所述第一滑动杆416的外周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杆416的下端向下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筒体413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滑动杆416与所述第一筒体413构成滑动副,所述第一滑动杆416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筒体413的下端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动杆416的下端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凸模43与所述右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右模板、后模板、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汽车外壳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右模板、后模板、成型凸模、以及与所述成型凸模配合的成型凹模,所述成型凸模包括第一动凸模、若干个锥形第二动凸模、第三动凸模、以及若干个锥形第四动凸模,所述第一动凸模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和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的底面为曲面,所述第一动凸模的底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配合,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孔底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内固定连接有下端面封闭且上端面敞开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的底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筒体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周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一筒体构成滑动副,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锥形第二动凸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凸模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凸模的左侧面和所述锥形第四动凸模的左侧面为曲面,所述第三动凸模的左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锥形第四动凸模配合,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孔底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内固定连接有左端面封闭且右端面敞开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右端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右端面与所述右模板的左侧面密封设置,所述第二筒体的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密封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模板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发罗华龙秦少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斯浦昊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