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芯管和套管,所述芯管包括用于连接液压元件的连接部和用于固定软管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外环面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压紧槽,所述套管内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环,所述套管内环面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锥,所述套接部外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固定锥对应的锥形槽,所述压紧环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由于固定锥沿套管圆周分布而非呈环状,因此固定锥不会造成软管的断裂,同时环状的压紧环也不会造成软管的断裂并且能够加强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强、软管不会因套管的挤压而发生断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软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管接头,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软管接头。
技术介绍
管接头是指液压系统中用于连接管路或将管路装在液压元件上的零件,主要包括焊接式、卡套式、扣压式和扩口式。软管的连接通常采用扣压式接头,通过扣压机完成接头与软管之间的紧密连接。公告号为CN1061517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包括芯管和外套,芯管端部外圆设有平滑的竹节状齿,外套扣在芯管端部,外套内圆的齿部采用细长楔形齿,端部从前到后齿的高度依次降低。该高压软管接头抗拔脱能力强,密封效果好,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上述高压软管接头外套齿部的形状为细长楔形齿,外套扣合的过程中环形的齿部挤压软管后容易造成软管断裂,从而影响软管与接头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软管接头,芯管和套管相互扣合的过程中软管不会断裂而且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包括芯管和套管,所述芯管包括用于连接液压元件的连接部和用于固定软管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外环面朝向连接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和固定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固定环与连接部之间并且限位环与固定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套管包括用于卡入限位环与固定环之间缝隙的卡环,所述套接部外环面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压紧槽,所述套管内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环,所述套管内环面周向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环和压紧环之间的若干固定锥,所述套接部外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固定锥对应的锥形槽,所述压紧环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管和套管通过扣压机扣合的过程中固定锥刺入软管而将软管固定在套管和芯管之间。由于固定锥沿套管圆周分布而非呈环状,因此固定锥不会造成软管的断裂,同时环状的压紧环也不会造成软管的断裂并且能够加强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槽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并且槽底的角尖朝背离固定环的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受到压紧环的挤压后挤入压紧槽而与压紧槽各侧壁紧贴,因此压紧槽能够在软管受到背离固定环的方向的作用力时给予其相反的反作用力,使得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从而防止软管与芯管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槽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槽的各侧壁变得凹凸不平而增加其摩擦系数,使得软管与压紧槽各侧壁紧贴时受到更大的摩擦力而难以与芯管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径沿连接部朝向套接部的方向逐渐变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从软管进入芯管内腔时,通道口径增大而增加流体的进入量,同时套接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面面积变小,不会对流体运输造成阻碍,增加流体经过的流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远离套接部的一端的内径沿套接部朝向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变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从液压元件流入芯管内腔时,通道口径增大而增加流体的进入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环的内径小于限位环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套于芯管外侧时限位环能够对卡环进行限位,避免扣压机工作时套管朝向连接部方向滑动而影响软管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远离套接部的侧面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圈卡入密封槽后连接部与液压元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大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内环面以及套接部外环面包覆有磨砂金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软管与套管内环面、套接部外环面之间的摩擦力,软管从而难以与芯管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固定锥、压紧槽、凸粒的设置,软管与芯管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2.通过压紧环的形状设置,避免软管因压紧环挤压而发生断裂的情况;3.通过芯管内径的变化设置,增加流体流通芯管时的流畅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芯管;11、连接部;111、密封槽;12、套接部;121、限位环;122、固定环;123、压紧槽;124、锥形槽;2、套管;21、卡环;22、压紧环;23、固定锥;3、凸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芯管1和套管2,软管套于芯管1上后,通过扣压机将软管固定在套管2与芯管1之间。如图2所示,芯管1包括用于连接液压元件的连接部11和用于固定软管的套接部12。套接部12外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1和固定环122,限位环121位于固定环122与连接部11之间并且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套管2包括卡环21,卡环21通过扣压机而卡入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的缝隙后使得套管2固定在芯管1上而无法相对运动。卡环21的内径小于限位环121的直径,使得套管2扣压在芯管1上的过程中限位环121能够防止卡环21朝连接部11移动,从而避免软管与芯管1之间的固定效果受到影响。如图2所示,为了加强软管与芯管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套管2内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环22,软管受到压紧环22的挤压后发生形变而难以与芯管1分离。压紧环2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使得软管受到压紧环22的挤压后不容易发生断裂,从而避免软管断裂后与芯管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套接部12外环面设置有若干环状且与压紧环22位置对应的压紧槽123,使得软管受到压紧环22挤压后能够卡入压紧槽123,从而使得软管难以与芯管1分离。如图2、图3所示,压紧槽12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并且槽底的角尖朝背离固定环122的方向设置,使得软管与压紧槽123各侧壁紧贴后,压紧槽123的侧壁远离连接部11的侧壁能够在软管受到背离连接部11的方向的作用力时给予其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防止软管与芯管1分离。压紧槽123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粒3,使得压紧槽123的各侧壁的摩擦系数增加,从而增加软管与芯管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如图2所示,套管2内环面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锥23,套接部12外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固定锥23对应的锥形槽124,芯管1和套管2通过扣压机扣合的过程中固定锥23刺入软管而增加软管与芯管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由于固定锥23沿套管2圆周分布而非呈环状,因此固定锥23不会造成软管的断裂。固定锥23位于压紧环22和卡环21之间,从而避免软管被固定锥23刺破而容易造成流体泄露的情况。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流体经过芯管1内腔时的流畅性,芯管1两端的内径朝外侧逐渐增大。流体从软管或液压元件流入芯管1内腔时,流体的进入量增加,同时套接部12远离连接部11的端面面积变小,不会对流体运输造成阻碍。如图2所示,连接部11远离套接部12的侧面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槽111,使得连接部11与液压元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大大提高。套管2内环面以及套接部12外环面包覆有磨砂金属,使得软管与套管2内环面以及套接部12外环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使得软管与芯管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增加。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包括芯管(1)和套管(2),所述芯管(1)包括用于连接液压元件的连接部(11)和用于固定软管的套接部(12),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朝向连接部(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1)和固定环(122),所述限位环(121)位于固定环(122)与连接部(11)之间并且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套管(2)包括用于卡入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缝隙的卡环(21),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压紧槽(123),所述套管(2)内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环(2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内环面周向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环(122)和压紧环(22)之间的若干固定锥(23),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固定锥(23)对应的锥形槽(124),所述压紧环(2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包括芯管(1)和套管(2),所述芯管(1)包括用于连接液压元件的连接部(11)和用于固定软管的套接部(12),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朝向连接部(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1)和固定环(122),所述限位环(121)位于固定环(122)与连接部(11)之间并且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套管(2)包括用于卡入限位环(121)与固定环(122)之间缝隙的卡环(21),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设置有若干环状的压紧槽(123),所述套管(2)内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环(2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内环面周向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环(122)和压紧环(22)之间的若干固定锥(23),所述套接部(12)外环面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固定锥(23)对应的锥形槽(124),所述压紧环(2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常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齐力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