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红忠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49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立柱、升级机构本体、横杆、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线轮及用于控制线轮收线与防线的转动机构;线轮设于立柱的下部,立柱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轮,横杆内设有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第一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线轮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和第一导向轮后与升降机构本体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线轮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后与升降机构本体连接,升降机构本体位于横杆的下方,升降机构本体的一端与立柱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升降稳定、无油污。

A lif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one lifting unit. The lifting unit comprises a vertical column, an upgrading mechanism body, a crossbar, a first connection line, a second connection line, a wire wheel,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line and the line of the line. The line wheel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lumn,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lumn is equipped with a third guide wheel. The cross b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wheel and a second guide wheel,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line is fixed on the line wheel,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lifting mechanism after the third guide wheel and the first guide wheel,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on line is fixed on the line wheel, and the other end is followed by the third guide wheel and the second guide wheel in order.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cross bar, and one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slid connected with the upright po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trol,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more importantly, stable lifting and no oi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构
,特别是指一种传动稳定、无油污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升降架是一种可以将设备上下升降的机构,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现有技术中多为链条及齿轮升降架,油污多,传动不稳定,而且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多,极大地影响了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升降稳定、无油污的升降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立柱、升级机构本体、横杆、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线轮及用于控制线轮收线与防线的转动机构;线轮设于立柱的下部,立柱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轮,横杆内设有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第一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线轮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和第一导向轮后与升降机构本体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线轮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后与升降机构本体连接,升降机构本体位于横杆的下方,升降机构本体的一端与立柱滑动连接。优选的,线轮上设有两个收线槽,第三导向轮上设有两个导线槽,升降机构本体上设有两个连接耳。进一步优选的,升降机构本体的一端设有滑动套,滑动套套设于立柱上。进一步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手动转动机构及电动转动机构。进一步优选的,手动转动机构包括连接座、转轴及手柄,转轴垂直固定于连接座的一端,连接座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通槽,手柄与U形通槽转动连接。更为优选的,立柱的底部设有上定位体和下定位体,手柄的自由端转动至立柱内侧时恰好夹设于上定位体和下定位体之间。最为优选的,升级机构本体包括升降杆和升降板。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升降稳定、无油污,应用范围广,制得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立柱与横杆的横向剖视图。图中:1、立柱;11、上定位体;12、下定位体;13、第三导向轮;14、线轮;2、升降机构本体;3、横杆;31、第一导向轮;32、第二导向轮;4、手控转动机构;41、连接座;42、转轴;43、U形通槽;44、第一连接孔;45、手柄;46、第二连接孔;5、第一连接线;6、第二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4共同所示:一种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立柱1、升级机构本体2、横杆3、第一连接线5、第二连接线6、线轮14及用于控制线轮14收线与防线的转动机构;线轮14设于立柱1的下部,立柱1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轮13,横杆3内设有第一导向轮31与第二导向轮32,第一连接线5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一导向轮31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第二连接线6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32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升降机构本体2位于横杆3的下方,升降机构本体2的一端与立柱1滑动连接。工作原理:转动机构带动线轮14转动,收线时,第一连接线5与第二连接线6长度变短,升降机构本体2向上移动;放线时,第一连接线5与第二连接线6长度变长,升降机构本体2向下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升降稳定、无油污,应用范围广,制得推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线轮14上设有两个收线槽,第三导向轮13上设有两个导线槽,升降机构本体2上设有两个连接耳。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收线槽、导线槽及连接耳供第一连接线5使用,位于另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收线槽、导线槽及连接耳供第二连接线6使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升降机构本体2的一端设有滑动套,滑动套套设于与立柱1上。当然,升降机构本体2与立柱1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选用其他的滑动方式,比如立柱1的内侧面上设置滑槽,升降机构本体2的一端设有滑块,两者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实现滑动连接,还可以是采用动滑轮连接(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转动机构包括手动转动机构4及电动转动机构,比如在线轮14内设置一与线轮14固定的转轴,转轴的自由端设置连接齿轮,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以实现线轮14的转动。如图1-2共同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手动转动机构4包括连接座41、转轴42及手柄45,转轴42垂直固定于连接座41的一端,连接座41的另一端开设有U形通槽43,手柄45与U形通槽43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立柱1的底部设有上定位体11和下定位体12,手柄45的自由端转动至立柱1内侧时恰好夹设于上定位体11和下定位体12之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升级机构本体2包括升降杆和升降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立柱(1)、升级机构本体(2)、横杆(3)、第一连接线(5)、第二连接线(6)、线轮(14)及用于控制线轮(14)收线与防线的转动机构;线轮(14)设于立柱(1)的下部,立柱(1)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轮(13),横杆(3)内设有第一导向轮(31)与第二导向轮(32),第一连接线(5)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一导向轮(31)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第二连接线(6)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32)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升降机构本体(2)位于横杆(3)的下方,升降机构本体(2)的一端与立柱(1)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立柱(1)、升级机构本体(2)、横杆(3)、第一连接线(5)、第二连接线(6)、线轮(14)及用于控制线轮(14)收线与防线的转动机构;线轮(14)设于立柱(1)的下部,立柱(1)的上部设有第三导向轮(13),横杆(3)内设有第一导向轮(31)与第二导向轮(32),第一连接线(5)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一导向轮(31)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第二连接线(6)的一端固定于线轮(14)上,另一端依序绕经第三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32)后与升降机构本体(2)连接,升降机构本体(2)位于横杆(3)的下方,升降机构本体(2)的一端与立柱(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线轮(14)上设有两个收线槽,第三导向轮(13)上设有两个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红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红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