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477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结构简单、起吊强度高的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其技术方案包括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腹板上端垂直连接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翼板上焊接有上角钢,所述下翼板上焊接有下角钢,所述的上、下角钢之间设有多条平行排布的板筋,所述上翼板和上角钢两端分别焊接有同一个上吊耳,上吊耳上连接钢缆线,钢缆线与集成平衡感应单元连接,集成平衡感应单元上方固定有吊环。

A high stiffness prefabricated beam lifting transfer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 rigidity prefabricated beam lifting and lifting transfer beam,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flexible,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lifting strength. The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s a I-steel, the I-steel includes a web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web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upper wing plate and a lower wing pl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vertical plate and a lower wing plate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web. The upper wing plate is welded with a lower angle steel on the lower wing plat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angle stee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arranged plate tendons, the upper wing plate and the upper angle steel are welded with the same lifting ear respectively, the hanging ea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teel cable line, and the steel cab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grated balance induction unit. A suspension ring is fixed above the integrated balance indu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吊转换梁,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
技术介绍
预制梁起吊转换梁是用于预制梁吊装的一种吊具,作用是在起吊时使预制梁上吊点更好受力,减少起吊对预制构件的损坏,同时避免因起吊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目前,行业内所使用的预制梁起吊转换梁采用工字钢简单制作而成,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时,容易造成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变形,进而导致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处于疲劳工作状态,甚至引发事故。工字钢简单制作而成的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存在刚度不够的问题,且对于超重吊装、失衡无提前警报等安全保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结构简单、起吊强度高的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包括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腹板上端垂直连接有上翼板和下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翼板上焊接有上角钢,所述下翼板上焊接有下角钢,所述的上、下角钢、之间设有多条平行排布的板筋,所述上翼板和上角钢两端分别焊接有同一个上吊耳,上吊耳上连接钢缆线,钢缆线与集成平衡感应单元连接,集成平衡感应单元上方固定有吊环。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翼板和下角钢两端还焊接有同一个下吊耳。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平衡感应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心设有内设有定滑轮组,定滑轮组上设有应力感应器,壳体内还设有两个重力感应器和一个集成通讯器,所述的钢缆线设置在定滑轮组上,所述吊环固定在壳体外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集成平衡感应单元,钢缆线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长度,工字钢腹板和上下翼板之间肋板焊接起来,使上下翼板连接起来增加抗扭刚度,上下翼板均沿长度方向两边焊接两根角钢,增加工字钢的在竖直方向的抗弯刚度,上吊耳和下吊耳同时和角钢及工字钢上下翼板焊接,增加吊耳的焊接长度,增强整体性,使上下吊耳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侧视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平衡感应单元;图中符号代表元件及其类似元件如下:腹板1,上翼板2,下翼板3,上角钢4,下角钢5,板筋6,上吊耳7,钢缆线8,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壳体91,定滑轮组92,应力感应器93,重力感应器94,集成通讯器95,吊环10,下吊耳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凡是本技术中没有详细描述的结构或者连接关系,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进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参阅图1至图3,包括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1,腹板1上端垂直连接有上翼板2和下翼板3,所述的上翼板2上焊接有上角钢4,所述下翼板3上焊接有下角钢5,增加工字钢的在竖直方向的抗弯刚度,所述的上、下角钢4、5之间设有多条平行排布的板筋6,使上下翼板连接起来增加抗扭刚度。所述上翼板2和上角钢4两端分别焊接有同一个上吊耳7,上吊耳7上连接钢缆线8,钢缆线6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长度,钢缆线8与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连接,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上方固定有吊环10,吊环10与外界起重设备连接。所述的下翼板2和下角钢4两端还焊接有同一个下吊耳11。上吊耳7和下吊耳11同时和角钢及工字钢上下翼板焊接,增加吊耳的焊接长度,增强整体性,使上下吊耳不易脱落。所述的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包括壳体91,所述壳体91中心设有内设有定滑轮组92,定滑轮组92上设有应力感应器93,壳体91内还设有两个用于测定平衡力的重力感应器94和一个集成通讯器95,所述集成通讯器95用于收集感应器信息,并发送至操作端,所述的钢缆线8设置在定滑轮组92上,所述吊环10固定在壳体91外壳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包括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1),腹板(1)上端垂直连接有上翼板(2)和下翼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翼板(2)上焊接有上角钢(4),所述下翼板(3)上焊接有下角钢(5),所述的上、下角钢(4、5)之间设有多条平行排布的板筋(6),所述上翼板(2)和上角钢(4)两端分别焊接有同一个上吊耳(7),上吊耳(7)上连接钢缆线(8),钢缆线(8)与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连接,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上方固定有吊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刚度预制梁起吊转换梁,包括一工字钢,所述工字钢包括腹板(1),腹板(1)上端垂直连接有上翼板(2)和下翼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翼板(2)上焊接有上角钢(4),所述下翼板(3)上焊接有下角钢(5),所述的上、下角钢(4、5)之间设有多条平行排布的板筋(6),所述上翼板(2)和上角钢(4)两端分别焊接有同一个上吊耳(7),上吊耳(7)上连接钢缆线(8),钢缆线(8)与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连接,集成平衡感应单元(9)上方固定有吊环(10)。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晓晖陈东恩林焕年贺云冯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