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919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水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同时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串联,必要时可进行二次深度处理,污泥处理池中养殖经济性滩涂蟹和弹涂鱼,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螺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过滤对虾养殖外排水中的残饵、排泄物等,并对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整个系统能耗低,节约能源。

A double circulation marine Penaeus prawns comprehensive cultur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rine ecological aquaculture, in particular a comprehensive culture system for the double circulation sea water prawn, which includes shrimp culture pool, sludge treatment pool, first level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wo level compou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bainite biofilter and reservoir, shrimp pond, sludge treatment pool and first level table. The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two grade compou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reservoir are connected in sequence. The bainite biofil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rade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two grade compou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first grade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two level composit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wo depth treatment can be carried out when necessary. In the sludge treatment pond, the economic beach crabs and the marshals are cultured. The first grade surface flow artificial wetland is used to breed filter feeding fish, shellfish and snail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filter the residual bait and excreta in the drainage of the shrimp culture, and purify the pollutants such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t has good ecological benefit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Energy conservation\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生态养殖
,尤其是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近海和海洋渔业水域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磷酸盐,其中氮磷被视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甚至赤潮、褐潮等的主要因素之一。养殖外排水的排放量相对农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较小,但是养殖排放水的直接排放也会加重河流、湖泊和近海水域的水质恶化。我国是全球唯一养殖量高于捕捞量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海水工厂化养殖规模迅速发展扩大,但是鲜有水产养殖企业对养殖排放水实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因而,水产养殖排放水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局部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养殖外排水强制性排放标准的缺失,使得监督和执法部门缺乏对养殖外排水的监管和处罚的依据,导致养殖水外排无成本,任意排放现象广泛存在。近年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逐渐兴起,可有效实现水产养殖排放水的循环利用。由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成本较高,多用于经济价值高的鱼类养殖,短时间还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的养殖模式。因此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处理,迫切需要一种投入小、成本低和净化效果好的净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是经自然湿地系统人工改造,由植物、基质和附着在二者上的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具有出水水质稳定、氮去除能力强、运行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与运行费用低,负荷变化适应性强以及对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人工湿地系统可通过物理(沉积和挥发)、化学(基质吸附)和生物(植物吸收与微生物作用)等多种途径的协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广泛开展了关于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技术的研究,但较少应用于海水水产养殖系统。生物滤器是一种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基建及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水产养殖排放水处理技术。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以曝气为主。近年来,以生物挂膜为技术核心的生物滤器应用于水产养殖排放水的净化处理研究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反应器内微生物群体的生物氧化作用和生物絮凝作用、颗粒填料的吸附截留过滤作用以及微生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等,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有机物、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质。滤食性贝类的滤食作用及大型藻类对营养盐的吸收作用,不仅能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营养盐,还能实现生物量的增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利用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构建生物滤器进行水产养殖排放水处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项专利技术是综合人工湿地和生物滤器构建综合的养殖排放处理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将人工湿地与生物滤器生物净化技术进行改进并结合,以提升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处理效果和综合养殖效益。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所述蓄水池与对虾养殖池连通;所述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即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分别与污泥处理池、蓄水池连通,所述贝藻生物滤器还设置支路由贝藻生物滤器连接至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所述支路上设置阀门。优选地,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藻类为海带、紫菜、石莼、江蓠、龙须菜、鼠尾藻和马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贝类为扇贝、贻贝、牡蛎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耐盐植物;所述耐盐植物为互花米草;所述污泥处理池内养殖滩涂蟹类和弹涂鱼;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内养殖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螺类。优选地,所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上行池和下行池,所述下行池上部设有接收来自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排出水的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所述上行池上部设有向蓄水池排水的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所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的位置高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所述上行池下部和下行池下部设置多孔隔离装置,所述多孔隔离装置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底部之间形成阻塞减缓池,阻塞减缓池安装外排管道和阀门,可定期排放沉淀的颗粒污染物。优选地,所述上行池和下行池内填设有填充基质,所述填充基质的高度低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且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的下边缘齐平。优选地,所述填充基质的粒径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基质2~3mm、二级基质2~4cm、三级基质3~5cm。优选地,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杀菌消毒装置和循环水泵,所述对虾养殖池内设置增氧装置。优选地,所述对虾养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池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污泥处理池的顶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多孔隔离装置相连通。本专利技术构建复合了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贝藻生物滤器,对对虾养殖外排水进行净化,将其中的残饵、排泄物、氮磷营养物进行过滤净化,使对虾养殖外排水能够循环使用;在污泥处理池内养殖经济性滩涂蟹类、弹涂鱼,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养殖滤食性鱼类、贝、螺,贝藻生物滤器养殖贝类和藻类,形成了海水对虾、贝、鱼、藻的复合式循环养殖系统,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和生态效益;养殖系统能耗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流程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蓄水池与对虾养殖池连通,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即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分别与污泥处理池、蓄水池连通,贝藻生物滤器与蓄水池之间设置阀门,贝藻生物滤器还设置支路由贝藻生物滤器串联至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支路上设置阀门。基于上述结构,对虾养殖池的外排水经由污泥处理池后分两路实现双循环,一路流向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另一路流向贝藻生物滤器,经过贝藻生物滤器过滤后的水有两种流向,一是流向蓄水池,二是流向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阀门控制,使水流选择一种流向。贝藻生物滤器不仅可以对养殖外排水进行净化,还能在其中养殖贝类和藻类,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贝藻生物滤器净化的水可直接排入蓄水池,必要时也可以排入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进行二次深度处理。对虾养殖池内的水经污泥处理池将残饵和排泄物等污染物进行沉淀,然后流向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利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氮、磷等污染物初步净化,净化后排向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一步除氮磷及其他污染物,最后将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水排入蓄水池储存。湿地植物的种类很多,然而对于高盐海水养殖外排水,大多数不适合种植,能够适应海水的人工湿地植物不仅需要根系发达、耐盐,还要具有足够的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所述蓄水池与对虾养殖池连通;所述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所述贝藻生物滤器还设置支路由贝藻生物滤器连接至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所述支路上设置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所述蓄水池与对虾养殖池连通;所述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所述贝藻生物滤器还设置支路由贝藻生物滤器连接至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所述支路上设置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藻类为海带、紫菜、石莼、江蓠、龙须菜、鼠尾藻和马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贝类为扇贝、贻贝、牡蛎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耐盐植物;所述耐盐植物为互花米草;所述污泥处理池内养殖滩涂蟹类和弹涂鱼;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内养殖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螺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上行池和下行池,所述下行池上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克明崔正国朱建新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