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主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796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03
一种超薄主轴箱,布置在车床上,用于装卡工件;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推套、ER筒夹(5)、凹凸盘(7)、带轮(8);其中:推套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布置在推套内腔中;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推套外部且用于改变推套和ER筒夹(5)沿其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ER筒夹(5)松开或者夹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轴箱结构尺寸较小,可靠性高,设计方案集约;尤其是轴向尺寸明显变小;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可加工工件的轴向最大允许长度相对变大;有利于机床工作潜力的发挥。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A super thin spindle box

A super thin spindle box, arranged on a lathe to install the workpiece, i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s: the left box body (1), the right box (2), the push sleeve, the ER pin (5), the concave and convex disc (7), and the pulley (8); the push slee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box body (1) and the right box (2); the ER package (5)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ush sleeve; the concave and convex disk (7) and the belt are arranged. The wheel (8) two arrangement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ush sleeve and is used to change the position of the push sleeve and the ER collet (5)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so that the ER collet (5) is released or clamp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mall structure size, high reliability, and intensive design scheme, especially the axial size is obviously smaller, 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maximum allowable axial length of the machinable workpiece which is relatively larger,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work potential of the machine tool. It has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that can be exp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主轴箱
:本技术涉及机床主轴箱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方案,特别提供了一种超薄主轴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床用主轴箱通常结构尺寸较大,可靠性高;尤其是轴向尺寸往往不能多到很小;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可加工工件的轴向最大允许长度相对减小;不利于机床工作潜力的发挥。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超薄主轴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超薄主轴箱。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主轴箱,布置在车床上,用于装卡工件;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推套、ER筒夹5、凹凸盘7、带轮8;其中:推套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布置在推套内腔中;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推套外部且用于改变推套和ER筒夹5沿其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ER筒夹5松开或者夹紧。所述超薄主轴箱,还要求保护下述内容:所述超薄主轴箱中,推套有两个,二者分别为左推套3、右推套4;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沿轴线方向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布置;其二者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也有两个;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左推套3、右推套4的外部且用于改变左推套3、右推套4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左右两个ER筒夹5沿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两个ER筒夹5做松开或者夹紧操作。左推套3、右推套4上设置有能够限制二者周向同步的凹凸配合的插接式结构;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都布置在环套6内部;且在左推套3、右推套4上分别各设置有两个错开180°布置且沿径向向外部伸出的推套外伸杆34;左推套3、右推套4上的推套外伸杆34交错布置;环套6上还设置有便于推套外伸杆34从环套6内腔中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孔或者槽结构;带轮8转动后与之端面配合的凹凸盘7沿轴向动作,进而分别推动左推套3、右推套4上的推套外伸杆34使得插接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周向同步的左推套3、右推套4这二者的轴向距离由小变大或者由大变小;从而使得不知在二者内腔中的两个同轴的ER筒夹5相互之间能够改变其轴向距离并做松开或者夹紧操作。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与配合使用的辅助推杆9;其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者远离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当辅助推杆9靠近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时,其能够将凹凸盘7和带轮8周向固定锁死所装卡的工件;当辅助推杆9远离靠近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时,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能够周向各自独立活动,便于进行ER筒夹5松开或者锁死的调整操作。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左盘10、右盘11、轴承12;其中:左盘10、右盘11分别固定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上,用于限制左推套3、右推套4、ER筒夹5并使其能够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布置;轴承12内径内侧面与环套6、左盘10、右盘11接触;轴承12外径外侧面与左箱体1、右箱体2接触实现内外圈的相对运动隔离。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中垫13,其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的凹凸盘7和带轮8外部;其与左箱体1、右箱体2固定成一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主轴箱结构尺寸较小,可靠性高,设计方案集约;尤其是轴向尺寸明显变小;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可加工工件的轴向最大允许长度相对变大;有利于机床工作潜力的发挥。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超薄主轴箱中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剖视图;图2为超薄主轴箱中整体结构示意简图立体图;图3为超薄主轴箱中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分解爆炸图;图4为部分组件装配示意简图主视图;图5为以图4为主视图对应的左视图;图6为在图4正面立体视角的立体参考图;图7为以图4为主视图对应的后视图;图8为左推套3结构示意简图立体图;图9为以图8右侧作为观察立足点的右视图;图10为以图8左侧作为观察立足点的左视图;图11为环套6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含义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左推套3、右推套4、ER筒夹5、环套6、凹凸盘7、带轮8、弹簧孔31、推套外伸杆34、辅助推杆9、左盘10、右盘11、轴承12、中垫13。实施例1一种超薄主轴箱,布置在车床上,用于装卡工件;参见附图1~图11;其构成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推套、ER筒夹5、环套6、凹凸盘7、带轮8;其中:推套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布置在推套内腔中;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推套外部且用于改变推套和ER筒夹5沿其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ER筒夹5松开或者夹紧。所述超薄主轴箱中,推套有两个,二者分别为左推套3、右推套4;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沿轴线方向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布置;其二者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也有两个;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左推套3、右推套4的外部且用于改变左推套3、右推套4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左右两个ER筒夹5沿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两个ER筒夹5做松开或者夹紧操作。左推套3、右推套4上设置有能够限制二者周向同步的凹凸配合的插接式结构;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都布置在环套6内部;且在左推套3、右推套4上分别各设置有两个错开180°布置且沿径向向外部伸出的推套外伸杆34;左推套3、右推套4上的推套外伸杆34交错布置;环套6上还设置有便于推套外伸杆34从环套6内腔中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孔或者槽结构;带轮8转动后与之端面配合的凹凸盘7沿轴向动作,进而分别推动左推套3、右推套4上的推套外伸杆34使得插接在一起且相互之间周向同步的左推套3、右推套4这二者的轴向距离由小变大或者由大变小;从而使得不知在二者内腔中的两个同轴的ER筒夹5相互之间能够改变其轴向距离并做松开或者夹紧操作。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与配合使用的辅助推杆9;其能够沿径向靠近或者远离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当辅助推杆9靠近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时,其能够将凹凸盘7和带轮8周向固定锁死所装卡的工件;当辅助推杆9远离靠近凹凸盘7和带轮8的轴线时,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能够周向各自独立活动,便于进行ER筒夹5松开或者锁死的调整操作。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左盘10、右盘11、轴承12;其中:左盘10、右盘11分别固定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上,用于限制左推套3、右推套4、ER筒夹5并使其能够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布置;轴承12内径内侧面与环套6、左盘10、右盘11接触;轴承12外径外侧面与左箱体1、右箱体2接触实现内外圈的相对运动隔离。所述超薄主轴箱中还设置有中垫13,其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的凹凸盘7和带轮8外部;其与左箱体1、右箱体2固定成一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所述主轴箱结构尺寸较小,可靠性高,设计方案集约;尤其是轴向尺寸明显变小;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可加工工件的轴向最大允许长度相对变大;有利于机床工作潜力的发挥。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主轴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主轴箱,布置在车床上,用于装卡工件;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推套、ER筒夹(5)、凹凸盘(7)、带轮(8);其中:推套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布置在推套内腔中;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推套外部且用于改变推套和ER筒夹(5)沿其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ER筒夹(5)松开或者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主轴箱,布置在车床上,用于装卡工件;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左箱体(1)、右箱体(2)、推套、ER筒夹(5)、凹凸盘(7)、带轮(8);其中:推套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布置在推套内腔中;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推套外部且用于改变推套和ER筒夹(5)沿其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ER筒夹(5)松开或者夹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主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主轴箱中,推套有两个,二者分别为左推套(3)、右推套(4);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沿轴线方向从左至右依次同轴布置;其二者布置在左箱体(1)、右箱体(2)之间;ER筒夹(5)也有两个;凹凸盘(7)和带轮(8)二者配合布置在左推套(3)、右推套(4)的外部且用于改变左推套(3)、右推套(4)的轴向位置从而改变左右两个ER筒夹(5)沿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两个ER筒夹(5)做松开或者夹紧操作。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主轴箱,其特征在于:左推套(3)、右推套(4)上设置有能够限制二者周向同步的凹凸配合的插接式结构;左推套(3)、右推套(4)二者都布置在筒状结构的环套(6)内部;且在左推套(3)、右推套(4)上分别各设置有两个错开180°布置且沿径向向外部伸出的推套外伸杆(34);左推套(3)、右推套(4)上的推套外伸杆(34)交错布置;环套(6)上还设置有便于推套外伸杆(34)从环套(6)内腔中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孔或者槽结构;带轮(8)转动后与之端面配合的凹凸盘(7)沿轴向动作,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良黄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盛京精益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沈阳盛兴精益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