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温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该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对被测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和所述中继单元;所述中继单元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体温测量装置,能效低、不受蓝牙距离限制。
Thermometer, system and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which includes a measuring unit and a relay unit, in which the measuring unit measures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measured body, and sends the data to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relay unit; the relay unit receives the data sent by the measuring unit. And data transmiss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The body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low energy efficiency and is not limited by Bluetooth d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温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体温测量系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人体体温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多年来,以水银制造的人体体温计是体温测量装置的主流。其主要采用的温度测量方式为口探式,肛探式与腋下探测式。其中肛探式被视为最接近人体内部核心温度的测量方法。因此广泛采用至今。但是水银有剧毒,如果不小心弄破温度计,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多个国家已禁止水银温度计在消费市场销售。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温度计。最早期的电子温度计同样采用口探式,肛探式与腋下探测式作为温度测量方式。简单说,就是把水银因为温度改变膨胀的原理改为用接触式传感器因温度变化造成电阻/电流改变的原理。电子温度计再加上一个单片机与显示屏来把温度清楚呈现给用户。不过,这类型的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有同样的问题,就是测量速度慢。一般都要3-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提供准确温度。后来出现了耳鼓膜与额头测温体温计。这两种体温计都是采用红外热电堆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快速(5秒内),简单易用。缺点是技术比较复杂。要做到准确(+/-0.2℃),除了需要增加补偿外,操作手法也可以造成比较大的偏差(特别是耳鼓膜测量方式)。但是因为速度快与简单,推出后很快就广泛被使用。很多医疗机构也用来做快速发烧筛选。2010年之后,可穿戴智能体温计开始陆续出现。其产品特性是可以穿戴于身体上,长时间监测体温变化。遇到发烧或者高烧情况,可以发警报到用户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这对有小孩子或老人的家庭比较实用。该技术主要利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皮肤温度,将数据通过单片机、蓝牙芯片等电子部件发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也可以利用该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把温度数据存到云端服务器,日后做参考。因为正常人体温度不是固定,也受到每天及生理周期(比如女性排卵期)影响,故此记录温度变化比仅参考某一时刻的体温更有参考意义。可穿戴智能体温计有它的优点,可是也有不少缺点。因此还没有受到广泛采用。缺点包括:1.基本上市场看到的可穿戴智能体温计都是采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LowEnergy,BLE)技术。BLE的优点是耗电低,而且绝大部分智能手机都能支持。问题在于连接距离在室内一般只能达到10米。特别无线优化设计的最多也只能达到20米。如果家庭地方比较大,父母与孩子房间相隔比较远的,又或者两层式洋房的,会出现连接距离不够的问题。2.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平衡温度要等5分钟左右才能提供。对于初期判断是否发烧不太适合。故此家庭还需要多准备一个快速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因为两套设备没有沟通,快速测量温度的数据无法同时存到云端或者手机以作比对和参考。3.可穿戴设备通常贴伏在身上或者绑在上手臂,这造成了佩戴者的不适。而且,一旦设备松脱,将不能准确测量温度。4.智能体温计的一个作用是让睡觉或者上班的父母,能够依赖发烧报警或高温报警来提示孩子的状况。但是远程支持需要利用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连接可穿戴智能体温计,再用手机用户端转发数据到云端服务器。因此要多准备一台智能手机。对于依赖老人或者佣人照顾小朋友的家庭,这种模式并不合适。5.一个智能手机只能与一个蓝牙设备连接,因此可穿戴智能体温计要在病房推行并不方便。护士不能够同时间监测到每个病人的体温,还是需要每一个地去读取。以上5个问题(或者缺点),可以简单归纳为无线连接局限(缺点1,4,5)和温度测量技术局限。造成无线连接局限的原因是低功耗蓝牙技术本身为了降低功耗,牺牲了发射功率,以致降低了连接距离。而且蓝牙直接连接互联网需要IPv6的支持。但是至今为止,IPv6的架构还没有成熟。根据谷歌2016年1月发表的数据,全球IPv6使用率只有10.41%,中国只有2.07%。因此蓝牙必须通过其他设备把温度数据重新封包再转发到云端服务器。现有智能体温计都是采用智能手机利用APP做转发。但是用智能手机做转发有以下缺点:操作繁琐,花时间,用户先要用蓝牙连接智能温度计,连接成功后点击APP,因为APP不一定打开转发功能,故此还需要选择或者配置。智能手机不是专门用来做智能温度计的中继设备,因此同时间很可能有其他APP在运行。因为资源竞争的关系,以APP做智能温度计转发的稳定性没有保障。手机蓝牙只能同时间连接一个设备,因此一个智能手机只能同时间连接一个智能体温计。不适合比如病房等场合使用。造成温度测试局限的原因是智能体温计都是采用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比如热敏电阻和IC热敏温度传感器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简单,加上顾及体积小与省电的必要性,几乎所有的智能体温计都是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但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需要与接触的皮肤达到平衡温度,一般需要5分钟之久的时间。而且必须紧贴身上。要解决测温速度慢和接触皮肤导致不适的问题,需要改用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比如红外热电堆(IRThermopile)技术。使用这种技术比较复杂,不像接触式传感器利用简单的电阻/电流与温度关系读出温度,需要收集传感器的冷端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加上特定的算法与补偿才能提供准确的测量体温。因为温度传感器的技术不断进步,如果只能锁定一种技术的话,日后希望改用新温度传感器技术就可能需要很多功夫。改动亦会带来技术升级的不连续性。新旧数据不兼容也可能影响到云端数据统计的可能性或准确性。因此,期望利用一套温度采集定义(数据点,其可以理解成设备参数的存储,也是设备功能的情况显示与控制命令)和通信协议,可以容许系统支持不同的温度传感器技术。此外,同时间通信协议让蓝牙/Wi-Fi中继可以支持一个以上的可穿戴智能体温计,从而提供对一定规模的应用场合,比如病房的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效低、不受蓝牙距离限制的体温测量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体温测量装置,该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对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和所述中继单元;所述中继单元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本专利技术的体温测量装置,具有能耗低、不受蓝牙距离限制的优点。此外,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测量单元为可穿戴智能体温计。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和手柄,其中,所述测量单元设置在所述测量部中,所述中继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柄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测量单元可拆卸地与所述测量部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多个测量单元,所述中继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测量单元中的各个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测量单元包括蓝牙模块。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中继单元通过所述蓝牙模块或所述Wi-Fi模块来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体温测量系统,所述体温测量系统包括测量单元、中继单元、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对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和所述中继单元;所述中继单元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体温测量装置进行体温测量的方法,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中继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测量单元对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对被测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和所述中继单元;所述中继单元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单元和中继单元,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对被测体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和所述中继单元;所述中继单元接收由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为可穿戴智能体温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和手柄,其中,所述测量单元设置在所述测量部中,所述中继单元设置在所述手柄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可拆卸地与所述手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包括多个测量单元,所述中继单元分别与所述多个测量单元中的各个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包括蓝牙模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测量装置,其中,所述中继单元包括蓝牙模块和Wi-Fi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立国,卢家源,梁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杏旭天利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