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120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包括限位部、伸缩杆、捆扎线以及支撑杆;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部,用于限定待捆扎火龙果枝条的位置;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且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供待捆扎枝条及所述伸缩杆通过的开口;所述捆扎线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侧壁,沿所述限位部外延延伸后,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所述捆扎线处于松弛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了传统坤擦火龙果枝条的过程,采用人工导致的果农容易受伤,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A tool used to bind the branches of Pitaya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itaya plant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tool for binding a pitaya branch, which includes a limit part, a telescopic rod, a tie line and a supporting rod, which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end of the support rod to limit the position of a fire dragon bar to be tied up; the telescopic rod is slid and set. The end part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in the same plane as th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n opening for the strapping rod and the telescopic rod is formed, one end of the tie line is set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after the extension is extended along the limit part. The bundled line is in a relaxed state.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Kun cleaning process of the Pitaya branch, which is easy to be injured by artificial fruit farmers, high cost and low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
技术介绍
火龙果种植过程包括将枝条与立柱捆扎后,使枝条发育成火龙果树的扦插育苗过程、促进分枝生长的摘心过程以及剪除结过果的枝条等。在扦插育苗过程中,传统的捆扎枝条与立柱的工作通常的采用人工完成,但由于成熟的火龙果枝条上形成有倒刺,在捆扎过程中,容易使果农受伤,且采用人工提高了投入的成本以及降低了捆扎的工作效率。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了传统坤擦火龙果枝条的过程,采用人工导致的果农容易受伤,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其包括限位部、伸缩杆、捆扎线以及支撑杆;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部,用于限定待捆扎火龙果枝条的位置;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且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供待捆扎枝条及所述伸缩杆通过的开口;所述捆扎线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侧壁,沿所述限位部外延延伸后,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所述捆扎线处于松弛状态。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部由形状一致的,且沿所述支撑杆中轴线相互对称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构成;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支点;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可绕所述支点旋转,令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中间形成有所述开口。进一步优化,包括捆线盒;所述捆线盒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所述捆线盒内部设置有所述捆扎线。进一步优化,所述捆扎线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另一端沿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延延伸至所示捆线盒内;所述捆扎线处于紧绷状态。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杆内形成有齿条;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形成有所述支点的一端形成有齿块;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齿条啮合,令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转动时带动所述伸缩杆移动。进一步优化,包括引导柱;所述引导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处;所述捆扎线从所述捆线延伸至所述引导柱,绕过所述引导柱后沿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采用限位部形成一供待捆扎的枝条存在的空间,将支撑杆往枝条的反方向拉动可以使捆扎线定位于枝条上,旋转支撑杆,可以使捆扎线扎紧,完成将枝条固定在立柱上的操作;第二,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结构决定了定位捆扎的区域,采用支点可以使两限位部在初始状态下形成密闭空间,更精准的定位带捆扎的枝条的位置,而又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旋转是其中间出现开口,供枝条通过;第三,捆线盒可以使捆扎线固定在支撑杆的侧壁,在固定捆扎线的过程可以减少从别处将捆扎线取下并固定在工具上的时间,提高果农采用该工具的工作效率;第四,捆扎线固定在第二限位部与捆线盒间,减少了捆扎线位于捆线盒外的长度,且可以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距离缩短为零,且沿第一限位部的捆扎线更为准确的定位枝条,捆扎过程更为顺利;第五,齿条与齿块啮合可以使限位部的转动与伸缩杆的伸缩同步实现,限位部的位置关系不变时,伸缩杆不会实现伸缩动作,从而避免了伸缩杆与限位部相碰撞的情况发生;第六,引导柱引导捆扎线从捆线盒伸出后的牵引关系,使捆扎线准确沿第一限位部的外延延伸,保证在伸缩杆滑动过程中,可以使捆扎线确切定位到枝条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并不仅仅是本技术的唯一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电路图了解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初始状态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状态一连接关系示意图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状态二连接关系示意图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解决了传统坤擦火龙果枝条的过程,采用人工导致的果农容易受伤,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主要包括限位部、支撑杆10、捆扎线20以及伸缩杆30;伸缩杆30滑动设置与支撑杆10的内部;在该支撑杆10的端部还安装有限位部;初始状态下,伸缩杆30的端部与支撑杆10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最终状态下,伸缩杆30部分伸出至支撑杆10外及限位部外;捆扎线20沿限位部的外围延伸,捆扎线20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撑杆10的侧壁上。限位部与支撑杆10间形成的区域用于定位待捆扎的枝条与立柱且套在其外部,使捆扎动作只发生在定位的区域内,保证了捆扎的精准度。其中,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42;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42形状相同,且第一限位部41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2的一端沿支撑杆10的中轴线对称安装在支撑杆10的端部;而在第一限位部41和第二限位部42分别与支撑杆10连接处均形成有支点50;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42可沿支点50旋转;初始状态下,两限位部之间没有开口,限位部的端部抵靠在一起,当限位部绕支点50旋转,端部间的距离会拉大,从而形成供枝条通过的开口。而在靠近第一限位部41的支撑杆10的侧壁上形成有捆线盒60;捆线盒60内部设置有较长的捆扎线20,保证在捆扎过程中不用再另外取捆扎线20和进行安装,减少了捆扎过程中取线及放线的时间。在限位部设置为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42后,捆扎线20一端位于捆线盒60内,另一端则固定在第二限位部42上,且固定在第二限位部42上与第一限位部41接触的一端端部;同时,在设置捆扎线20时,在该状态下的捆扎线20处于紧绷状态;使捆扎线20可以拉紧第二限位部42与第一限位部41间的距离,在待捆扎的枝条设置完成后,往外拉时,捆扎线20可以牢牢附在枝条上,达到使用该工具完成捆扎动作的目的。伸缩杆30内部形成有朝向支撑杆10侧壁的相对称的齿条70;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42上形成有支点50的端部形成有齿块80;设置限位部时,齿条70与齿块80完成啮合动作;使枝条往限位部方向移动时,限位部收到推力而绕支点50作旋转运动时,能够带动伸缩杆30进行同步的伸缩动作,令伸缩杆30往枝条方向移动,可以为后续支撑杆10转动作准备工作。捆线盒60设置于靠近第一限位部41的支撑杆10侧壁上,同时在第一限位部41与支撑杆10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引导柱90;捆扎线20从捆线盒60出发,绕过引导柱90,进入第一限位部41,沿着第一限位部41的外延连接至第二限位部42的端部;使捆扎线20可以由于引导柱90的引导贴合第一限位部41,且在捆扎完成需要断开捆扎线20时,不至于让剩余的捆扎线20缩回捆线盒60内,便于操作者重新设置捆扎线20。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捆扎线设置好,即从捆线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其特征如下:包括限位部、伸缩杆、捆扎线以及支撑杆;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部,用于限定待捆扎火龙果枝条的位置;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且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初始位置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供待捆扎枝条及所述伸缩杆通过的开口;所述捆扎线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侧壁,沿所述限位部外延延伸后,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所述捆扎线处于松弛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其特征如下:包括限位部、伸缩杆、捆扎线以及支撑杆;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端部,用于限定待捆扎火龙果枝条的位置;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内,且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初始位置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供待捆扎枝条及所述伸缩杆通过的开口;所述捆扎线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侧壁,沿所述限位部外延延伸后,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所述捆扎线处于松弛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捆扎火龙果枝条的工具,其特征如下:所述限位部由形状一致的,且沿所述支撑杆中轴线相互对称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构成;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支点;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可绕所述支点旋转,令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中间形成有所述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富华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