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88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其包括构件、基础件、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以及柔性连接管;构件设置在基础件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分别设置在构件和基础件内,所述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伸入对接槽通过柔性连接管相连。本对接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可以有效防止因预制构件的安装和预埋的误差,而出现预埋管线无法对接的现象,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现场管线的对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预留管线安装对接,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整体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将预制墙吊装至楼板后,需要将预制墙和楼板内的预埋管线进行对接,因预制构件在设计、生产及施工中,受到生产模具的精度以及加工精度的影响,预埋管线也会相应的出现偏差,而预埋管线的位置偏差会导致缝处的对接较难处理,传统方法是采用直接进行对接,但在实际安装中因为工业化建筑施工的模块化特性,导致预留缺口对接容易存在偏位性,会对后期管线的对接造成较大的施工困难,耗费大量的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本对接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可以有效防止因预制构件的安装和预埋的误差,而出现预埋管线无法对接的现象,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现场管线的对接速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包括构件、基础件、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构件设置在基础件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分别设置在构件和基础件内,所述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伸入对接槽通过柔性连接管相连。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柔性连接管将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对接,防止因预埋误差或者放置误差,而导致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无法对接。进一步,所述对接槽设置在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的侧面,将对接槽露出构件,方便对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进行对接施工。进一步,所述柔性连接管包括连接段和设置在连接段两侧的对接段,所述连接段和/或者连接段为软质管。通过设置软质管使柔性连接管具有弯曲调整的能力,软质管的长度越长,能够弯曲的角度和范围也越大。进一步,所述对接段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的软质管结构。用一整根软质管制成柔性连接管,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制作成本。进一步,所述对接段为由弹性材质制成。对接段可以通过弹性使其紧紧的固定在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上设置有凸环。设置一圈或者数圈凸环,可以放置安装后,对接段从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上脱离。进一步,所述对接段的两端设置有活接头。在对接段上设置有活接头,在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上设置相应螺纹,在安装时只需旋转活接头,即可将对接段与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柔性连接管与第一预埋管线和/或者第二预埋管线的连接处上设置有锁紧件。具体而言,锁紧件为卡箍、绑扎钢丝或者绑扎带,设置锁紧件可以进一步放置对接段从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上脱离。进一步,所述构件和基础件为分体式安装结构。进一步,所述构件为预制墙、预制梁、预制柱或者预制板。进一步,所述基础件为预制楼板、现浇楼板、预制梁或者现浇梁。本技术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的有益效果:本对接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可以有效防止因预制构件的安装和预埋的误差,而出现预埋管线无法对接的现象,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现场管线的对接速度。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中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1中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1中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标识A的放大示意图;图5—实施例2中柔性连接管与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的对接示意图。图中:1—第一预埋管线,2—构件,3—对接槽,4—基础件,5—第二预埋管线,6—柔性连接管,7—卡箍,8—凸环,9—活接头;61—对接段,62—连接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包括构件2、基础件4、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以及柔性连接管6;构件2设置在基础件4的上方,且构件2与基础件4接触端的侧面设置有对接槽3,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分别设置在构件2和基础件4,并伸入对接槽3内通过柔性连接管6相连。所述构件2为预制墙,所述基础件4为现浇楼板,将构件2吊装至基础件4上时,在对接槽3内通过柔性连接管6将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相连,可以有效避免因预埋误差或者安装误差而导致管线无法对接。需要指出的是,构件2和基础件4并不限制为预制墙和现浇楼板,构件2还可以为预制梁、预制柱或者预制板;所述基础件可以为预制楼板、现浇楼板、预制梁、叠合楼板或者现浇梁。所述柔性连接管6为一体成型的软质管,通过软质管可以快速的将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对接,并且完全由软质管制成的柔性连接管6的弯曲调节范围大,可以适用于有较大安装或者预埋误差的情况。优选的,选用采用弹性材质的软质管制成柔性连接管6,使其能够更加稳固的固定在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上。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柔性连接管6与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的连接可靠性,还可在在柔性连接管6与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的连接处上设置有卡箍7。如图3~4所示,在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上设置凸环8,同样可以有效防止柔性连接管6从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上脱离。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因安装误差或者预埋误差,而出现构件2和基础件4上的预埋管线无法对接的现象,采用柔性连接管6在构件2上的对接槽3内,对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进行对接,可以有效提高安装容错率和对接效率。实施例2:参照图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存在以下不同:所述柔性连接管6包括连接段62和设置在连接段62两侧的对接段61,所述连接段62为软质管,所述对接段61为硬质管,且对接段61的两端设置有螺接式活接头9,所述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将连接段62设置成软质管,同样保证柔性连接管6具有较好的弯曲能力;而将对接段61设置为硬质管可以提高对接安装的便捷性,并且设置活接头9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接安装的便捷性以及连接可靠性,在安装时只需旋转活接头9,即可将对接段61与第一预埋管线1和第二预埋管线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带有活接头9的柔性连接管6可以提高整个对接安装的效率,并且保证对接结构的安装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包括构件、基础件、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构件设置在基础件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分别设置在构件和基础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伸入对接槽通过柔性连接管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包括构件、基础件、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构件设置在基础件的上方或者下方,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分别设置在构件和基础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设置有对接槽,所述第一预埋管线和第二预埋管线伸入对接槽通过柔性连接管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设置在构件靠近基础件一端的侧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管包括连接段和设置在连接段两侧的对接段,所述连接段和/或者连接段为软质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电气预留预埋管线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段和连接段为一体成型的软质管结构。5.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